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9喜欢:3
回复@野猪12331: 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首先被FDA认定为“突破性疗法”是四条绿色通道(快速通道、加速审批、优先评审、突破性疗法)中唯一审批有望最快速度上市的途径。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含金量实际上是最高的。
为什么国内的企业在FDA突破性疗法基本都是偏小适应症,还不是因为国内的企业基本都是同类跟随研发为主,当有款新药首获批上市,在某个适应症获得很好的疗法,那么后续的企业还想获得该适应症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你就得对照首个获批上市的产品,甚至是头对头去对照。
举个栗子,比如PD1中的K、O药获批上市后,就不停在加速抢适应症。而后面的企业在同适应症上想从中分杯羹,那么你就得做药物头照,这就是为什么后面的企业要做头对头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国内的企业也是如此,你想在同适应症上国际化,那么你就得跟K、O药做头对头。这也是为什么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要和首个获批的伊布替尼做头对头。这是国际化最有说服力的临床数据实验,而不是各有各吹的所谓同类最佳。
那么我们的企业在同类跟随的路上,当大适应症被别人覆盖之后,你还想获得快速上市,那么你只有偏小适应症甚至孤儿药领域去竞争。当然你也可以在同类产品的适应症去研发,那么就做头对头,做头照的临床研发费用可是原来的几倍甚至几十上百倍的研发投入,比如国内为什么企业都不做头对头。第一是影响上市速度,本来你是可以第三家获批上市,但是你做头照,可能出来黄瓜菜都凉了。第二是临床研发投入,市场上有5款同类,按每组200到300例,那么就是至少1000以上的样本数据,这个研发投入就是原来的几倍以上了。
也就是本来研发约10亿就可以快速获批上市的产品,通过头对头临床就得花多了50亿甚至更多的研发投入,主要还是如果临床数据一般,那么你就是典型的花钱活首罪,市场格局早被瓜分完了。//@野猪12331:回复@恭賀新禧:请教下,国内一些突破性疗法认定的药,还是小适应症,,换个说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因为做的人少,所以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相对容易。含金量相对要低一些?
引用:
2020-09-16 21:27
最近拜读了阿基米德Biotech的大作(为未来十年建仓,我的医疗器械全版图)其中有段话让我非常深刻就是谈及到百济神州。阿基米德兄说:一个人年青时侯,满身缺点,总是会得到很多宽容和鼓励,但是到了四零五零,即使很努力,但连看一眼都令人生厌。百济神州在研管线,如果不顺利商业化,自我造血,...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投资向未来2021-03-23 08:57

感谢楼主,我计划用2年时间将您介绍的这些知识点补上

风约楚云2020-12-18 01:17

学习了

累了就喝水2020-11-29 15:07

謝謝 恭大 我明白啦。

大比格博得2020-11-29 12:46

是哪,我看过诺诚上市时的调研,高管解释了为啥不做头对头,一个是贵,另外是晚了几年,还有个原因是效优很难。当时,百济头对头失败时,有传言说要做出效优,大概需要2亿刀,百济都烧不起。

恭賀新禧2020-11-29 08:21

截至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分别为148.3万美元、541.9万美元及607万美元。
这个收入就是平台技术的收入,可以对标CRO公司估值,但是作为企业内部的平台,企业在转型生科是更利于企业发展潜力的,所以平台价值要比普通的CRO估值要高的,目前没有可详细对标的企业估值。

恭賀新禧2020-11-29 08:05

平台的话过去是技术转让和授权收入价值,企业转型生物科技之后就是包括技术和经验等数据的积累,在开发新药的同时具备更好的效率和成功率,也就是重点的话还得看研发项目。

累了就喝水2020-11-28 23:42

恭大 ,我搞不懂和铂的全人源抗体平台该怎样估值,想请教一下。而且想请教一下您觉得和铂优胜之处是在那些地方

wltpz2020-11-28 22:49

时间和花费和收益的比值,经营公司和过日子一样的。

恭賀新禧2020-11-28 20:07

不客气哈

刘员呈2020-11-28 19:53

多谢恭大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