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情况

2021年12月,在生物医药领域,共有5家公司通过IPO上市,6家公司通过SPAC合并上市,1家公司通过重组上市。

一、IPO上市

受圣诞节影响,12月一般是美股IPO的淡季,2021年12月也不例外,IPO上市数量不足10月和11月的一半,并有以下特点:

(1)IPO之后跌幅较大:12月IPO上市的5家医药公司,仅有BNOX一家在IPO当月录得正收益,其余均为亏损,且出现了NRSN、CING两家IPO当月跌幅在50%以上亏损的公司,对市场的情绪影响较大;


(2)延迟、取消上市较多:受IPO表现不好的影响,一些生物医药公司(NVCT等)推迟了上市时间,还有一些公司(CCBS、ENSB、AEON等)纷纷取消了上市计划。


1、Immix Biopharma(NASDAQ:IMMX)

IMMX于12月16日上市,IPO发行价格为5美元,发行420万股,募集资金2100万美元。

IMMX通过其技术平台:System Multi-Action RegulaTors (‘SMARxT) ,开发针对肿瘤和炎症的组织特异性疗法。目前有有三个在研管线:

(1)主打药物IMX-110处于临床一期,适应症为软组织肉瘤,通过apoptosis inducer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公司在2021年8月与百济神州签订了一项临床合和供应协议,用于IMX-110和替雷利珠单抗的1b 期临床试验,临床前的数据表明,IMX-110和替雷利珠单抗联用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2)IMX-111是靶向GLUT1的肿瘤药物,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GLUT1是重要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在92%的结肠直肠癌细胞和其他肿瘤类型上有表达,其表达程度亦与肿瘤的晚期阶段存在相关性。

(3)IMX-120是靶向GLUT1的炎症性肠病(IBD)治疗药物,目前已证明免疫细胞上GLUT1的过度表达和激活广泛存在于IBD患者中。


2、Genenta Science(NASDAQ:GNTA)

GNTA于12月1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IPO价格为11.5美元,募集金额3588美元,是12月募资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IPO

GNTA是一家总部位于意大利的生物技术公司,于2014年由米兰San Raffaele研究所分拆出来,开发用于治疗实体瘤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HSPC) 基因疗法。通过对病人身上骨髓干细胞的提取与基因改造,使其产生一种名为干扰素-α的化学物质,可以激活患者体内其他的免疫细胞,并将它们植入病人的肿瘤中,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来粉碎癌细胞。由于对具体靶点的依赖性低,该技术有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

目前,公司有多个临床实验在推进中,其中主打管线temferon,是一款携带有效载荷干扰素-α (IFN-α)的药物。公司认为temferon在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使得temferon在TEM阳性实体瘤范围内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

公司CEO Pierluigi Paracchi此前在著名生物医药风投公司Sofinnova Partners工作多年,在医药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


二、SPAC上市

12月,有两家SPAC公司宣布与生物医药企业合并,另有4家之前宣布合并生物医药企业的SPAC公司完成合并。


1、EQRx(NASDAQ:EQRX)

12月最值得关注的生物医药SPAC公司是CM Life Sciences III(NASDAQ:CMLT)。CMLT在8月6日宣布与廉价药物公司EQRx合并,交易对价为36.5亿美元。该合并将为EQRX提供高达18亿美元的资金募集,其中包括由SoftBank、Casdin Capital 和 Corvex Management联合投资的12亿美元PIPE融资,合并在12月20日完成。

CMLT是由生物医药SPAC领域的老手Corvex和Casdin联合设立,去年3月下旬,来自这两家机构的另一家SPAC公司CMIIU,宣布和蛋白质分析公司SomaLogic合并上市

EQRx成立于2020年初,致力于让更低价格的创新药物在美国市场快速可及。公司仅成立一年半时间,就募集了25.5亿美元,被投资人看好的是公司的商业模式:低成本研发新药,并以低价销售,拟在美国的高药价中形成“错位竞争”,具体实现措施如下:

(1)聚焦于具有重大临床需求且在全球范围内支付矛盾突出的医药产品领域,即肿瘤和炎症领域;

(2)致力于开发成熟靶点上的重要创新药物,以高效率、低成本、高成功率作为临床开发目标

(3)强化与领先支付方和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目标是在当前治疗成本极高的适应症领域为患者开发和制造平价优质的新药。

EQRx目前有近10个在研管线,计划5年内上市第1个药物,10年内能够上市10种药物。公司注重与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公司合作,合作方有Absci、AbCelera、Evotec、Exscientia 和Relay Therapeutics等多家AI医药公司。

此外,公司非常重视从中国药企引进创新药物,并推动其在美国的临床开发:

(1)2020年7月,公司与豪森药业订立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获得在中国境外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第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的独家权利;

(2)2020年10月,公司和基石药业达成战略合作,获得授权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舒格利单抗(CS1001,抗PD-L1单抗)及CS1003(抗PD-1单抗)两款处于后期研发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公司的CEO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连续创业家Alexis Borisy,先后参与创立了两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2018年被罗氏以24亿美元收购)以及Blueprint Medicines(基石药业有合作)。

2、Pear Holdings(NASDAQ:PEAR)

PEAR是处方数字疗法(PDT)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FDA首批九个数字疗法试点企业之一,其他试点公司包括苹果、Fitbit、强生、三星、罗氏等。

公司通过编写软件程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性干预。目前,在仅有的5个已获得FDA批准的PDT产品中,PEAR占据了3个,分别用于治疗药物使用障碍、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和慢性失眠,与其他疗法相比,数字疗法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少、治疗障碍低。


目前,Pear的研发管线主要针对精神类疾病,如焦虑、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同时积极开展合作进入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领域等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公司和诺华等有合作协议,还收购Firsthand Technology公司的两款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数字疗法。

Pear公司是由盛大投资的Jazz Venture Partners基金孵化,而后获得盛大资本的直接投资,此外公司的股东有淡马锡软银、5AM Venture等知名机构。


近期数字疗法领域开始登陆资本市场:

(1)糖尿病领域的数字疗法公司Better Therapeutics(NASDAQ:BTTX)已经在11月初通过SPAC合并,登录资本市场;

(2)SPAC领域的领袖人物Chamath Palihapitiya旗下的SPAC公司DNAA,正在与Akili Interactive商讨合并事宜,预计公司估值至少为8亿美元,Akili 治疗注意力缺陷的疗法Endeavor Rx已经获得批准,Endeavor Rx是通过游戏为患者提供治疗

3、Pardes Biosciences(NASDAQ:PRDS)

PRDS是一家开发COVID-19小分子药物的公司,目前仅有一款药物PBI-0451处于临床一期。

PBI-0451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与辉瑞的Paxlovid不同之处在于,Paxlovid是由nirmatrelvir和ritonavir组成,而PBI-0451是单一药物,同时公司认为加入ritonavir可能与患者服用的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并导致潜在的并发症。

在合并过程中,PRDS获得了Foresite Capital 、吉利德、RA Capital 、EcoR1 Capital 和 Frazier Life Sciences等知名机构参与的PIPE融资。

4、Vickers Vantage(NASDAQ:VCKA)

12月,VCKA宣布与Scilex Holding Company合并,Scilex是一家非阿片类疼痛药物开发公司,目前已有获批药物ZTlido等在内的多个疼痛类药物管线。


Scilex是华人企业家Henry Ji创办的Sorrento(NASDAQ:SRNE)的子公司,Sorrento有一家细胞疗法领域的上市公司Celularity(NASDAQ:CELU)

5、Dynamics Special(NASDAQ:DYNS)

Senti Bio 是一家利用基因工程电路技术设计基因和细胞疗法的初创公司,由合成生物学奠基人James J. Collins及其学生卢冠达等联合创办。

公司利用其专有的基因电路技术平台能够感知并治疗相关疾病,即通过合成生物学方式创建多种基因电路并编码为专有的DNA序列组合。这种基因电路能够使细胞感应到信号,并利用生物逻辑计算对疾病做出判断。

Senti Bio已经开发出了三条在研管线,分别针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肝癌和结直肠癌,均处于临床前阶段,预计到明年递交针对AML和肝癌的IND

公司独特的技术吸引了大药企的合作:公司与罗氏子公司Spark Therapeutics 合作开发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眼部和肝脏部位的“下一代”基因疗法,还与拜耳的子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达成开发“下一代”细胞疗法合作。

公司创始人卢冠达是MIT生物工程与电机工程系副教授,也是知名的连续创业者。目前,他已联合创办了8家生物技术公司,此前他联合创办的Synlogic(SYBX)、BiomX(PHGE)、Tango(TNGX)均已上市。

公司在一级市场上获得了安进、拜耳、NEA、经纬中国、英特尔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此次宣布合并的SPAC公司DYNS,有着资深的行业背景,DYNS的发起人包括 Omid Farokhzad、Mostafa Ronaghi等行业大牛,亦获得了ARK Investment的投资,其中:

(1)DYNS的执行主席Omid Farokhzad是蛋白质组学上市公司Seer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2)DYNS的CEO兼董事Mostafa Ronaghi曾在Illumina担任13年CTO,也是癌症检测领域超级独角兽GRAIL的联合创始人。


三、重组上市:Allarity(NASDAQ:ALLR)

ALLR此前是一家在瑞典Nasdaq First North Growth Market上市的丹麦医药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重组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ALLR的核心技术是DRP伴随诊断技术平台,公司通过分析3000多个患者的肿瘤细胞RNA和对多种药物的基因表达数据,预测特定癌症患者是否有可能对在研药物的治疗产生应答。DRP技术识别患者最佳应答患者的能力已经在涉及多种适应症和药物类型的超过35个癌症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基于DRP伴随诊断技术平台,公司开发了五款药物,其中三款是公司优先开发的药物:

(1)Dovitinib:一款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已经提交NDA,主打适应症为肾癌的三线疗法,肝细胞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作为次要适应症。

(2)Stenoparib:一款PARP和Tankyrase抑制剂药物,适应症为卵巢癌,目前处于临床二期阶段;

(3)IXEMPRA ® ( Ixabepilone ):一款microtubulin抑制剂药物,适应症为转移性乳腺癌, 目前处于临床二期阶段。

 @今日话题   @牛唐   @格隆汇  

 $恒瑞医药(SH600276)$   $药明康德(SH603259)$   $沃森生物(SZ300142)$  

雪球转发:75回复:127喜欢:8

精彩评论

小林带你学财报2022-01-10 12:23

外国有的,中国还没有造出来,说你中国落后。比如盾构机。航空母舰,当时我记得航空母舰有一个拦飞机绳索材质要求很高,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说中国人根本造不出来,50年都造不出来。后来中国造出来了,也没人提这个事儿了,就说中国抄作业,抄的好。我感觉现在也就芯片还没抄出来

祈明2022-01-10 11:27

越南人开心,你在酸,哈哈。

改个啥名呢2022-01-10 14:05

跟土洋有什么关系?不是正常的商业法则?

幸福的老刘2022-01-10 12:03

不是同情,就是强者对弱者的优越感带来的客气和谦虚。

一旦你变强和他发生正面竞争,那就是丛林法则起作用。一切温情脉脉的友好都跑到九霄云外。

天上的小石头2022-01-10 12:57

如果不尊重知识产权,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发明一种技术,全世界只有国人觉的被卡脖子,然后却想着抄作业

全部评论

从来不需要想起2022-01-28 08:59

等你哪天需要吃格列卫的时候你去吃四万一盒的吧。

从来不需要想起2022-01-28 08:52

如果都是你这种买高价的傻……子,群众再辛苦也富不起来。
卖,为啥只高价卖给你,给别人的价格都是便宜的?

胡一喜2022-01-20 16:12

脑洞大开。以后做药的要和元宇宙 做游戏的竞争。真的是虚实结合了。中西医结合已经过时了
2、Pear Holdings(NASDAQ:PEAR)
PEAR是处方数字疗法(PDT)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FDA首批九个数字疗法试点企业之一,其他试点公司包括苹果、Fitbit、强生、三星、罗氏等。
公司通过编写软件程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性干预。目前,在仅有的5个已获得FDA批准的PDT产品中,PEAR占据了3个,分别用于治疗药物使用障碍、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和慢性失眠,与其他疗法相比,数字疗法的优势在于副作用少、治疗障碍低。
目前,Pear的研发管线主要针对精神类疾病,如焦虑、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同时积极开展合作进入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领域等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公司和诺华等有合作协议,还收购Firsthand Technology公司的两款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的数字疗法。
Pear公司是由盛大投资的Jazz Venture Partners基金孵化,而后获得盛大资本的直接投资,此外公司的股东有淡马锡、软银、5AM Venture等知名机构。
近期数字疗法领域开始登陆资本市场:
(1)糖尿病领域的数字疗法公司Better Therapeutics(NASDAQ:BTTX)已经在11月初通过SPAC合并,登录资本市场;
(2)SPAC领域的领袖人物Chamath Palihapitiya旗下的SPAC公司DNAA,正在与Akili Interactive商讨合并事宜,预计公司估值至少为8亿美元,Akili 治疗注意力缺陷的疗法Endeavor Rx已经获得批准,Endeavor Rx是通过游戏为患者提供治疗

A股正能量2022-01-11 08:34

你我都爱国,存心有天知

huangkun00212022-01-11 07:26

为啥恨国党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