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炒房成“疯”,1656家上市公司投资地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2

野马财经 徐悦邦

限购政策,限制住了个人炒房,却限制不住公司炒房。

正文:

“炒股炒成‘股东’,炒房才能致富”这句话虽是调侃,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近几年股市与楼市“冰火两重天”的境况。证券营业部门可罗雀;而售楼大厅却是一座难求。

二级市场惨淡,生意又不好做时,需要找条出路“维持生计”。于是,一些A股上市公司便谋起了“副业”。这不,聪明的他们又开始将主意打到“炒房”上面,将手伸向了投资性房地产。哪怕是限购令,也无法阻挡他们那颗迫切赚钱的心。

因为,他们已经“逮着”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公司炒房的监管漏洞了。

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指的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不包括自用房地产,以及作为存货可销售的房地产。简单地说,投资性房地产最直接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

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17年、2018年一季度报作为参考依据,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而在去年同期,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479家,合计持有市值8299.13亿元。

不难发现从去年一季度至今,无论是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合计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市值,都呈现出上升趋势。

但矛盾的是,2017年是近几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一年。全国有超过数十个城市发布了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已达百余次。各种各样的限令落地实施,“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招数”频出。

那么,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日趋严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市值规模不降反升,又意味着什么?

据部分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法,以公司名义购买、持有房产,尤其是住宅,事实上已经成为房地产调控的漏洞。房产闲置等待升值套现,是过去几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增厚利润的做法,早已成为“日常操作”。

疑问就此得以解答。

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18年一季度报作为参考依据,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在剔除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后,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市值规模最大的10家上市公司分别为,美凯龙(6018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银行(601988.SH)、供销大集(000564.SZ)、海航控股(600221.SH)、中国太保(601601.SH)、天茂集团(000627.SZ)、建发股份(600153.SH)、豫园股份(600655.SH)、交通银行(601328.SH),合计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市值近2000亿。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要堵截公司炒房,第一,可以限制以公司名义购房的套数;第二,限制其出售房产的年限;第三,加大公司购房的交易税费,这些方法都是有效的。同时公司购房也应该对于此类住房的持有目的进行书面说明,在相关财务报告中也应该积极做披露,还要严查是否存在高管通过此类方式绕过限购政策而炒房的做法”。

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限制个人炒房有着明确规定,但对于公司炒房却存在监管漏洞。如何堵上这个漏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徒步探花君 

全部讨论

牛熊穿越者2018-06-23 10:44

当年是上市企业炒股 大部分利润来源非主业 现在又是炒房 击鼓传花何时爆

每次都是接盘侠2018-06-23 08:01

国家怎样看这件事?上市企业融完资去炒房!不务正业!属不属于欺诈股民?应该入刑!

HG3362018-06-23 07:34

难道管理处精英不知道?撒币他们是故意的,政策都是割韭菜

陈海涛周游世界2018-06-23 06:34

扼制了供应

少亏当赚2018-06-23 04:46

房市不死,股市不兴。

daxian1211212018-06-23 02:31

人民用血打下的土地,让少数人挥霍

清风拂明月2018-06-23 01:47

政府出来走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