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封基的机会又来了?——当前封闭基金风险和策略

持有封基是雪球广受尊敬的一位量化投资大V,曾经凭借封闭基金在2007年获得惊人收益,这里不是说其人怎样,而是说买入封闭基金的机会的机会又到来了吗?

原因是上午看到一个华尔街见闻的文章《别眨眼,三年一度的“基金套利”机会似乎又来了?》,讲封闭基金已经折价近10%!

看后饼干也激动了一把,生怕这个机会转瞬即逝。

于是去集思录上查阅了一番,发现确实有几个封闭基金折价率接近9%。貌似挺有吸引力,但是看了下一年多变化,排名前三的封基的折溢价走势是这样的:

这些折价较大的封基其实之前有过折价更大的情况,现在这种折价率已经是收敛之后的数据,且封基剩余年限还有1-3年。并没有迹象和理由认为,会在短期内很快收敛。

而且这些封基大部分持有的是科创板或创业板的股票,仓位也比较高,其净值波动性也较大,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因此,目前并不一定是买入封基的好机会

封基的超额收益来源,主要有三个路径

1.净值超额增长。因为封闭基金基本上是主动基金,即使折价不变,也存在超越指数的可能。

2.折价收敛。比如2005 年7 月8 日到2008 年6 月13 日,随着原本40%折价的收敛,封闭基金取得了466%的收益,远超沪深300的259%的收益。而且在下跌的时候,如果折价收敛,价格比净值更抗跌。

3.做套利。举个例子,比如BOCI科创,仓位比较集中的创业板,创业板指从去年8月初到现在下跌20%,期间BOIC科创净值也下跌了20%左右,但折价率从17%多收敛到8%多,价格仅下跌10%左右。如果在折价率17%时买入BOCI科创,同时卖出创业板ETF,就可以在折价收敛过程中收获10%左右的收益,而且和创业板指的涨跌无关。

同理,盈亏同源,封闭基金也会有相应风险:

1.净值下跌。价格随之下跌。

2.折价扩大。这是有可能的,就像银行股可能一直破净一样。封闭基金的折价尤其对非长期投资者并没有什么优势,折价可能在卖出前一直长期存在,甚至会扩大。

3.套利风险。还是上面的例子,BOCI科创毕竟不是指数基金,其净值涨跌不完全跟踪创业板指,做套利是有风险的。但如果折价够大,风险就会很小。

所以,目前能想到的策略有两种

一是在折价足够大的情况下,做套利。

二是长期看好封闭基金的经理或持仓,可以坚持持有到折价收敛,就像2007年持有封基做到的那样,收获净值增长和折价收敛的双击。@持有封基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