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启示录】:股市迷之“一月效应”真的灵验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凤凰网港股特约香港财经团队 财智坊

踏入2020年首个交易日,恒生指数表现继续报捷,再升353点见28543点的5个多月以来高位。随着中美贸易谈判达成(进而稍后将签署)首阶段协,市场气氛确实逐步改善过来,投资者对港股后市发展亦转趋乐观。不过,乐观归乐观,部份分析看涨后市搬出的理据,是因为「一月效应」(January Effect)。究竟港股有否存在「一月效应」呢?让我们试从历年数据验证一下这个说法。

首先,何为「一月效应」?

这是统计股市走势一种惯常现象,指出股指往往踏入新一年的首个月,表现多表现不俗,即一月份升多跌少。

不过,坊间就「一月效应」还有另一个说法,就是一月股市的走势,可预测全年表现,即倘若一月造好,股市全年多可录得升幅,反之亦然。

是耶?非耶?

从1970年至今半个世纪,恒生指数1月份的按月平均表现,升3.1%,中位数升4.0%。

(图1)

看似1月表现不错;不过,恒指在这50年里,只有31年的1月份录得升幅,即上升比例约62%而已,不算十分之高。

我们把观测的时间窗缩短至过去20年、25年和30年,更可发现1月的平均表现分别为-0.1%、-0.8%和-0.2%,全部录得按月跌幅;上升比例更分别只有55%、48%和50%,即一月录得升幅的机率只是一半一半而已。

当然,从2010年至今的十年里,恒指1月份确实升多跌少(10年里有7年录得升幅),且平均表现亦达2.2%。

只是数据太少,是否就此可以推论「一月效应」的成立,确实存有一定疑问。再者,过去十年里,4月份和10月份的平均表现和上升比例都较1月份为佳,这又是否可以立论有「四月效应」和「十月效应」呢?

由此可见,从历年恒指的数据来看,不太支持一月份升多跌少的说法。

至于,恒指一月份的表现,又是否可预测全年的表现呢?

从恒指历年1月与当年全年表现集散图(scatter plot)可见,大致呈随机的分布,即没有明显的关连性;换言之,1月份上升(下跌),恒指全年多录得升幅(跌幅)的说法也不明显。

(图2)

事实上,过去50年恒指1月份与全年表现出现同步的情况(即齐升或齐跌),只有62%而已,相距美股达七成仍有一段距离。

总括而言,「一月效应」沿自美国,只是香港并没有如美国“资本增值税”等的强烈因素推动股市1月造好。从历年的数据显示,港股「一月效应」的说法,似乎没有强烈数据支持。

【团队简介】财智坊

从事金融分析、研究逾十年,主力分析港、美股市;

擅长程序买卖,并透过金融市场(大)数据,编制不同大市指标、图表,甚至进行廻溯测试等,寻找价格表现(price action)隐藏投资的讯息,从而掌握投资市场发展大形势,发掘一些投资启示和机遇。

【独家声明】本专栏由凤凰网港股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凤凰网港股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凤凰网港股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