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基金清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前两天,好友T突然给葩姐一条信息,说刚接到银行短信,两年前买的一只基金要清盘了,让TA赶紧赎回。钱还赔着,基金却要没了,这事儿该咋办?

前几年,中国公募基金清盘少,这两年,大家也都逐渐习惯了公募基金清盘——截至今年前11个月,全市场共有116只基金清盘,而去年全年这一数据是423只。

突然遭遇到基金清盘,咱们普通投资者无疑是一头雾水、怪罪基金公司管理不力,但其实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想想,但凡还能维持基金继续运作下去,基金公司都不会清盘,说句不好听的,清盘就收不了管理费啊,你说是不是?

好啦,现在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葩姐好友T亲历基金清盘的全过程,看看能不能有啥启发。

即将清盘(2019年12月24日进入财产清算期)的这只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成立超过三年。采用一年定期开放的形式运作。上一次开放期时间为2018年12月11日至2019年1月9日。

T在收到提示清盘需要赎回基金的信息之前,并没有得到银行理财经理电话/短信提醒,更没听说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于是葩姐在官网上扒了一下事件经过。

2019年10月23日,基金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公告”,主要表决是否终止基金。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可以下载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票,对于是否终止基金合同投票表决。然后寄去基金公司。

并且明确决议生效条件,一是要1/2以上基金份额持有人参与表决且认定有效,这些份额持有人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含2/3)通过方为有效。

然后,10月23日、24日又分别在官网上发了持有人大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提示性公告。

大会的投票时间为10月28日—11月22日17:00止。

11月26日,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本次共有基金63.31%份额持有人参与了投票,投同意票份额占比为100%。

但看一下基金的三季报,单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已经达到了48.70%。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60户,目测绝大部分的基金持有者应该属于“被代表”的状态。

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月,11月26日—12月23日为基金的可赎回时间,这时期内基金持有人可以选择申请赎回或转换出基金份额,期间赎回费为零。12月24日期,基金进入清算程序,不再接受持有人提出的份额申购、赎回及转换申请。

事件至此,我们再来看看产品基金合同中对于基金终止是如何规定的:

目前的清盘是符合终止条款的第一条:基金份额持有人决定终止。

不过再看看基金的规模,去年开放期后,基金规模已经骤降到0.4亿元,即使不主动清盘,马上到基金开放期(2020年1月10日),如果规模上不去,达不到2亿,就还是得清。所以基金干脆直接做自我了断了。

(基金历年规模变化)

再来扒一扒这只基金的操作。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是一种股债配比相当灵活的基金,股票、债券、现金都是可以配的,而且比例灵活,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很大。

当然,这对于基金经理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了。不光需要精通股、债的择时、择券,还得对大类资产轮动有比较清晰的判断。

上图是基金成立以来的净值走势图。据Wind数据,其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年初至12月3日的收益分别为5.45%、-3.28%和2.42%。

平心而论,这只基金在2018年市场大跌时的表现是不差的,排在市场同类产品1/3分位。但2019年,据Wind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日,混合型基金总指数为涨幅为24.91%,而该基金2.42%的收益率,可以说是“弃疗”状态了。

仿佛有一种走错片场的感觉,混合型基金拿着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特别是今年这样的基金大年,基金选择直接弃坑,实在让人意难平。

去年四季度,基金就卖出了全部股票资产和绝大部分债券资产,换成了现金和其他资产。根据基金四季报,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54.73%,买入返售金融资产39.19%。可见,基金经理对后市的判断是非常悲观的。

(来源:产品2018年四季度季报)

紧接着是产品开放期,去年底的市场情绪,经历过的都懂,估计看到跌跌不休的基金开放了,大部分投资者都赶紧赔钱走人,基金规模从近4亿速降到0.4亿。

(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蓝;同期业绩基准:红)

于是乎,今年起基金正式开启“弃疗装死”模式,如上图,累计净值增长率大幅跑输同期业绩基准,勉强跑出个货币基金增长率。

官网上还有该基金经理近一年来管理其他基金的业绩….

公募基金作为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的工具,因为其安全性、透明度和不错的赚钱效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不过在购买基金前,还是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基金的分类、风险特征和收益范围区间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混合型基金特别是灵活配置型基金,正因为其仓位的灵活导致它的风险是比较大的,特别对基金经理及其背后整个投研团队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筛选变得格外必要。

第二是,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流动性、接受回撤的范围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选择到最合适的产品类型。

还有一个避免踩坑的方法,就是尽量选择基金规模较大的优质产品,避开小规模基金并且定期追踪市场走势和产品表现,根据产品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但其实文中产品的坑还是比较难避的,因为产品来自一家名字响亮的基金公司,由银行理财经理推荐给T,第一次打开申购时的规模也有近6亿,并不迷你。所以投资的朋友们还要保持不断的学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金宝街观市 @财迷哥说 @财迷大小姐 @开快车的PUAL

全部讨论

财迷哥说2019-12-06 21:01

典型的一拖多,估计是受政策约束后原基金经理自暴自弃了吧?

投资奇葩说债2019-12-06 14:20

也不一定哦,触及清盘线的主要是基金规模和持有人户数这两个指标哈,不过这两个指标确实和业绩密切相关。

金宝街观市2019-12-06 13:22

是不是清的都是业绩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