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个股、不是港股,而是万物周期

原创 userfield    调兵投资 2022-05-13 08:00

从短期下跌很多的新冠疫苗股票三叶草说起,我们发现港股和美股生物科技公司正在经历史诗级别的下跌周期,而我们处于周期底部时应该怎么办?朋友的话,对我很有启发。

一、从新冠疫苗三叶草大跌说起

今天有人提到三叶草,发现近期加速下跌,担心重组新冠疫苗数据的问题。但现在的下跌,是否是临床数据有问题不清楚。但股价的确从最高14元多,跌到2元多了,的确下跌很多,最大跌幅超过80%。


从基本面来说,三叶草的蛋白三聚体技术与新冠病毒S蛋白匹配,有望成为智飞之后,最接近上市的重组新冠疫苗。

并且受到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由惠康信托基金会和盖茨基金会成立,旨在加速疫苗研发)的3.6亿美元资助,同时与与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签订了4.14剂的疫苗预购协议。也就是说,要技术有技术,要研发费用有人帮忙,要销售有提前预约好的订单。

所以,三叶草上市之初,还是比较被看好的处于临门一脚的在研新冠疫苗企业。现阶段,虽然还没有最后获批,但是看到临床数据已经发表在《柳叶刀》医学杂志,数据也不错。

二、港股医药大崩盘下的资产白送

要说三叶草跌到现在是什么概念,已经变成了33亿港币,27亿人民币,但是账上有28亿净现金。相当于,买这个公司,白送你一个新冠疫苗,还倒找你2个亿。

其实在去年至今港股的崩盘式下跌中,这种白送甚至倒贴的公司越来越多,简单来说就是市值跌破了净现金。这里面有需要继续消耗现金的烧钱型biotech,但是也有每年赚几个亿的经营性医药企业。

所以,现在的港股医药市场,你可以随便选,除了选白送一个新冠疫苗的三叶草,还可以选倒找你7.5亿,市值只有8亿的三代辅助生殖龙头贝康医疗,也可以选到每年4亿利润的中药神威或者也可以每年2亿利润的连锁眼科朝聚,也可以挑一个TAVR瓣膜龙头。

三、万物皆周期,我们在底部

作为投资者,一旦股价下跌了总要找原因。三叶草跌了担心疫苗临床数据出问题;信达跌了说是PD-1没过FDA;瓣膜龙头跌了说手术量不达标;

是港股这些医药资产不好么?我觉得不是!近一两年,我们看到18A贡献了多款创新药产品上市,多款创新器械商业化。听各家年报经营电话会,都处于欣欣向荣、大展拳脚的状态。

但是我们跳出个股,去看指数。其实就是市场风险偏好降低,股市溢价率下降,同样的资产,现在市场环境下,不愿意给那么多估值了!而这样的风险溢价下降带来的biotech类型资产整体下跌,不仅仅发生在港股18A,也发生在美股XBI(美股生科指数)。

我做了恒生医疗指数和美股XBI生科指数的对比图,发现惊人的相似。可以说明,对于biotech类型资产,从指数层面看就是市场风险偏好带来波动,导致涨跌,从而形成周期。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下跌周期,而且基本已经跌破18年和20年两个底部。所以说,一切都是周期,不一定是我们的资产不好,而很可能现在就是喝凉水都塞牙的点背时期。

四、底部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经历了这样巨大下跌之后,短期走势不清楚,但长期看已经处于周期的底部,市场已经开始打折白送资产了。

在这样的大周期底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用来自朋友的一段话作为应对之策——“逆向投资是超额收益的来源,然而逆向投资又很难。唯有在熊市底部针对整个市场的逆向是容易做的,因为市场足够大,除非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都颠覆了才存在对整个市场的致命风险。然而,很多人却轻易就放弃了风险可控又有显著超额收益还并不难做的唯一一种逆向的机会”

关注 调兵投资——更多医药干货

欢迎到“userfield医聊”交流

雪球转发:83回复:98喜欢:154

精彩评论

花瓣等着仓2022-05-13 13:50

现在感觉港股生物医药在暗暗发力了,这几天一直有想向上突破的劲头,$香港医药ETF(SH513700)$今天又开始涨

李启兵2022-05-13 10:42

未来现金流不稳定,估值计算难度大,研发需要持续投入而消耗现金。不过,港股整体的悲观是一览无遗的,极度厌恶不确定性。另外,美股正经历的下跌会释放风险,顺带会把港股更加夯实。

全部评论

皮蛋唠叨唠叨2022-06-13 15:37

但很明显,止跌是止跌了,但什么时候会回暖,只有天意了

gzrising2022-06-08 14:14

100元的股票跌50%后 你觉得便宜50元,然后他再跌80%。还有10元,你觉得超值,然后再跌50%,5元。 超额机会来自你的50元买吗?

大V研究院2022-06-05 08:09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黄金一代2016122022-06-04 20:15

不是个股、不是港股,而是万物周期$微创机器人-B(02252)$亚盛医药-B(06855)$

张彦张2022-06-04 18:23

盛极必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