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万维,一家让人又喜又忧的公司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3回复:145喜欢:95

大多数人,谈起昆仑万维,可能都以为它是一只游戏股,但其实它的主要收入来源,早已经不是游戏了。

根据中报数据,游戏业务,也就是GameArk,如今营收占比只有21.5%,更是唯一亏损的业务板块。而其他的业务,比如star group、opera、闲徕互娱都是投资、收购来的。

单从营收的角度,昆仑万维是从游戏公司、转化到“游戏+投资”公司。随着游戏营收、利润占比越来越低,昆仑万维似乎朝着“投资公司”迈步。

不过,昆仑万维一直拒绝声称自己是投资公司,而是说自己是互联网平台公司。

昆仑万维这么说,是为了更高的估值呢,还是真的志向远大呢?

阅读昆仑万维的历年年报,你会发现它的业务矩阵几乎一年一变。

具体表现为:

昆仑万维为什么会如此呢?

究其原因无非两点:1、原有业务的不断下滑。2、董事长热衷于投资,几个投资项目并到表内之后,又遭遇政策黑天鹅,不得不又移出去,但得保证表内营收,因此又去并表新的业务板块。

在研究昆仑万维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投资就是投人,公司最核心的人物,往往决定着企业的下限,也影响着企业的上限。

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极其善于在“空白期”攻城略地,这是他将昆仑万维做起来、发展至今的秘诀。他很多成功的早期投资项目陆续并表进来,托起了昆仑万维的底,让昆仑游戏竞争力下滑的过程中还能保证营收、利润的增长。

但业务发展到成熟期的时候,周亚辉是一个不会选择和巨头硬碰硬的人,他会转身去寻找另一个处在“空白期”的机会。或许,这就是造成昆仑游戏数据下滑、几个投资项目也未能成为独角兽的根本原因。

说简单点,周亚辉非常善于从0到1、再到10,但是不擅长从10到100。

下面,我将从昆仑万维的各个业务板块来分析,各个业务板块是怎么发展的、前景如何,希望对你深入了解昆仑万维有所帮助。

文章较长,我先把小标题列一下,方便阅读。

01 昆仑游戏的没落。

02 闲徕互娱:“印钞机”还是“白手套”?

03 opera 的涅槃重生 or 负隅顽抗?

04 Star Group,昆仑万维下一个营收高增的引擎?

05 总结和一点自己的看法


1、昆仑游戏的没落

昆仑万维,从2008年就开始做游戏了。是国内第一批做页游的。

在2008年,页游还不太火,再加上页游用户付费意愿远低于端游,当时游戏巨头都在做端游,并没有看上这块市场。

而周亚辉,就在这个时候,发现了页游这样一片空白的“草地”,马上创立了昆仑万维,开始搞页游。

享受着“草地”红利,一个用户成本只要两毛钱,昆仑万维就这样从一个草台班子,依靠廉价用户红利、不断试错,逐步成长为一个知名的页游公司。当时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对昆仑应该是有印象的。

但从2016年开始,昆仑万维的游戏就一路下滑。

并且,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一年里,在别的游戏公司游戏收入都迈上一个新台阶的时候,国内整个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7%的时候,昆仑万维的游戏居然还是负增长!

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半年报中,昆仑万维关于“游戏业务GameArk营收同比下滑35%”的解释是,新游戏上线延迟和去年上半年疫情游戏业务高基数的影响。

这哪来的高基数呢?我只看到一个不断下滑的基数。

如果2020年都能算高基数的话,看来昆仑万维对自身游戏业务的预期很低。

那么游戏起家的昆仑万维,为什么游戏会变得这么拉垮呢?

一句话总结,就是时代变了,昆仑万维却没有跟上节奏,也没有跟上节奏的想法。

要回顾昆仑万维游戏的兴衰史,还得从近10年里游戏行业的两次重要的变革说起。

第一次变革,是2012年开始。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的“页游转手游”、“页游精品化”变革。

在这一次变革中,昆仑万维动作非常快。昆仑万维迅速推出了很多款游戏,并且做为第一批游戏出海的玩家,昆仑万维在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市场同步推广手机游戏业务,2013-2015年,昆仑万维手机游戏出现爆发式增长,带动总收入的高速增长。

昆仑万维只顾着“转手游”,把自己的老本行“页游”给抛在脑后。基本不再在页游上有所投入,也就没有把自己本身的页游精品化,所以页游收入直线下跌。2016年的时候,手游占比就已经超过90%了,到如今,页游基本归零了。

但同样页游起家的三七互娱,却在“转手游”的同时,不放弃“页游”,将页游精品化。在2020年,三七互娱的页游还能为其带来10.8亿的营收。而反观昆仑万维,如今总游戏收入才12亿,令人唏嘘。

第二次变革,是2015年-2018年前后,手游精品化变革、流量分发格局演变。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移动互联网逐步从增量用户竞争转变成存量用户时长的竞争,这就要求手游越来越精品化。

精品化下,研发周期、研发成本都会加大。

对于只做研发的研发商来说呢,意味着成本的加大,就会想要向下游延伸,做研运一体,通过游戏发行,更好的感知用户喜好、才能研制出更好的游戏,还能增厚收入。

对于手游发行商来说,发行最终拼的还是游戏品质,而好的游戏研发商倾向于自己发行,或者依附大厂,对于做发行商的厂商也会想办法通过投资或者收编游戏研发工作室、来做到研运一体。

也就是说,大家都有了共识,只有研运一体的游戏厂商,才能够越走越远。

早就研运一体的大厂们,便在研发、IP上开始疯狂投入,这就造成游戏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游戏行业里前十的厂商市占率越来越高。

虽然昆仑万维其实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2014年开始着力发展研运一体。但在2014年-2016年三年里,其80%的游戏收入还都是来自代理、而非自研,在这期间,其实是吃到了一波政策红利:国外游戏公司在中国发行,必须要找国内游戏厂商做代理。

直到2016年之后,其发行的自研游戏《神魔圣域》表现不错,代理和自研的比例相对平衡。

但《神魔圣域》也没有带来太大的效应,从2016年发行到2020年5年时间里,带来的营收也没有超过15亿。而这已经是近几年昆仑万维营收最好的自研游戏。

再加上游戏行业推广越来越难、买量越来越贵。在2016年-2018年之间,游戏发行商的利润都越来越薄。

而2018年的游戏行业版号停发,更是让整个游戏行业陷入低谷期。

昆仑万维虽然表面上说,将游戏业务进行整合升级成GameArk,但“嘴上说着想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偷偷缩减了研发费用。

2017年-2020年,昆仑万维的研发费用分别是3.37亿、3.89亿、2.83亿、1.66亿。

在精品游戏趋势下,缩减研发费用,就意味着不打算再多耗费精力了,说严重点,就“不想干了”。

在行业低谷期,有人选择了“知难而退”,也有人选择乘机奋起直追。比如,三七互娱就加大了投入。在2017年-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是4.36亿、5.38亿、8.20亿、11.13亿。

昆仑万维和三七互娱,同样都是页游起家的厂家,同样迅速地完成“页转手”的转变,但却在“手游精品化”的潮流下,走向了不同的岔路口,结果自然也大相径庭。一直苦心研发游戏的三七互娱,2020年的营收高达144亿,较2016年的52.48亿营收,涨了两倍多。而昆仑万维,2020年游戏的营收却相较于2016年缩水了近4层。

在电话会议上,昆仑万维创始人周亚辉也反思到;“曾对游戏业务的天花板想的过低,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决心都不够大,一直保持平稳。以前觉得游戏业务都被腾讯网易瓜分了,其他公司一年利润2-3亿差不多。现在才发现游戏业务的空间其实非常大。”

更可悲的是,现在全网流量被腾讯阿里、百度、字节以及快手系等互联网巨头瓜分,如今昆仑万维,连自己自研游戏的分发,都得无奈得选择、和这些互联网巨头合作,联合分发,或者干脆授权给人家分发。

例如9月8日的公告显示,昆仑万维的自研游戏《圣境之塔》,虽然在国外是自主发行的、成绩不错,目前仍保持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市场iOS畅销榜TOP100,但在国内发行的时候,却选择了把独家发行代理权给了字节的巨量引擎。

周亚辉曾这段话,对他影响很深:互联网上第二拨创业者肯定比第一拨更难成功,上一拨创业时,哪里都是空地,你占一片就可以。现在,已经有几个大城市了,我们只能做游击队,一边找几片相对肥沃的草地,逐渐变成小村庄,再变成城市;一边寻找其他草地。

昆仑万维游戏的兴衰史,在我看来,就是周亚辉这样“占草地、不占城市”的思想导致的,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周亚辉开始醉心于投资,后面讲的闲徕互娱、Opera、starmaker都是周亚辉投资来的。


2、闲徕互娱:“印钞机”还是“白手套”?

闲徕互娱,算是游戏领域的一个小奇迹。

它本是由原百度高级产品经理谭星,在2016年4月成立的一款棋牌游戏。在成立短短几个月后,闲徕就开始开启“印钞机”模式,在7~11月这五个月时间内,营收就高达4.52亿元,净利润2.86亿元!

2016年12月,昆仑万维和辰海科译一起出资20亿收购了闲徕互娱,其中昆仑万维占51%的股份。

虽然花20亿买一个成立仅仅9个月的游戏,看似非常不合理。但是以闲徕当时5个月盈利2.86亿计算,不考虑利润增长的情况下,一年能赚接近7亿,3年多就能回本,不算贵。

那闲徕为什么能这么强悍呢?

我把原因归结为三点:

1.抓住的时机非常好。巨头们的游戏厮杀,主要是集中在1-3线城市,却遗忘了“小镇青年”的需求,闲徕抓住了这块草地。

2、本地化做的很好。喜欢打牌的朋友都知道,虽然都是麻将,但是换一个省份、甚至换一个城市,玩法就不一样。闲徕把每个地方的玩法都做的比较精细。

3.地推+微商模式,迅速传播。闲徕赚的是房卡钱,其实就相当于把线下的棋牌室搬到了线上。先利用地推吸引第一批用户,再利用类似微商的代理模式,迅速在熟人文化盛行的“小镇青年”中推广开来。

靠熟人模式推广,也让闲徕的有效用户比例(MAU/累计下载量)、用户粘性(DAU/MAU)都远远高于同类棋牌游戏,这是闲徕能持续开启印钞机模式的根本动力。

根据公司公告信息,闲徕在2017年营业收入13.8亿,净利润8.12亿;2018年新增用户1000余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6.08亿元,净利润11.54亿元。2019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9.34亿、9.79亿。(营收未披露)

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那么昆仑万维关于闲徕的投资,还是不错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闲徕是印钞机,但更是周亚辉个人的印钞机!

上面说到,2016年12月昆仑万维和辰海科译一起出资20亿收购了闲徕互娱,其中昆仑万维占51%的股份。也就是说,昆仑万维这时候花了10.2亿就买到了51%的股份。

但辰海科译只是一个小马甲,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又发生多次股权变更(为了简洁清晰就省略了),这段时间的交易闲徕估值大约在20-23亿左右。2018年7月,闲徕互娱的股权结构变为:昆仑万维持股59%、新余灿金(周亚辉持股99.99%的公司)持股35%,其他几个小股东占6%。

2018年11月,昆仑万维把其他几个小股东的6%的闲徕股份买了,这时候估值大概32亿。

2019年2月,昆仑万维又把新余灿金持有的35%闲徕股份买了,这个时候估值来到了65.36亿!仅仅过去了3个多月,估值就翻倍!

而新余灿金,也可以直接理解是周亚辉,拿到闲徕35%的股份,花出去的成本不超过8亿,却真金白银从昆仑万维套了22.75亿出来!

再加上闲徕这几年的高分红,周亚辉光闲徕这一笔投资,就拿到到手20亿现金!

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周亚辉如此不顾原来的主业、而热衷于投资?

这笔交易,当时还被证监会问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昆仑万维的回复是:“本次交易对应闲徕互娱2019年预计P/E为7.1倍,低于市场可比公司P/E平均水平。据悉,A股游戏行业上市公司2017年P/E平均数为21.9倍,中位数为22.2倍,2018年P/E平均数为14.3倍,中位数为16.0倍,2019年P/E平均数为12.2倍,中位数为12.6倍。因此,闲徕互娱并没有被高估。”

但是,2017年,二级市场游戏公司PE平均数为21.9倍的时候,昆仑万维还能以3倍多PE买闲徕,到了2019年二级市场游戏公司PE平均数为12.2倍的时候,却要花7倍多PE买闲徕?

这难道不奇怪吗?给估值不看市场的估值变化的吗?而且在市场估值下行阶段、利润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3个月就估值翻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次收购,是签了对赌的,转让方新余灿金(周亚辉)对昆仑万维作出业绩承诺是2019 年度、2020 年度及 2021 年度净利润分别达到9.18亿元、10亿元和11亿元,三年度总计达到30.18亿元。不然,新余灿金则需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支付“补偿金额”。

前面说到,2019、2020年闲徕利润为19.13亿,算是勉强完成前两年的目标,但是2021上半年利润3.31亿,同比大降42.79%,今年要完成对赌,下半年闲徕要实现7.69亿利润。

而且,前两年为了完成对赌,已经开始想尽办法提高ARPU值了,比如踢掉代理这个中间商。

但正是这些代理才有之前的业绩!

如此“杀鸡取卵”,未来预计MAU、DAU、粘性指数都会下降。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形:

1.最佳情况:MAU提升+ARPU提升

2.次佳情况:MAU提升+ARPU稳定

3.中等情况:MAU提升+ARPU下降

4.较差情况:MAU稳定+ARPU上升

而闲徕,现在就处于这较差情况,甚至可能是更差的情况。

综上,闲徕,是印钞机,但更是周亚辉个人的印钞机。而且这台印钞机,也逐步老化了,在给估值的时候,要比游戏行业PE低一些。


3、opera ,涅槃重生 or 负隅顽抗?

Opera 成立于 1995 年,首创标签式浏览、快速拨号、鼠标手势等多种标志性浏览器功能,

由于快速、小巧及高兼容性的特点、再加上入局较早,在发展早期,市占率还是相当不错,最辉煌的时候,与 IE、 Firefox 占据浏览器前三位。

但是呢,由于互联网“强者通吃”的效应,opera等第三方浏览器,逐步被系统自带浏览器挤压市占率。

根据下图可以看出,近10年的全球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是背靠Google的Chrome、背靠Apple的Safari,不断吃掉其他浏览器市场份额的过程。

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市占率逐渐下滑,也让opera母公司ROE逐渐下滑,在2014、2015年两年亏损之后,opera母公司决心卖了opera。

而昆仑万维和360组成的财团看到了opera的价值,毕竟Opera手握2亿多月活啊,只是opera的母公司没有把其价值发挥出来。

当然,昆仑万维最看重的,还是opera在非洲的市占率。

非洲是互联网渗透率最低的一个洲,是互联网最后一个“十亿级”的战场,而在非洲这样流量比较贵的地方,opera小巧、省流的特点,让其在当地很受欢迎,2016年的时候opera在非洲的市占率有30%以上。

(当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2016年之后,Opera浏览器在非洲的份额还是被Chrome逐步代替了,这点段尾再提)

其中opera浏览器表现最好的地方,就是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非洲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opera被昆仑万维收入囊中后,尼日利亚也成为了昆仑万维海外重要的主战场之一。

收购opera之后,周亚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非洲地区推出Opera News,打造非洲版的“今日头条”。靠着利用opera浏览器在当地的流量优势,Opera News前期推广非常顺利。

周亚辉也照着今日头条的样子,搭建自媒体平台,让当地人在上面写东西、按阅读量给钱。现在Opera News上大约有上万个自媒体号,平均每人每月能赚个100到200美金,这对于当地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平台来说,花点钱,能让用户看到非常本地化的内容、还能让创作者自发性去创造更吸引人的文章,这对用户的留存和使用时长增加很有好处。

我将opera各产品线的月活统计成图表,可以很明显看出,opera news 月活增长非常迅猛!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opera news 月活已经超过2亿了。手机版本Opera浏览器月活也稳步增长,但PC端opera浏览器月活已经基本没什么变化、

但月活的蒸蒸日上,也不一定能保证营收的增长。

观察Opera各个季度营收数据,可以发现,其在2019年底出现过营收暴涨、又在2020年出现营收暴跌,而除了这暴涨暴跌外,其它季度营收数据比较平稳。

那为何会出现暴涨暴跌呢?

确实有疫情的影响。但opera的小贷业务,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如下图所示,2020年一季度金融科技营收9468.5万美元,占比单季度总收入的68.50%。但是到了二季度,金融科技营收就只有1181.6万,占比降低到21.32%,三季度之后更是降到0!


除了小贷外的业务,比如搜索业务、广告业务的营收,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回升到疫情前的数据、并保持稳步增长。虽然保持稳步增长,但是不够支撑起小贷业务的营收数据。

也就是说,成也小贷业务,败也小贷业务。小贷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让营收暴涨,小贷业务的剥离,又让营收“一夜回到解放前”。

那为什么要剥离呢?

原因是太暴利、被盯上。

做空机构Hindenburg Research在此期间,发表报告,质疑Opera 旗下的几个借贷app放贷利率过高,远远超过Opera自己声称的33%的年利率,并且,实际借款期限也低于Google 60天的最低期限。

被盯上,自然就要低调点,很快,一些借贷app ,比如okash,就下架了。

但是低调归低调,面对年利率超过365%的诱惑,周亚辉显然是不会放弃的。

去年二季度,Opera将部分小贷业务就卖给了opay(Opera 控股子公司,一直未并表)。剩下的一些小贷业务,就和Mobimagic整合,成立Nanobank,整合后,Opera拥有NanoBank42%的股权,Mobimagic将拥有58%的股权。

这笔交易后,Opera一次性确认超过1亿美元的收益。这也是Opera在2020年三季度利润暴涨的缘故。

如此一来,Opera的小贷业务就都放在表外了,不会影响营收,但还是会影响利润。

比如最近的数据,2021年二季度数据中,Opera单季度盈利4430万美元,但其实运营利润为-790万美元,主要是靠把持有Opay股权的29%卖了,总对价为5000万美元,确认了一笔长期股权投资收入。

NanoBank方面,收入持续高涨,2021Q2营收达到5730万美元,但由于疫情坏账较多+开拓新市场前期利润低,税后利润为430万美元,不过也给Opera贡献了180.6(430*42%)万美元的利润,也比Opera目前不太赚钱的搜索、广告业务厉害多了。

这样看下来,Opera虽然剥离了小贷业务,但账面利润还是靠小贷啊。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1月,昆仑万维拟支付5.4亿,收购KFH的Opera 8.74%的股权,之后昆仑万维拥有Opera的股份超过50%,实现并表。这个KFH就是周亚辉,也就是说,周亚辉又一次从昆仑万维套现5.4亿。

而Opera现在表外的两大块小贷业务,NanoBank和opay ,也都与周亚辉关系匪浅。

NanoBank方面,前面说到,Opera是和Mobimagic小贷业务整合出来的新公司,而周亚辉正是Mobimagic最大股东(持股超过50%)。

Opay 方面,故事就更多了。opay曾在2019年,融资10亿人民币,号称要打造非洲支付宝,还学着支付宝的“全面渗透”,周亚辉连带推出了打摩的业务 ORide 、打三轮车业务 OTrike 、巴士购票平台 OBus、外卖业务 OFood、投资理财平台 OWealth 和线上借贷平台 OKash 。

但“支付宝”,可没这么好打造。

钱烧完了,但这些app最后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沉淀下来,就剩下Opay 的支付业务了。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展开讲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留言哈。

不过,周亚辉不是那种轻易放弃“草地”的人,今年8月底,opay又融资了4亿美元,摩拳擦掌准备继续大干一场。周亚辉本人也表示,自己现在60%的精力都在opay上,决心可见一斑。

根据最近这次融资,opay估值20亿美元,可以说opay是目前Opera最值钱的业务了。

但Opera目前只持有opay10.35%的股权,就算周亚辉真的做成了,Opera和昆仑万维二级市场的股东们,可吃不到多少肉。

如今,Opera浏览器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也逐渐被chrome挤占了;Opera news 影响力还在,但是变现上很难更进一步。也就是说,Opera被昆仑万维收下之后,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扭转乾坤”,改变亏损局面。

只不过,昆仑万维,或者说周亚辉,利用Opera在非洲的影响力,做了一大批小贷业务,实现了营收短暂的“昙花一现”,并支撑利润。只不过,现在最有潜力的opay,Opera的占有的股份不多了。


4、Star Group,昆仑万维下一个营收高增的引擎?

Star Group 是昆仑万维各业务板块中增长势头最好的一块业务。今年上半年,Star Group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232.35%;净利润9,527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2.0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4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5.73%。

其主要产品是StarMaker,可以简单理解为海外版的“唱吧”或者“全民k歌”。

但是在线k歌这个生意并不好做。

首先,目标用户没有那么多,10个喜欢听音乐的人中,只有1个愿意分享自己的唱歌视频;

其次,就是音乐的版权问题。这个不用多解释,大家都懂。

比如,国内的唱吧,就是典型的高开低走。唱吧起家于2012年,出生即巅峰,获得当年年度增长最快app。2014年,唱吧的月活达3000万,然而到2021年,这个数基本没这么变过。

全民k歌主要依靠腾讯强大的社交网络才有现在的地位,这一点,昆仑万维可做不到。

海外方面,比StarMaker更早做海外k歌也挺多的。比如,猎豹的Musical.ly、腾讯投资的Smule,在前几年都做的不错,但是都因为用户很难沉淀下来、变现也比较困难,Musical.ly最终卖给字节后来整合为TikTok,Smule则慢慢销声匿迹。

观察StarMaker2017年、2018年的数据,也是这样不愠不火。

但是2019年,StarMaker做出了改变,数据一下子就爆发增长了。

StarMaker没有腾讯那样的后盾,又是如何实现现在的成绩的呢?

关键做对了这三件事。

1.融入社交元素,改善用户沉淀问题

用户沉淀难,是因为本来愿意发唱歌视频的就少,而这些用户发出来的k歌视频,大部分是没有人看的,没有回应,自然慢慢就不想用了。

这就像线下ktv,往往都是成群结伴的去k歌的用户粘性高,独自去唱歌的人慢慢也就不去了。

昆仑万维将StarMaker改成语音聊天室k歌模式,引导用户加入社群,这样又有互动,又增加粘性。

并且,StarMaker还会举办一些k歌比赛,让社群的人自发的去宣传、打榜、付费和打赏,为自己社群的人赢得比赛助力。

就这样,用户沉淀的问题,得以大大的改善,还低成本地获得一批新用户。

2.极致本地化,引爆印度市场,月活得以高速增长

上面说到的融入社交元素,其实也离不开StarMaker的极致本地化运营。

比如说印度,这样一个高度本地化的市场,受宝莱坞文化影响,对音乐有极大兴趣。

但是印度内部又是非常割裂的多元市场。相信大家都了解一点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法律已经废止了,但社会影响还在,不同种姓人互相不愿意多接触,家族抱团意识极强。并且。印度还是不透明、高度人情化的市场。

这样难啃的骨头,StarMaker也愿意努力啃下来。管理层多次去往印度、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并针对印度南北市场十多种语言,StarMaker都做了精细化的改良和适配。

靠着这样极致的本地化,StarMaker近期一直保持在印度音频版的第一。2020年StarMaker月活5244万,相较于2019年的1200万,大幅增长337%的秘诀,就是啃下了印度市场。(印度市场的去年月活超过3000万)。

3.改变主播分成规则,激发付费用户

在2019年4月之前,想成为StarMaker的主播并享受分成待遇,必须要获得用户打赏礼物超过50美元,而在那之后,StarMaker把这一标准降低到1美元。

这就大大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让他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创作出吸引打赏的好作品。

就这一个简单的举动,2019年4月StarMaker付费用户数 6.52 万,较 2019年1月的 3.52 万付费用户,大幅增长 85.16%!

去年,StarMaker把印度的成功经验,继续复制到其他国家,现在StarMaker在全球多个市场都极具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starmaker收入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充值收入,广告收入占比很低,这或许可以侧面说明,starmaker目前在提升arpu方面还是比较克制的,未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今年2月,昆仑万维以13.95亿元收购Star Group60.65% 的股权,并开始并表。

这个价格虽然不贵,但与闲徕相似,这13.95亿中有10.52亿进了周亚辉个人的钱包,现在周亚辉个人还持有Star Group的20%的股权。

或许,当周亚辉把剩下Star Group20%股份,卖给昆仑万维的时候,就是Star Group 由盛转衰的时候。

此外,现在Star Group虽发展非常猛,但我也有担心的点:Star Group的天花板可能比想象中要低。

昆仑万维收购Star Group的时候,预测Star Group有望能到达5亿的月活,理由如下图,按照全民k歌的mau和区域人口数、网民规模对比star group而来的。

但我觉得这个不太靠谱。

首先,全世界最热衷于k歌的,就是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而Star Group在这块市场已经做的不错了,在欧美地区可没那么好做。Star Group成立初期,就是在美国市场做了两年,但一直没起量。并且,海外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

此外,全民k歌是因为有腾讯强大社交的加持,才有现在的月活,但Star Group可没有。同样没有背景的唱吧,月活只有几千万、都已经几年没有增长了。


5、总结,以及一点个人的看法

再总结一下,昆仑万维的几大业务板块:

昆仑游戏业务,早就不太受到重视,在游戏精品化下竞争力越来越弱,游戏研发能力不强,国内游戏发行能力在现在的背景下更是没什么竞争力,只能吃吃国外的老本。营收逐年下滑、利润为负,A股同等体量的游戏公司,估值大于在10-30亿市值左右。

闲徕互娱业务,虽然月活早就不增长了,但目前来看依旧是印钞机:高付费率、高arpu值,但担忧的点在于,月活不增长,光增长arpu,似乎是周亚辉为了完成对赌的杀鸡取卵的做法。从第三方数据平台上看,闲徕棋牌的排名,较几年前有大幅下滑,未来不太乐观。

Opera业务方面,近一两年营收、利润的暴涨暴跌主要是因为小贷业务,小贷业务的前景虽好,但是Opera占有的股份却不多;而原有的Opera浏览器、Opera news 业务月活都陷入了瓶颈期,并且利润也不太行。

Star group 方面,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块业务,值得持续跟踪,但也需关注之后的发展天花板。

值得注意的是,周亚辉这几块投资变主营的业务,都是自己“左手倒右手”。

虽然周亚辉投资能力很强,但总是把甘蔗最甜的那部分给自己,只留给“甘蔗尾巴”给二级市场股东。

因此,即使有个别业务板块现在看来前景很好,但碍于周亚辉的屡次套现的行为,再加上周亚辉目前没有“从10 到100”的成功先例,昆仑万维也没被低估。

但是,现在元宇宙的风又吹起来了,传媒板块、游戏板块的估值也已经在底部很久了,昆仑万维说不定又会被“风”吹起来,就像2015年那波一样。

只不过,更适合短线客。

想长线拿着不动的投资者,需要多思考一下周亚辉的套现时机,以及做成千亿市值企业的毅力。

 $昆仑万维(SZ300418)$   $三七互娱(SZ002555)$   $欧朋浏览器(OPRA)$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精彩讨论

志博云天z3u2021-09-28 23:21

楼主的分析是下功夫了,佩服。周总称得上是个很好的投资家,但是损公肥私影响极坏

郑和看出海2021-09-29 13:42

交易的话,要看每个人的交易策略。还有就是,要看你持有的动机是什么,比如是把现在元宇宙概念都覆盖买一点呢?还是说要重仓看好呢?

昆仑万维概念还是很多,市值也不太高,容易炒作,比如前段时间元宇宙概念兴起,昆仑万维也涨了一波。

此外,每个人的投资理解也不一样,我个人理解是,昆仑万维不太适合 "投了就不管"方式的投资,而是要经常看盘、以及几个核心产品的变动,还有周亚辉的动作。

郑和看出海2021-09-29 10:39

也感谢您的认真评论,关于你的说法,我分开说明、回复一下:

1、关于“周如果有想利益输送完全可以用自己钱收购小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公司”,其实他确实这么做了,这段内容因为中间买卖太多次、参与人较多,我给省略了。不然周亚辉后来的35%股份是怎么来的呢?从0%、到10%、到33.75%、最后到35%的股份,估值都是20多亿哦,最后却以60多亿的估值卖。。。并且时间并没有隔多久。。。

2、国外的游戏草地问题,其实昆仑万维是第一批出海的,早在上市前就在海外做了,只是现在东南亚等地,游戏还不够精品化,还是咱们至少5年前玩的那种,所以老本还能吃。。。但现在游戏出海的公司很多,昆仑万维早就不算前面的梯队了。。。

3、闲来也是分步买的,第一次也不贵呢。最后一次卖的时候,其实利润也在下滑了,但估值却。。。所以才成为我有所质疑的点。。。Opera也是分步买的,一开始也不贵呢。。。

当然,“当周亚辉把剩下StarGroup20%股份,卖给昆仑万维的时候,就是StarGroup由盛转衰的时候”,确实是我个人的理解和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kolia韭菜2021-09-29 09:26

从月活角度看,目前股价不高,压制股价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投资者很难了解/理解 公司 海外业务,公司占优的非洲、印度、东南亚市场也是目前互联网渗透率相对低的地区,想象空间不小,就看怎么玩下去了

飞翔之弘2021-09-29 08:37

感谢楼主下功夫的分析,有长时间的跨度,有扎实的数据。不过里面的一些主要观点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点闲来有没有利益输送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价格从后期数据来看有点高。当时pe7倍不高,在港股上市的家乡互动最低到9倍左右pe,后期维持在20几倍以上,直到今年才下来。闲来收入是家乡互动的2至3倍的规模,又是棋牌类龙头因当有一定的溢价。你所提到的3个月估值涨了一倍,是有特殊原因,是周从小股东以3倍pe买的,对于一家资本支出极少,高毛利,现金流极加的公司来说是非常低(周如果有想利益输送完全可以用自己钱收购小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公司)。第二点gameark问题,公司现在主要精力放在海外,国内的分发代理就是几个老游戏尽量维持住,把新游戏直接交给别人代理,自己可以专心在国外发展去争取“草地”。第三点关于opay股份太少的问题很好理解,因为opay现在在大量的投入期,还在大幅亏损中,业务还不稳定。如果持有股份太多的话opera的财务报表就相对难看了,也与公司稳定的业务并表,不稳定投入期的体外的方针相背。第四点关于stargroup,卖给公司不贵有可能是周对于卖闲来的一个补偿,不过从卖stargroup来看周不是一个为了利益左手倒右手的人,不然周完成可以把star推迟一二年卖给公司,那时估值就更高了。至于当周亚辉把剩下StarGroup20%股份,卖给昆仑万维的时候,就是StarGroup由盛转衰的时候的可能性的动机就不成立了。
时间原因里面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先不写了。

全部讨论

2021-09-28 23:21

楼主的分析是下功夫了,佩服。周总称得上是个很好的投资家,但是损公肥私影响极坏

2021-09-29 09:26

从月活角度看,目前股价不高,压制股价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投资者很难了解/理解 公司 海外业务,公司占优的非洲、印度、东南亚市场也是目前互联网渗透率相对低的地区,想象空间不小,就看怎么玩下去了

感谢楼主下功夫的分析,有长时间的跨度,有扎实的数据。不过里面的一些主要观点有不同的看法。第一点闲来有没有利益输送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价格从后期数据来看有点高。当时pe7倍不高,在港股上市的家乡互动最低到9倍左右pe,后期维持在20几倍以上,直到今年才下来。闲来收入是家乡互动的2至3倍的规模,又是棋牌类龙头因当有一定的溢价。你所提到的3个月估值涨了一倍,是有特殊原因,是周从小股东以3倍pe买的,对于一家资本支出极少,高毛利,现金流极加的公司来说是非常低(周如果有想利益输送完全可以用自己钱收购小股东的股份再卖给公司)。第二点gameark问题,公司现在主要精力放在海外,国内的分发代理就是几个老游戏尽量维持住,把新游戏直接交给别人代理,自己可以专心在国外发展去争取“草地”。第三点关于opay股份太少的问题很好理解,因为opay现在在大量的投入期,还在大幅亏损中,业务还不稳定。如果持有股份太多的话opera的财务报表就相对难看了,也与公司稳定的业务并表,不稳定投入期的体外的方针相背。第四点关于stargroup,卖给公司不贵有可能是周对于卖闲来的一个补偿,不过从卖stargroup来看周不是一个为了利益左手倒右手的人,不然周完成可以把star推迟一二年卖给公司,那时估值就更高了。至于当周亚辉把剩下StarGroup20%股份,卖给昆仑万维的时候,就是StarGroup由盛转衰的时候的可能性的动机就不成立了。
时间原因里面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先不写了。

2021-09-28 22:27

很好的分析,感谢分享。还有几点想请教一下高手的看法。
1.gameark现在把中国模式的游戏搬到东南亚这个草皮上,这两年游戏方面会不会有一定起色?
2.opera收购了gamemaker,从模式上来看和robolox有点相似,对于这一块怎么看?

2021-11-25 18:17

基金对主要业务在国外比较忌惮。所以估值不高

2021-09-28 20:17

张老师的徒子徒孙正操起家伙赶来

看了昆仑万维的三季报:

opera剥离小贷后,依旧是陷入在亏损泥潭中;

gameark+闲徕,推算出营收应该是下降的,三季报写了闲徕利润环比在涨,看来是为了对赌疯狂提升利润率了;

Star Group依旧是表现最好的,根据去年前三季度营收3.92亿,同比增长173%,那就是10.7亿,非常亮眼,但是Star Group今年上半年营收6.85亿,三季度营收3.85,环比增速下滑明显。

也看了昆仑万维的回复函:其实就是把opera之前做的opera gx 、以及买来了的GMS游戏引擎说是元宇宙游戏内容生产平台,理想很丰满,但是GMS游戏引擎是2d引擎,而且在走下坡路,所以昆仑买的时候,是从上家折价买的。

但不得不说,游戏引擎是一个很好的元宇宙概念,毕竟游戏是最先落地的元宇宙场景,只是昆仑万维还得花大力气去改造升级,希望只打个概念。

此外,我也并不否定昆仑万维的可炒作空间,昆仑万维基本把热门领域都投了一点,现在放眼整个a股,也没几个概念有昆仑万维多的。

但还是我之前文章中的那句话:“现在元宇宙的风又吹起来了,传媒板块、游戏板块的估值也已经在底部很久了,昆仑万维说不定又会被“风”吹起来,就像2015年那波一样。


只不过,更适合短线客。想长线拿着不动的投资者,需要多思考一下周亚辉的套现时机,以及做成千亿市值企业的毅力。”


也就是说,交易前想好自己是短线还是长线。


短线和长线的区别,就像是恋爱和结婚的区别,恋爱你可以只是喜欢它的某一点,但是结婚你得容忍它的缺点。


所以如果你打算做长线的话,建议再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打算做短线的话,就提前想好止盈/止损时机,别最后如下图一样,“被迫价值”。

$昆仑万维(SZ300418)$ $腾讯控股(00700)$ $中青宝(SZ300052)$ 

2021-11-09 09:13

理性分析不吹不黑,雪球就需要你这种人,给你点赞

2021-10-31 08:05

这老板应该去做PE,不应该做运营!这种赌性十足的领头人,小股民还是不碰的好!

2021-10-21 11:23

分析能力了得
老板太精明,这种公司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