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SH601012)$

最近硅料开始降价了,硅片,电池,组件也跟随降价。

所以看到不少讨论关于“过剩论”的,也有关于行业竞争格局变差的,还有说未来价格战一陨俱陨的,讨论的不亦说乎。

近期股价表现不佳,一切都显得以上观点多么的正确,貌似得到了“市场先生”的认可,终究还是回归到了估值的讨论话题、一阵估值重估论,过剩论之风,悄然而起。

先说竞争格局方面,过剩终究会是常态,并不是因为振国总说了这句话,此话就是真理。而是溯本根源,从最源头的工业硅开始,到组件,都是人为制造的东西,那么过剩就是常态,如果最根源的是自然且不可再生的矿产类,那另当别论。

那么硅料这两年价格节节高,期间有不少机构预测硅料价格到顶皆失败,实际上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在硅料相对紧平衡的时候,去预判硅料回落,从而低估了周期性的力量。也无法预测俄乌局势,北溪被炸等事件。所以硅料得以如此坚挺。

那么现在是什么状况呢?从10月份开始,硅料供给量明显增多,已经开始出现“阶段性过剩”、而资本是嗜血的,作为目前光伏利润依旧是最大的一个环节,在建/规划的产能大部分都会落地,争夺这难得的盛宴。按照硅料龙头通威的制造成本,算上税费也不到6万元/吨,哪怕降到100依旧是暴利。那么供给量只会越来越多,硅料价格不可避免的逐级下台阶。

可能这时候有人会说,硅料下降的情况不可持续,因为需求摆着,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弹!实则不然,因为前面也说过,现在处于过剩的开始,而不是以往的紧平衡阶段,后续下游组件逐步回暖,也无法给硅料支撑了,因为毕竟需求再怎么猛增,也跟不上硅料扩产的进度,文后会放个表格大家自行算算便知。紧平衡阶段预判硅料下降是不对的,非紧平衡的时候预测硅料价格可以稳住,同样具备风险。但是对于通威、大全、新特等前排硅料玩家却未必是坏事,市占率和集中度不断提高,届时对他们才更有利,这里盲猜一下明年硅料降价至100以下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可能到80一线(目前pvinfolink公布288元,但实际一线厂商拿货价远低于此价)。

至于硅料下降,竞争格局就变坏,乃至整个行业都不被看好,在我看来这就是个悖论。

硅料下降初期,由于各下游厂家都有部分仓库库存,导致库存价值减值,这没有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损失,因为下游终端电站都在观望,所以目前大部分厂家都采取低库存策略,后续以销定产。但是随着硅料降到一定程度企稳后,才会迎来新的一轮需求的爆发,所以整体影响也是短暂的。

机构们之前既然预判不准硅料,也预判不准需求,那么预判硅料价格下降行业格局就变差同样也不一定正确,因为之前都不是平价上网时代,大家都在经历着各自的“第一次”,预判错了一点都不奇怪。而正因为以前都没经历过 平价上网 时代的阶段过剩周期,所以只能参考消费的模板,殊不知光伏板块和消费行业恰恰是相反的。消费靠提价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一套,与降本增效,靠量取胜的光伏完全不匹配,况且国内还有电价浮动限制。

至于成长性,未来增速可能会稍微缓下来,但需求还是很旺盛,甚至刚需的,现在已经不是双碳政策为主导了,而是能源自主/能源安全 为主导,各国都会尽快完成转型,这就是刚性需求,依旧看好未来光伏的整体性机会。

而股价方面,前面说到过所有人都没经历过平价时代之后的情况,所以还欠缺一个辩证的过程,一个伪证整体价格链下降不改行业景气度的过程,以及公司整体盈利不下降,反而提升的过程,所以差异化且优秀的技术是未来的核心,是单w盈利的保证,先进产能永不过剩。

共勉。
iPhone转发:3回复:34喜欢:8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Jason_K0232022-12-15 17:16

没毛病…但是100还是太高了、80吧…协鑫依旧赚大钱

战略忍者2022-12-14 17:29

降价到10万每顿,协鑫80万吨产量,每顿利润少说3万,那还有240亿利润每年,作者给予这个推理的逻辑正确否?

战略忍者2022-12-14 17:26

没说不讲价,不在一个频道上讨论😄

笑弯腰的猫2022-12-12 14:56

你忽略了投资金额这个门槛,硅料必然会跌,只是很大部分蹭热点的去哪里拿这么多钱?强如隆晶晶要做啥还要向资本市场要钱,大全都要,其他的你当市场傻给他们这个钱?

满仓满融等牛市20232022-12-12 13:55

我拿协鑫举例子,是因为如果连协鑫都不能按期达产,那些新玩家就能轻易按期达产?中来和江苏阳光的例子我也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