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经营分析:基于财务报告》读书笔记(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10喜欢:73

【编者按】读书笔记只能摘录一些重点,并简化呈现。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去看原著查阅或者百度资料。

预计读书笔记分(上)(中)(下)三次发完,因为实在太多了。本次(上)共有4400字。

本书通读下来,大多谈的是名词解释、概念,及少许数据分析,可作为工具书使用。大多数名词解释,我都做了笔记,大家要善用Ctrl+F,搜索需要的内容。

先来看个大概(目录),知道一下这本书讲了些什么,我们能学到点什么?

第一部分 保险公司承保利润(亏损)分析

第二部分 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分析

第三部分 非保险业务的盈利贡献

第四部分 保险公司盈利水平分析

第五部分 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分析

第六部分 保险公司估值

第一部分 保险公司承保利润(亏损)分析

第一章 保费收入与保险负债

保费收入的重要性:

保费收入形成和决定着保险公司的负债增量,而负债增量决定着资产增量,也就是说,保费收入是壮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发动机,进而也是提高公司盈利水平的基础。

保费收入分成三大类:

①原保险保费收入(保障性保险)

②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万能险)

③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投连险)

通常将①+②+③之和称为规模保费,但只将①称为保费收入。保费收入是对规模保费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混合合同分拆后的保费数据。

对于保障储蓄性保险来说,理论上保险公司既可以认为是保险,进而确认为保费收入,也可以认为是储蓄或投资,进而确认为投资款。如果没有相关规范,保险公司就会将其全部归为保费收入。

自留保费:(插播一个概念,书中没有)

指保险人核保、收取保险费后,除去因分保而支付的再保险费所剩余的保险费。

绝大多数国家的人身保险业都是以储蓄为主、保障为辅的,否则寿险业不可能集聚远高于财险业的资产规模,这是由符合全球人类本性的保险消费行为造成的。

保险负债:

规模保费(含保险业务保费和非保险业务保费)产生的准备金或类似于准备金的负债,这类负债在保险公司负债中占比最大,约占总负债的80%。

与三种(规模)保费收入相对应,在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有三类负债:

第一类是保险合同产生保险合同准备金。具体又分四种:

①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短期保障性保险,从保费中提取的准备金)

②未决赔款准备金(短期保障性保险,未了结业务形成的准备金)

③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寿险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和)

④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和)

第二类是由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产生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第三类是由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形成的独立账户。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合理估计负债+风险边际+剩余边际

剩余边际:是指保单隐含的未来利润,将在未来保险期间逐渐摊销或实现。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销售保单,由于预收保费的原因,保费中实际都包含着一定额度的未来利润,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09]15号),保险人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不应当确认首日利得,于是就将本来赚到的“首日利得”作为剩余边际放在准备金里。

剩余边际放在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里,以后在保险期限内逐步释放,逐步确认为利润。

(笔记:书中花了不少篇幅说明如何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牵扯到合理估计负债、风险边际、剩余边际,还牵扯到实际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系列假设,包括保险事故发生率(如死亡率、发病率、残疾率、护理状态发生率、火灾发生率等)、退保率、费用、通货膨胀率、保单红利等。我觉得,作为个人投资者,还是直接看公司财报披露的数据即可。)

启示:对于短期保险来说,①剩余边际就是保险公司的预期承保利润;②如果未来现金流出符合预期,风险边际其实也会变成承保利润;③由于在计算准备金时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所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产生的投资收益也将成为保险公司利润组成部分。即,保险公司利润=剩余边际+风险边际+投资收益。当然,在不利条件下,风险边际甚至部分或全部剩余边际都会被用来支付未来赔付和理赔费用。

启示:对于长期保险来说,提取合理估计负债后,如果未来与当下的预期相同,未来收支已经平衡了,所以,剩余边际就是未来利润的现值,风险边际其实也会转变成利润。不过,如果未来比预期差,风险边际就会转变成保险公司的支出,如果还不够,剩余边际也得用来满足支出。

第二章 财险业务:收入、成本与承保利润

承保利润:保费收入扣除赔付支出和其他费用支出后,业务质量较好的财险公司就可以获得承保利润。

正是由于这一点,巴菲特将财险业务(和再保险业务)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主营业务,并用财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提供的极其稳定的低成本保险准备金去投资而获利。

承保利润=保费-赔付-(手续费佣金+业务管理费+营业税及附加)

成本率=(赔付+其他各种支出)/保费

承保利润率=承保利润/保费

已赚保费:直观上看,承保收入就是保费收入,但是,考虑到分入、分出因素和保险合同跨会计年度需要适用权责发生制的因素,我们将对应于当期的实际保费收入称为“已赚保费”。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期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应收分保准备金:在财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的两个保险合同准备金(未到期和未决),都是考虑了分入、但未考虑分出业务的准备金,于是,需要将再保险接受人提取的相关准备金(对分入人是负债,对分出人是资产)计入保险公司(分出人)的资产,称为应收分保准备金。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关于未决赔款方面的支出,应该是“期末未决赔款准备金-期初未决赔款准备金”,在财险公司利润表里,被称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根据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分出公司对再保险合同涉及的保费收入、准备金、费用、赔付等根据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单独进行总额列报,不得相互抵消”,因此,上述未决赔款准备金考虑了分入因素,但未考虑分出因素,应该将“分出保费产生的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期末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期初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扣除,在财险公司利润表中称为“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提取农险准备金:财政部规定,农险业务应在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外,在税前提取应对大灾的准备金,称为提取农险准备金。按照相关政策,财险公司需要对农业保险业务,分别按照保险收入和超额承保利润的一定比例,分别计提大灾准备金,简称保费准备金利润准备金

财险业务的营运成本包括:

1、税金及附加。保险业从2016年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增值税制度,以平安产险为例,2016年的税金及附加支出,较2015年大幅下降了56.5%,占当年保费收入的比例,从2015年的5.6%下降至2.2%,减税效果明显。

2、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保险销售告诉依赖中介,寿险尤为突出,产险也是如此。通常将支付给个人代理人的销售费用称为“佣金”,将支付给机构性中介的销售费用称为“手续费”。

3、业务及管理费用。是个大箩筐,除赔付给客户的赔付支出、交给政府的增值税、支付给中介的佣金及手续费外,其他所有的开销都放进了这个科目!

4、分保费用-摊回分保费用。

5、其他营运成本。比如“与承保业务有关的财务费用”和“非投资资产的减值损失”,占比很低,而且很难核算。

财险公司也都采用赔付率成本率两个指标来度量财险公司承保业务的经营好坏,称为综合赔付率综合成本率。假定承保收入=已赚保费,则

综合赔付率=风险成本/承保收入=风险成本/已赚保费

综合成本率=(风险成本+运营成本)/承保收入=(风险成本+运营成本)/已赚保费

对财险公司的承保业务,通过观察其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其经营绩效一目了然。反过来,要获得好的承保绩效,就要控制综合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核心工作就是通过核保环节控制业务质量。

长期保费增长要看宏观环境发展趋势。财险业保费增长率通常在GDP增长率的1.5--2倍左右,具体还取决于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如汽车销量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产业结构变化等。通常,如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且投资旺盛,产险保费增长就较快。

一家财险公司的承保盈利能力取决于其品牌优势、产品创新程度和费用控制情况,品牌优势越强、产品创新程度越强、费用控制越好,承保利润就越高。

第三章 人身险业务:收入、成本与承保亏损

寿险公司承保业务不但会发生亏损,而且亏损规模非常大(当然,不少财险公司也处于承保亏损的状态),必须要用投资收益进行弥补,或者说,寿险公司对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远高于财险公司。

如果只经营短期纯保障性人身保险,人身险公司和财险公司一样,都可以获得承保利润。(事实上,正是由于短期人身保险业务的经营特点与财险类似,所以,保险监管机构也允许财险公司经营短期保障性人身保险。)

细心的读者可能还会想到:“上一章财险公司的简单案例中,美能达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为5%,而经营短期意外险业务的万事达寿险公司的承保利润率达到了10%。”事实上,我案例中的数据都非空穴来风,而是与经营状况较好的保险公司高度相符的,经营意外险的承保利润确实高于财险业务

承保收入:已赚保费。在计算承保收入时,我们只考虑保险合同带来的保费收入,不考虑非保险合同带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独立账户新增交费”。

已赚保费=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期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保费收入+分入保费-分出保费-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末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期初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在人身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的四个保险合同准备金(未到期、未决、寿险责任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都是考虑了分入、但未考虑分出业务的准备金,于是,需要将再保险分入人提取的相关准备金(对分入人是负债,对分出人是资产)计入保险公司(分出人)的资产,称为应收分保准备金

人身险承保业务支出:风险成本运营费用

风险成本:

1、退保金。

2、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

3、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4、保单红利支出

运营成本:

1、税金及附加。

2、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3、业务及管理费。

4、分保费用-摊回分保费用。

5、资产减值损失。

6、其他业务成本。

承保利润=承保收入-承保支出

=已赚保费-保险业务风险成本-保险业务营运成本

=已赚保费-(退保金+赔付支出-摊回赔付支出+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保单红利支出)-(税金及附加+保险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保险业务的业务及管理费+分保费用-摊回分保费

在财险公司适用的承保绩效指标“综合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对人身险公司不再适用了。 人身险公司只能用承保利润来简单度量和比较其承保绩效。

降低人身险公司承保亏损率的办法:

同样收入(已赚保费),成本越低,承保亏损率越低。

1.风险成本方面

从风险成本因素来看,可通过如下两点降低承保亏损:

(1)多做保障性业务,少做投资性业务。

(2)对于投资性业务,尽量降低支付给客户的利息率。

2.运营成本方面

(1)降低手续费率和佣金率。

(2)降低业务及管理费。

(3)降低保单开始几年的现金价值,尽可能将销售等费用从保费中开销。

什么是优秀人身险公司?就是能销售大量低现价(低现金价值)产品的公司,就是将大量费用从保费中开销的公司,进而降低承保亏损,提升公司盈利水平的公司。

显然,只有主营保障性业务才能做到低现价、低承保亏损,也就是说,能够将保障性业务做成主营业务、而保费增长速度还快于同业的公司就是优秀人身险公司!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新华保险(SH601336)$

全部讨论

青波和绿萝2020-11-23 08:06

感谢感谢[跪了]

忆西风2020-11-22 18:34

换个思路理解:“应收分保”代表还没收到,所以“应收”,既然没收到,公司为何要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呢?所以直接扣掉即可。

青波和绿萝2020-11-22 17:10

西风兄问您个问题,第二章26页关于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需要考虑分出。对于分出人需要把接收人提取的相关准备金加回,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既然分出人把保单给了接收人,那么相关的准备金就要在加回已赚保费里。看了好几遍没明白

忆西风2019-10-09 08:08

有本书《保险财务管理》

杰哥投资2019-10-09 07:20

觉得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天花板还挺高的,但是没有保险行业的报表阅读经验,保险和其他公司还不太一样,想问下有没有教如何阅读保险行业报告的书籍吗?

评论已经被删除2019-08-20 09:37

记录1

韭菜翻身记2019-07-08 23:53

第一天入驻,能得到关注没?

王多鱼啦2019-07-08 22:09

辛苦了西风兄,感谢分享

mcwealy2019-07-08 21:43

看了你的推荐,专门买了这本书

人生玩家Sherlock2019-07-08 20:20

《保险公司经营分析:基于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