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成长博弈者的误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68回复:148喜欢:240
假定有这样一家成长型公司,期初每股收益1元,前面9年业绩每年增长20%,第10年进入平台期(零增长)

如果未来有9年的确定增长,用林奇的peg,20倍不高吧,于是第一年他愿意以20元买入,后面以此类推。

虽然都知道大树不会长到天上,但因为增长的年份如此之长,以至于成长型投资者到第9年的时候认为前面的历史会复制未来,第10年问题出现了:

公司增长突然消失,愤怒的成长股投资者于是用脚投票,给出了10倍的市盈率。

而公司股价从86元下降到43元的时候,显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并没有变化,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成长型投资者不经意间就会为成长支付过高的溢价,这从来都是“成长博弈”者的悲剧起源。



近前最接近的案例是张裕,类似的还有罗莱家纺、天虹商场、广州友谊等。

未来的上述案例不知道会不会轮到今天那些仍然有人愿意支付溢价购买成长预期的云南白药、片仔癀、汤臣倍健、上海家化等。

巴菲特说他从芒格那里学到了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胜过便宜的价格买“烟蒂”,这句话显然遭到了更多的误读,眼拙的我到现在还没看到巴菲特为哪笔他引为经典的投资出过15倍以上的报价。

可以确定的是当价值投机者失去激情离场的时候,真正的投资者的机会慢慢走近。

去年在万科2011年年报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衡量企业股东价值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两个指标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是企业最终所能达到的规模极限,这决定了企业长期的成长性;一个是企业在永续经营阶段的资产收益率,这决定了企业的长期收益水平。

我以为这句话深谙估值之道。

全部讨论

黑夜的传说2018-02-02 23:23

13到14年价格腰斩时估计也没人敢进,那时我也没有关注片仔癀,说实话关注了也不敢。但有一点你留意,就是15年牛市高点片仔癀是65元,现在刚突破这个点位,似乎是一个进场的理由,对比同样的茅台那时是250元。

铭老农2018-02-02 21:50

片仔癀确实是长线牛股,那我也没有胆儿持有

针眼画家2018-02-02 21:36

是的。国人一张嘴喝了茅台,就没有第二张嘴再去喝出一个红酒巨无霸。在宏观环境上,家化并不是张裕第二。另外,国外红酒有产地优势,国内做红酒有天然劣势。化妆品没这一层,但洋货心智上的优势还是有的,国货要加油。

skrskrs2018-02-02 21:30

人生苦短,跟看好的公司一起成长更有乐趣

skrskrs2018-02-02 21:28

红酒的市场规模没法跟护肤品和化妆品比。红酒的市场规模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就决定了张裕的天花板。感觉家化的市场规模和想象空间更大。

黑夜的传说2018-02-02 20:13

很难讲市场会怎么做,那就用事实说话吧

铭老农2018-02-02 20:10

佩服!这么高的市盈率,不敢介入。

黑夜的传说2018-02-02 19:53

的确,我买片仔癀就是买预期,动盈50确实太高了,寄希望17年40%~60%盈利增长能拉低点市盈率。

针眼画家2018-02-02 11:53

投资肉鸡是看好长肉,投资蛋鸡是看好下蛋――所谓成长、价值也就这点区别。在我眼里没区别。比如家化,会蹈张裕覆辙?还是会如2013那几年的安琪酵母跨过坑洼迎来现如今的光明路?没那么容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