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并不是讨论“逃离家电业”的时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3

逃离家电业,并不能解决一些家电企业和商家的焦虑。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很多家电企业来说,如今支撑企业规模和发展的核心力量,还是来自家电这一主业。离开空调、冰洗、厨电、小家电等业务,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可替代的新兴业务。

贺扬||撰写

最近,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一番对相关家电业务带有“反思性、复盘性”的发言,引发家电行业的持续热议。甚至还出现一些关于相关家电企业和商家必须要及时采取“退出家电行业”、“收缩家电业务”的警示和解读。

虽然,家电产业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在欧美更是一个超过百年的老产业;同时,家电产业在中国未来还将从成熟期走向衰退期、发展和增长空间已经“肉眼可见”相当有限;此外,早在10多年前,一大批的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也都纷纷收缩家电业务或退出家电行业。

但是,家电圈仍然认为,现阶段对于中国市场上的众多头部企业,领军企业来说,还不是时候去讨论、去复盘“退出家电行业或收缩家电业务”的时候。无论是美的海尔,或是格力TCL、海信,以及长虹、格兰仕、方太、老板、九阳等一大批的综合型家电巨头、专业型厨电巨头,或是专业型小家电巨头们,现阶段的营收规模、利润,以及发展和经营还离不开家电产业。

同样,未来中国的相关家电巨头们是不是会出售家电业务,或者借鉴海外企业的发展逻辑彻底退出家电产业,还没有标准的答案。毕竟,现阶段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最大逻辑仍然是“强者恒强”下的大企业做大做强,相关企业在家电业务上的发展和增长仍然有一定的空间。至少在最近的5年间,头部家电企业仍然可能通过吞并、合资、洗牌等手段保持在家电市场的稳定发展。

尽管,在最近五六年间,一大批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们纷纷开启了一轮业务的多元化扩张和转型,纷纷在C端的家电业务之外,打造B端的新能源、新医疗、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多种,发展空间大、潜力足、动力强业务。但是,在家电圈看来,这些家电巨头们拓展B端业务的过程中,仍然在坚定发展着C端的家电主业,仍然需要来自家电业务这个支撑转型试错的“压舱石”。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家电在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空间有限,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很迫切,单靠传统的硬件继续规模化拉动增长,已经无法继续稳定地支撑一些千亿巨头的继续向上发展。但是,对于家电产业来说,在中国市场并不会消失,只是会出现新的主导者和新品类;同样,对于众多中国家庭来说,家电产品的需求会减少但不会凭空消失,相反会迭代更多的新追求和趋势。

最近几年来,在一些家电企业探索业务多元化扩张的过程中,还有一大批的家电企业在完善产品的经营品类、提升单一品类的竞争力。一方面,推动家电从单一硬件产品,向方案套系的升级,以方案化再造家电在家庭空间的价值功能和定位;另一方面,在推动家电与家居的深度融合,探索一些家电产品的非标化,以及家装前置化转型,以家电为触点让家电企业和商家成为家居空间的再造者和定义者。

即便是在美的集团股东大会上,方洪波在反思关掉一些小家电业务、复盘成熟家电产业发展空间有限时,也明确提出“1+3+N”的战略业务新架构,其中1就是家电业务这个核心和根基不能动摇,其次才是新能源、楼宇科技和机器人自动化等3大B端业务的同步探索和投入。同时,在复盘美的集团过去的2022年在部分“网红型“小家电品类的主动收缩、调整动作时,方洪波也只是反思美的现有的运营模式、体制并不适合,并没有否定小家电产业的市场规模和空间。此外,对于美的集团来说,在大家电、厨电,以及小家电品类如今还在确保着“数一数二”的市场经营策略不动摇。

现阶段,家电圈认为,对于众多优秀的家电企业、商家来说,绝对不是讨论“退出或收缩家电业务”的好时光。

一是,家电产业最近几年遭遇的市场难题,只是阶段性和周期性的调整,意在倒逼更多的家电企业探索和谋求新业务增长点和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驱动力。比如说,场景化之下的家电产品套系化,以及家居化之下的非标家电方案化、设计化,这些带来的将是家电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增长,而不是传统的规模增长;所以,家电从单品到套系,从硬件到方案、服务,从企业的主动推销到用户的品质生活伴侣,都有空间和机会。

二是,家电企业和商家,现阶段还处在新一轮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在家电行业内部的深耕细拓、横纵布局,还是家电企业跳出家电向其它行业和领域的拓展和攻坚,都离不开现有家电业务的稳定收入和利润支撑。特别是对于家电产业,基本上以民营企业为主角,以企业自身的造血和融资为支撑,缺乏来自外部大资本的加持和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家电企业的转型更需要自身稳定的收入和利润。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