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引发的一些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1

转折来的非常突然。几年前,万科曾经高喊活下去。李跑跑成为热词的时候。现在回过头看,是精准逃顶了。而后股市又神奇的反弹了一下,似乎李跑错了,似乎万科判断错了。殊不知,那是最后逃跑的机会了。

不能只相信经验。经验大多数的时候起作用,当行业拐点的时候,经验却给出了相反的结论。经验类似线性推理。几十年的房价上涨,这个经验就是,房价只涨不跌。房价泡沫最后阶段,并不是温和上涨的房价,而是疯狂上涨的房价。经验加上疯狂上涨的房价,等于继续看好房市。

发展阶段和供需平衡才是决定方向的,政策往往是反向的。三道红线之前也出过很多抑制房地产过热的政策。黄市长关于房地产的视频,使我明白些,房地产当前的发展阶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此消彼长。当下是供应远大于需求,需要找到新的平衡点,需要拓展新需求,减少供给。然后再看看最近的政策,比如放开限购,降低首付,降低利率都是在扩大购买群体。而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要把产能降下来。降低产能又是最最难的。好比你是老板,用全部积蓄开了一家大型超市,现在要把它关停掉。淘汰产能是很残酷的。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是希望是希望更少的老板更温和的面对这个残酷的结果。

信息是不对等的。多数普通投资者能看到比较直观的是股价的涨跌,公司的年报。当然,有看公司年报的小散并不多。就算是看了,很少人会看风险提示,更多是看些让人激动人心的部分,他喜欢看的部分。很难看到整个行业的数据,也很难判断出来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更无法判断出当前的供需关系。当预测到了光伏产能在不久的将来严重过剩,大资金已经跑的差不多了。有意思的是,股价居然是反弹了一下,然后开始屡创新低的下跌。对于大资金来说,多了一次逃跑的机会,对于还蒙在鼓里的小散来说,可能是二次发套的机会。

过度依赖过去的估值。估值并不只PE。PE是市值对当年净利润的倍数。未来净利润下跌了,倍数会上涨。利润跌的速度高于股价跌的速度,就会出现股价越跌,PE越高。如果一家企业每年有稳定的利润产生,3%的收益率,结合5%的营收增长,年化8%的收益率。购买一只pe50倍的公司,意味着预期公司透支了很多很多年的利润。可口可乐长期看估值

ROE陷阱。估值并不只是ROE。roe是当下资产产生净利润的能力,同时也代表公司新增资产会带来净利润的增加,意味着公司的内生增长能力更强。在一个饱和的行业里,高roe,并不能带来净利润的高增长。而部分高增长企业,前期大量的资本开支,并不能短期内全部转换成利润,导致roe并不是那么的高。随着时间推移,roe越来越高。如果一家企业roe很低,只能通过增发或则借贷来增加利润,那么新增加的利润并不能给老股东带来回报。因为增发会稀释股份,借贷会增加支出。roe高,配合上利润的增长,才能保证pe不变,股价抬升。

PE和分红率影响股息率,分红率和ROE影响利润增长率。PE高了,股息率就低了,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和买入当年的PE有关。

好公司拿的足够久,12倍买入一家公司,34年后,股息率超过了当时买入的股价。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假设。

@$贵州茅台(SH600519)$ $迈瑞医疗(SZ300760)$ $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06-30 22:10

是的
李是2015年全面撤退大陆楼市,当年新华社旗下瞭望智库发表了《别让李嘉诚跑了》,轰动一时。
就楼市周期而言,李嘉诚非常精准,任何赞美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