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传(上)—邹胜龙的光辉岁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2

回国创业

十年前,每个PC机都有两个标配软件:一个是QQ,另一个就是$迅雷(XNET)$ 。那个时候,迅雷用户达到4亿人,下载市场上一家独大,迅雷曾被马化腾称为最大的敌人。这一成就,迅雷仅仅用了4年。

迅雷的创始人是邹胜龙,安徽人,本科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又在美国杜克大学继续攻读计算机专业硕士。1997年,刚刚毕业的邹胜龙到一家只有十几个人的公司应聘,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地下车库,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海归,心高气傲的邹胜龙从一开始就没看上这家公司,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公司的offer。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家被邹胜龙拒于千里之外的“地下车库”公司就是今天的$谷歌A(GOOGL)$  。后来,同在美国的中国青年热情地邀请他一起回国创业,邹胜龙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小伙子叫李彦宏。

乘着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东风,谷歌和$百度(BIDU)$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上发展,谷歌在美国搜索引擎领域独树一帜,百度在国内搜索引擎领域如日中天。两次与“成功”擦肩而过的滋味实在难受,邹胜龙再也坐不住了,于2003年杀回国内,邹胜龙看好互联网的发展,再做“第二个百度”是不可能了,要像百度一样借助东风上天,邹胜龙随即瞄准了互联网下载领域,联合师弟程浩,立即创办迅雷,迅雷即“迅雷不及掩耳”之意,主打“快”!

那个时候,网速慢、网络资源匮乏,很多内容需要下载下来才能流畅观看,下载软件大行其道,网际快车是当时最富盛名的下载工具,几乎霸占了整个网络下载市场,是当时用户装机必备软件,占有80%的市场。迅雷问世后,从网际快车手中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原因无他,唯有更快。

迅雷的胜出离不开技术,邹胜龙是一个技术狂魔,不用微博、不写博客、也很少网上聊天,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迅雷将去中心化的P2P技术优势发扬光大。P2P即Peer to Peer,称为对等连接或对等网络,在互联网上,千万台彼此连接的计算机都处于对等的地位,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既能充当网络的请求者,又能对其他计算机的请求做出响应,提供资源和服务。举个例子,一个人在电脑上可以将一个下载请求同时发给另外10个人,如果请求未得到满足,这10台电脑中每台都可以把请求发送给另外10台,搜索范围指数增长,就近获取下载资源,用户下载速度大大提高。

从2004年开始的三年间,邹胜龙吃住都在公司,推出了29个版本,25天更新一次,仅用一年时间就抢占了40%的市场份额。

盛极一时

2007年,迅雷达到巅峰,有员工说,他刚去迅雷工作时,迅雷只有100台服务器,过了几年超过了两万台,另一位早期员工回忆当时的情景,两眼放光,兴奋的说,中国互联网再也难找出那么有活力的公司了,这种时刻再也回不来了。

迅雷全体上下都对未来充满信心,觉得超越腾讯是一件简单的事,当时更有大批腾讯员工毫不犹豫,离职跳槽到了迅雷,最后马化腾慌了,为了抵御迅雷冲击,腾讯做出了QQ旋风,最后依然败阵,连腾讯都拿当时的迅雷没有办法。

多元化失败

迅雷的日子理应越来越好,但事实恰恰相反,迅雷2014年才在美国上市,目前市值仅为8亿美元,而腾讯帝国市值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曾经如此辉煌的迅雷,为何如此落寞 ?

其实迅雷最大的敌人不是腾讯,而是快速变化的时代和自我固守的态度,当时杂志采访邹胜龙,问迅雷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他回答说,保住市场份额。当时网际快车卷土重来,QQ旋风呼之欲出,他的目标居然不是干掉对手,而是坚壁清野,这也太羊性了吧,面对腾讯扩张,邹胜龙的理念是:守住城池,不要进攻,这是典型的自我保守的人格。

迅雷看看是当时最早的视频网站,是最有可能做大的,当时的版权价格极其便宜,一部电视剧才3000元人民币,邹胜龙认为,视频网站只能靠打广告赚钱,迅雷没必要花那个钱,一念之间,让迅雷错过了视频网站的风口,爱奇艺腾讯视频迅速崛起。

2008年,迅雷收购了火爆一时的光影魔术手,那个时候,美图刚刚出现,而且就是模仿光影魔术手的,但迅雷突然就将团队拆散,项目分流,美图迅速崛起,赴香港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港币。

同样的还有游戏和浏览器,都是做到一半,不做了,浏览器是用户的流量入口,作为下载工具,迅雷沉淀不了什么,用户几乎就是下了就走,浏览器是当时的刚需,如果迅雷做了这个,商业化说不定还顺利一些。

十年前的互联网,搞定一项核心技术,就能满足上亿人的需求,打造出国民级的产品,可以理直气壮地不看腾讯的脸色,不用去公关,不用去买流量,更不用被资本意志裹挟,对于技术宅男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邹胜龙赶上了,这是他的幸运;这个时代快速过去了,这也是他的不幸。

2010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崛起,风险投资打入中国,热钱泛滥,互联网初创企业借助资本跑马圈地,把蛋糕做大,把故事讲足,君不见,贾跃亭把视频,手机,出行,电视,汽车柔和在一起,取名为生态,这套玩法,把迅雷整懵逼了。PC时代,带宽有限,资源难找,迅雷无意是刚需,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资源丰富,速度极快,大家走在线看视频,谁还需要下载?邹胜龙最大的错误是在属于他的时代,把迅雷=下载的理念牢牢锁死,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在一次次的风口前错失转型良机。

其实,何止迅雷没有跟上时代,柯达,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却死也不肯放弃胶卷业务,最后被淘汰出局;诺基亚,无可匹敌的手机之王,死抱着破旧的塞班系统和键盘不放,被苹果和安卓打得尸骨无存;雅虎,曾经比谷歌、苹果牛100倍的巨无霸,一直坚持传统的电邮和广告业务,最后输的一败涂地,被收购之后,连名字都没能保存下来。在互联网界,一条道走到黑是没有用的,只有不断革自己的命,不断创新,才能生存下来。


我是小砝码,专注比A股更好玩的港美股市场 我的公众号(玩赚港美股),欢迎骚扰!

@今日话题 

写完了,喜欢小砝码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透明砝码”,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研究讨论。

全部讨论

沧海金田D2018-05-16 23:39

很像当年的小灵通,属于技术变化过渡期的产物,长期又被技术革新给消灭掉。这一点周鸿祎要高明多了,从杀毒到浏览器到搜索到应用分发,不断进化,最终靠广告变现。两人智商差不多,但企业最终落差如此巨大,个中原因值得思考。

万点哥2018-05-16 21:31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