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读书摘录(读到了“军队-前卫和前哨”)

战争不仅是一条真正的变色龙, 它的性质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都或多或少有所变化, 根据战争的全部现象可以将其内在的倾向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 战争要素原有的暴力性, 即仇恨感和敌忾心, 这些都可被看作是盲目的自然冲动;二,或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 它们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三, 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 战争因此属于纯粹的理智行为。  这三个方面中的第一个方面主要同民族有关, 第二个方面主要同统帅和他的军队有关, 第三个方面主要同政府有关。

勇气分为两类:一类是敢于冒险的勇气,一类是敢于面对外来压力或内心压力(即良心)承担责任的勇气。

军事天才与其说是有创造力的人,不如说是有钻研精神的人;与其说是追求单方面发展的人, 不如说是追求全面发展的人;与其说是容易激动的人,不如说是头脑冷静的人。

职位越低,军官的人数越多,就越不能指望他们具有独立的见解和熟练的判断力。除了来自勤务细则和经验的见解以外,就不应该要求他们有其他的见解,我们就不得不教给他们一套类似细则的方法,作为进行判断的依据,防止他们越出常规地胡思乱想,在经验特别有用的战争领域里,胡思乱想是特别危险的。

我们还必须承认,方法主义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还有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复运用同一种方法,在部队的指挥上可以达到熟练、精确和可靠的程度,从而减少战争中的阻力,使机器便于运转。
因此职位越低,方法就用得越多,就越必不可少;职位越高,方法用得越少,到最高职位,方法就完全用不上了。因而方法在战术中比在战略中更能发挥作用。

制定战略非常简单,但实现战略并不容易。在确定后,战争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为把战略计划贯彻到底,不仅要有十分坚强的性格,还要有异常清醒和坚定的头脑。在上千个优秀人物中间,有的可能以智力著称,有的可能以洞察力见长,有的可能以大胆或意志坚强而出众,但是也许没有一个人能兼备所有这些品质而成为非同寻常的统帅。

在战略上,一切进行得很缓慢,自己的和别人的疑虑、异议和意见,甚至懊悔等都能发生较大的作用。在战术上,至少有一半的情况是人们亲眼所见,但在战略上一切都必须依靠猜想和揣测,因而信心也就比较小。结果大多数将帅在应该采取行动时却陷在错误的疑虑中。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