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兴新材产能利用率偏低,第一大客户实现自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江苏恒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恒兴新材;证券代码:603276.SH)披露了2023年年报。上市首年,公司有机酮类销售收入减少,导致整体业绩下滑,其背后是第一大客户实现3-戊酮自产。同时,恒兴新材整体产能利用率仅23.66%,并通过募投项目大幅扩建产能,在有机酮类主要客户实现自产、有机酯类主要客户业绩不振的情况下,公司的产能消化能力存疑。

来源:摄图网

销售收入下滑,第一大客户实现自产

恒兴新材主要从事有机酮、有机酯和有机酸产业链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23年9月在沪市主板上市。2024年4月30日,恒兴新材披露了上市首份年报。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412.74万元,同比减少4.88%,实现归属净利润7807.91万元,同比减少16.29%,实现扣非净利润7459.25万元,同比减少19.64%。

分产品来看,2023年,有机酮类销售收入24920.07万元,同比减少25.20%,有机酯类销售收入20150.38万元,同比增长22.6%,有机酸类销售收入13788.25万元,同比增长8.55%。在恒兴新材的有机酮类产品中,3-戊酮为核心产品,2022年3-戊酮销售收入占恒兴新材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1.72%,而2023年销售收入明显减少。

对于上述业绩变动,恒兴新材年报的解释是,2023年,有机酮类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减少25.20%,其主要为高效绿色除草剂中间体产品,2023年全球农药市场存在周期性调整,下游需求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有机酮类产品的销售规模有所缩减。

事实上,恒兴新材似乎还遗漏了一个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贝斯美(300796.SZ)均为恒兴新材的第一大客户,公司主要向贝斯美销售3-戊酮,各期销售收入分别为5014.99万元、7297.58万元、10307.0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71%、14.09%、15.22%。恒兴新材2023年年报对前五大客户合并披露销售额,因此从恒兴新材的年报中无法解读公司前五大客户的身份以及各自销售金额。

不过,据贝斯美年报披露,2023年,恒兴新材为其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7002.95万元。尽管不清楚贝斯美是否依然为恒兴新材的第一大客户,但以此计算,2023年恒兴新材对贝斯美的销售金额较上年减少了32.06%。

贝斯美恒兴新材采购大幅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实现了3-戊酮自产。据贝斯美披露,2023年,公司积极推进安徽铜陵“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建设,项目的设备安装调试已结束,现已处于试生产阶段。在业绩说明会上,贝斯美表示,戊酮项目投产后,产能可以满足公司二甲戊灵生产所需的3-戊酮,未来3-戊酮原材料将以自产为主,外采为辅。据此来看,随着贝斯美戊酮项目正式投产,恒兴新材对贝斯美的销售金额是否还能保持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在恒兴新材上市前,我们已经在文章《戊酮龙头恒兴新材冲刺上市,第一大客户即将实现自产》中分析了上述问题,说明了该事项可能导致恒兴新材收入下降的风险。

产能利用率较低在建产能能否充分消化?

2020年以来,恒兴新材大幅扩建产能,而产销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不及产能增长,从而导致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2年,公司有机酮类产能分别为5200吨、21333.33吨、84850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3.38%、55.20%、17.29%;有机酯类产能分别为11000吨、26550吨、86900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43%、33.42%、15.13%;有机酸类产能分别为10000吨、22666.67吨、68000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50%、51.78%、38.85%。

年报显示,2023年,恒兴新材各类产品合计产能27.56万吨,总产量6.52万吨,据此计算产能利用率也只有23.66%,大量现有产能或处于闲置状态。

而且,在贝斯美正式投产3-戊酮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客户填补这一空缺,那么恒兴新材的有机酮类产销量有可能继续减少,产能利用率或进一步下降。

与此同时,恒兴新材还在积极扩建产能。募投项目山东衡兴二期工程总投资34551万元,新增产能合计8.45万吨,年产10万吨有机酸及衍生产品项目总投资4599万元,新增产能合计9万吨。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恒兴新材总产能将从27.56万吨增长至45.01万吨。

恒兴新材的有机酯类产品,如丙酸丙酯、丙酸乙酯,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2023年,恒兴新材的有机酯类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0%,但主要客户新宙邦(300037.SZ)、江苏国泰(002091.SZ)的营收规模反而下降。受锂电行业增速放缓、竞争加剧的影响,新宙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2.53%,江苏国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3.22%,其中化工新能源业务子公司瑞泰新材(301238.SZ)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9.39%。2024年第一季度,新宙邦、瑞泰新材营业收入仍然同比下降,下游需求不振,恒兴新材的有机酯类现有及在建产能能否充分消化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