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pb本来低的,破净可能性就比较小呢?
我在安道全的书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说法:
PB = 市净率 = 现股价 ÷ 净资产,一般越高越好。PB,反映的是一个转债最低下调转股价能到什么程度。可以近似认为,PB越高,其转股价下调的回旋空间就较大,遇到长期熊市,也有可能通过下调转股价等待时机,一旦出现反弹即可提前转股;而PB越低于1,则转股价下调空间越小,甚至为零,从而造成如果触发提前转股,需要的难度就较大;
但是我没有看到他对这段话做出说明性的解释,但是我看到另外一段话加深了我对这二者关系的理解。
“ 转股价下调是转债市场的焦点,也是投资者判断转债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如若没有转股价下调的预期,可转债的市场表现将更弱。在正股走弱的情况下,是否具有转股价下调的可能性是转债市场价格的有力支撑。”
所以这么看来,PB 与下调转股价的关系主要在于,如果该股票本来的 PB 就已经比较低了(比如目前15国盛和17山高的 PB 分别是1.3和1.158),那么这些转债正股价格跌破其每股净资产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小,从而导致转股价向下修正的空间十分有限。
所以,综合来看,我的理解是选择 PB 大的还是小的企业是个两难的选择,PB 小的企业具有股价上升空间,并且相对更便宜,更安全,但是转股价下调空间小,对于可转债价格的支撑不够;PB 大的企业可能股价过高,下跌风险更大,但相对的转股价下调的空间更大,对于可转债价格的支撑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