大神,还继续看好双星么?我看了很久(和你的久没法比),越看越看到机会和风险;
公司创始人团队覃九三、邓永红、郑仲天、周达文、张桂文、钟美红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 37.95%的股权(截至 2020 年半年报),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创始人团队均具备化学学术及化工行业从业背景,且至今担任重要管理职务。
可以看出,新宙邦公司是技术团队合伙人制,技术驱动,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主要特征。
财务和业务
公司的产品定位是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具有一定的技术协同和原材料、客户协同。
公司起家是电解铝电容器,做到了全国50%份额,之后行业进入成熟期。16年开始,公司布局的电解液业务爆发,公司开始第二成长曲线,但由于电解液行业壁垒不高,很快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公司从17年开始增收不增利,直到20年才重新开始新一轮业绩快速增长,此时行业已经形成天赐材料和新宙邦双寡头格局,而且两家在底部持续扩产,且通过一系列运作成功打造了一体化模式,牢牢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20年因电动汽车行业景气,公司电解液出货量大增,加上新培育的氟化工和半导体化学因产品升级,客户优化,毛利率大幅提升,公司当年利润增长60%。21年一季度因六氟等原材料涨价,公司毛利率下滑,但随着整合的六氟产能释放,预计后续毛利率将回升,券商预期21年公司利润增长仍然有35%以上。
核心竞争力
由于公司良好的公司治理,创始合伙人的技术基因导向,公司具体前瞻的战略眼光和布局,强大的执行力和反馈修正能力,每一项业务通过持续的学习、执行、反馈、修正,最终做到数一数二。
打造平台型新材料公司
除了现金奶牛业务电解铝电容器和当前高成长业务电解液,公司还在布局氟化工和电子化学两个潜力业务。
公司每一次培育新业务之前,都会有数年持续高增长的研发费用,最近一轮从15年开始,目前开始显现成效。
有机氟化工 20 年收入 5.62 亿,同比+13%,毛利率 66.8%,同比+8.8pct,相关的子公司海斯福+海德福 20 年合计归母净利润 2.46 亿,同比+31%。半导体化学品 20 年收入 1.57 亿,同比+37%,毛利率 23.94%,同比+5.9pct,我们推测半导体化学品 20 年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在高世代先进制程铜蚀刻液顺利完成产品迭代,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时公司 IC 制造湿电子化学品突破南京台积电、中芯国际等核心客户。
和其他新材料公司相比,新宙邦的不足在于:1)电解液行业的壁垒不高,配方权逐步转移到电池厂,因此产品大宗属性增强,竞争的重点是靠一体化和规模化驱动的低成本。2)相比天赐材料自主投建的一体化,新宙邦基本靠并购,而且六氟的产能收购也比较仓促,能否顺利整合还是有一些不确定的。3)虽然公司布局了氟化工和电子化学,空间也都很大,但技术协同不强,还没有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高成长性,而且总体收入规模还不大。
因此公司未来两三年主要还是靠电解液驱动,暂时看不到爆发式高增长。不过其良好的治理,持续的研发,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巨大的空间,可以保证未来几年每年30%左右的稳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