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空计划」背后的教育筹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学而思网校即将拥有自己的第一颗卫星。

这颗被命名为“学而思号”的卫星计划于今年暑假发射,现在已经开始了发射前的预热活动。

自4月22日起,好未来旗下学而思网校和中国探月官方(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合作,开启“十万梦想上太空”征集活动。无论是不是学而思网校用户,小朋友都可以在学而思网校官方App的航天专区录入梦想,实现“梦想随火箭一起发射升空”。

届时,学而思网校还将推出一系列航天主题活动,带领小朋友们参与卫星创想,包括设计卫星、卫星编程以及模拟操控卫星拍摄太空、探索宇宙等,让孩子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事实远不止于此。按照学而思网校发布的三年规划,“十万梦想上太空”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随着卫星新功能的持续发布,学而思网校将在产品、配套课程、营销动作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并与中国探月官方、中国航天基金会一起打造航天主题互动学习平台。

一家头部教育机构的“太空计划”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深层考量?

三年“太空计划”

在发出“十万梦想”征集当天,“学而思太空计划”发布。

“学而思太空计划”三年规划 

这个大手笔的“太空计划”其实包含几个层次。

首先,借助“梦想启航活动”以及卫星新功能深度互动,激发小朋友对太空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同时有助于学而思网校在航天领域品牌优势的传播。

例如,在玩法设计上,除梦想征集外,参与者完成梦想提交并分享活动,就可以获得筑梦证书,还能限量领取卫星发射基地亲子门票,亲临现场见证卫星发射。

在卫星创想环节,孩子能够模拟操控“学而思号”卫星拍摄地球,小朋友只需要在学而思网校官方App输入指定的拍摄时间和经纬度,卫星的高分辨率相机就能对指定区域进行拍摄,从太空传回真实地球照片。

“小到城市夜景,大到极光、非洲动物大迁徙、冰川变化等,孩子们都可以窥见全貌。”“太空计划”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将结合更多卫星科研功能,如天体拍摄、宇宙探测等,让小朋友们与真实卫星‘零距离接触’,探索神秘的宇宙。”

卫星实用功能也可以对教学产生辅助作用。

据介绍,“学而思号”卫星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相机对地面目标区域进行拍摄,可拍摄地形地貌、城市布局、大型古迹、大型生物活动等卫星照片,在教学中使用。

更进一步,“太空计划”背后,是学而思网校与中国探月官方、中国航天基金会一起打造的航天主题互动学习平台。 

学而思网校最早对航天的关注可以追溯到2019年10月。在第一季《强国课堂》中,学而思网校邀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做公益分享,讲述“嫦娥四号”的新发现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之所以切入航天主题,是因为航天知识涵盖了物理、数学、生物、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还能够将孩子的视野从眼前的世界转向广袤的宇宙,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契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求。

2019年10月之后,学而思网校又陆续邀请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等专家,在一年多时间里上线了50多讲航天主题素养课,其中包括20位航天专家组团开讲的公益在线素质课程《太空请回答》《杨利伟给青少年的公益航天课》等,颇受好评。

“学而思太空站”页面 

据悉,为匹配三年“太空计划”,学而思网校还将同步推出航天科普素养课《我们的太空课堂》、天文观测系列素养课《银河系的星座揭秘》以及天体物理系列素养课《时间的旅行》。动手类素养科学课《学而思太空实验室》也在酝酿之中。

“太空计划”的联动效应

早在2018年,学而思网校已开始发力素质教育领域,搭建素养课程体系。除航天外,学而思网校素养课已涉及人文、历史、科学、艺术、能力等多个品类,共100多门,也邀请到了不少大师级的人物前来授课。

与此同时,在K12阶段,随着80、90后家长渐成主力,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家庭重视,政策也在持续引导转向素质教育。2020年10月,中央发布文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是明确提出要改变教育评价系统,发展素质教育。

借助“太空计划”,学而思网校有意以航天素养课为切入口,试图在学科教育的“主路”之外,拓宽素质教育的“辅路”。

卫星发射升空后,学而思网校就有条件落地相关的联动课程。例如,联动卫星仿真系统开展编程课程设计,简单教授代码指令和逻辑原理,以真实任务背景结合真实工程问题,开展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模拟控制卫星进行拍照、调轨等功能的实现。

此外,学而思网校还将结合基础学科开设科普类课程,例如将航天知识与万有引力、大气结构相结合,将对地拍照景观与经纬度知识结合,将地球自转、公转与四季变化结合等,给学员提供更具实感的体验。 

现阶段,学而思网校已经在站内设立了航天专区——学而思太空站,专区内有航天新闻、航天知识视频、中国航天认证课、航天主题品牌活动等板块。其中,航天认证课由中国探月官方认证,课程体系围绕教育部课标设立,将航天知识与学科知识深度结合。

“航天认证课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知识掌握,而是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全方位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提升探究学习能力。”学而思网校相关负责人说。

“太空计划”不仅有助于开辟联动课程,学而思网校还计划通过“班级场”玩法,重塑线上教学生态场景。

据学而思网校内部人士透露,“班级场”主要是面向语数外等学科内用户设计,相当于在教学场景里嵌入了一个航天主题的学习激励体系。

“班级场”与“太空计划”三年规划匹配,也分为三季。第一季是太阳系遨游之旅,学员将从地球出发,通过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和答题获得对应的能量值,把能量值注入到“班级飞船”中;再通过“走完”八大行星,“登陆”不同星球获取“星球卡牌”,完成太阳系“遨游”之旅。在此过程中,学员每“遨游”到星际的某一站,就会在那里学习相应的星系知识。

“班级场”将航天主题和教学场景紧密结合,寓教于乐,能够帮助学员在游戏中完成星系知识的系统化输入,更重要的是,“班级场”引入了能量值这一激励因素。

能量值是可以量化的,学而思网校利用排行榜等方式,带动班级之间、班级学员之间的进取氛围,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还增加了师生、学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学员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弥补了线上课在情感交流上的短板。

“班级场”的玩法十分高明。在优化学习效果、加大知识输入的同时,增加了用户粘性和使用时长,还将学而思网校在航天领域的品牌势能横向贯穿到了所有教学场景中,未来通过场景的联动,还有可能重塑整个教学生态。

在品牌营销层面,“太空计划”亦是可圈可点。

2020年10月,学而思网校宣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今年1月,又成为“中国探月工程、中国火星探测工程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在航天领域的资源和品牌优势,紧扣“建设航天强国”主旋律,学而思网校另辟蹊径,走了一条用内容强化品牌、驱动增长的路。

在活动机制中,重分享、强互动的设计也有利于学而思网校通过分享获客。例如,在“梦想启航”阶段,参与用户可以得到专属航天证书,分享朋友圈还有机会得到航天周边礼品,炫酷的活动方式有利于激发用户的分享欲。

“不到两天的时间,十万个梦想碎片已经集齐。”学而思网校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三年“太空计划”的后两个阶段,学而思网校还将借助卫星新功能开发更新奇的玩法,如第二阶段对天拍摄和夜空拍摄功能实现后,增加“太空望远镜”功能;而之后,卫星还有希望实现自拍功能,功能发布后,用户可将照片发送至卫星并通过屏幕显示,再通过自拍相机拍摄照片实现和太空合影。

点燃“星星之火”

除业务层面的布局外,从“太空计划”也能看出学而思网校呼应政策,引导教育回归本质的努力。

在教育中,孩子永远是真正的主角,内驱力才是深藏于人性深处,让孩子一往无前的原生动力。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小王子》中的这句话,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读,可大人们却不一定读懂了。

“学而思太空计划”的前言中写道:“每个孩子都有梦想,但并非所有梦想都有支持者。” 珍视每个孩子的梦想,点燃每个生命的激情,或许才是素质教育真正的开端。“十万梦想上太空”是一个开始,学而思网校试图向外界传递“我们提供的不仅是知识,也是对梦想的支持”这一理念。

而“梦想启航”活动本身也是让孩子,而非家长代表的成年人做主角,它尊重每个独一无二的梦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生长的力量。

哲人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过程虽然缓慢,却是正途。可惜人类的天性是追求即时反馈,当教育的长周期特性与人类的天性冲撞,对孩子梦想的呵护更显得难能可贵。

当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时,以学而思网校为代表的头部教培机构也正在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太空计划”不仅点亮了孩子们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帮助他们掌握知识、习得能力,开启太空探索第一步,也有意让孩子从现实的“小世界”看向宇宙的“大世界”,憧憬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中国航天只用了短短50年,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华丽转变,关键在于航天人代代相继的无数个“一小步”。英雄们的“航天梦”可能起源于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堂课或是一次仰望星空。

而现在,“学而思号”带来的每一份“来自星星的礼物”,都有可能点燃一个梦想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