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Wind,沪深300、中证500PE、PB估值百分比,区间范围:2013.2.8-2023.2.8)
近期,A股市场延续调整,三大股指集体收跌,成交量缩减,北向资金一改年初大幅加仓的态势,昨日净卖出13.89亿元,近4日连续减仓累计超100亿元,创业板指更是五连跌。不少投资者疑惑,估值修复的行情是已经结束了吗?市场还会持续反弹吗?考虑到目前市场距离去年初的高点仍有明显距离,涨幅和时长低于历史均值,加之随着疫情消退,消费修复、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反弹行情大概率未完待续,指数短期震荡调整可能是加仓布局的好时机。
即便经历了本轮的大幅反弹,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市盈率(PE-TTM)分位数大多处于30%左右。个别分位数“偏高”的指数,也仅在历史中枢区域。尽管相较去年底显著低估的状态有了明显修复,仍然是处于性价比较高、值得布局的水平。所以,本期我们智慧周周投仍然鼓励大家以1000元为1份定投金额上车,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100元为1份或者500元1份。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2月3日)
—— 投顾周周说 ——
节后首周,A股表现分化,指数方面,中证500指数录得1.48%,涨幅居前,但以上证50 为代表的大盘股冲高回落,上证50指数全周下跌2.19%;行业方面,汽车、计算机、国防军工涨幅居前,银行、非银金融、家用电器出现调整;资金流方面,虽然月度看北向资金净流入341.79亿元,连续三月净流入,但上周五当日大幅净流出42.46亿元,为近段时间首次净流出,成交量方面,上市两市成交额较春节前一周有所上升,维持在9800亿元左右。
港股方面也迎来调整,港股重要指数均有所回调,恒生指数下跌4.5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72%;行业方面,房地产、可选消费和金融领跌,电信服务、公用事业工业调整幅度较小。
展望后市,对A股市场观点为相对偏乐观。上周市场的回落,一方面是受高频经济数据的改善乏善可陈,未能进一步冲高,另一方面则是受美国紧缩预期再度升温,人民币被动回落下北向资金的流出,对A股大盘成长板块造成一定冲击。不过,1季度经济数据整体数据处于真空期,经济基本面的复苏与否尚不能证伪,而中美经济不同步下,海外市场对A股的冲击更多是短期情绪上的影响。当前A股的成交量并未萎缩,同时存在局部赚钱效应,这意味着市场人气仍在,虽然市场的快速反弹可能暂告一段落,但总体仍对多头有利,春季攻势有望延续,但进入结构性投资阶段,重点关注内资主导的中小成长板块的机会,关注风格从大盘向小盘切换的可能。
短期内,对港股市场观点转为中性。本轮港股的反弹幅度较大,本质上是多个政策利好下的估值修复,但由于内地经济尚未真正企稳回升,进一步的反弹还缺乏较坚实的基本面因素。与此同时,美国非农数据的强劲,可能引发全球风险资产的重新定价,尤其是美元强势下的人民币被动贬值,也可能引发外资的阶段性流出,港股相较于A股,受全球资金流动的影响更明显一些。鉴于此,我们建议港股投资考虑阶段性兑现盈利,适当降低仓位,转为中性配置。后续港股投资,需要等待内地经济数据的持续走好,复苏态势确立后,从估值修复的逻辑向盈利推动的逻辑切换。
风险提示:本页面观点由华宝证券投顾团队提供。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如因华宝投顾试点资格被取消导致投资者或第三方损失的,基金销售机构不承担相应责任。投资组合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够成业绩保证。组合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并且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无法保证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长期有效。请投资者详细阅读风险揭示书、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策略说明书等相关材料及协议,结合自身投资目的和风险偏好谨慎选择组合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