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重新定义的利空出尽

跟踪范围

1、剩余时间不足3年;(模塑科技/模塑转债0.153年~春秋电子/春秋转债2.992年)

2、正股价格低于强赎触发价。

IRM(投资者关系管理)动态

1、大丰实业:只要大饼足够香,Q1业绩差又如何?

4月12日盘后,大丰实业发布一季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9.23%,然而次日公司股价在开盘下挫后急速拉回,最终收涨4.55%。

不说具体的业绩数据,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快报这事本身就很反常,反常之处有三:

1)从来没发过一季度业绩快报的公司今年选择在一季报发布前先发布业绩快报;

2)公司本可以选择发布业绩预告,却选择了数据更全的业绩快报;

3)今年截至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快报的时点,12家发快报的公司只有公司一家是预减。

种种反常迹象表明公司的这一行为与券商脱不开关系,在业绩快报披露后不久,中信证券浙商证券分别发布研报,从浙商证券的研报看,分析师并未因为这份一季度业绩快报调整营收和利润预测数值,传递乐观信号的意图非常明确,但具体是否如分析师所言的那么乐观,恐怕连分析师自己都不知道。

比中信和浙商更有趣的是开源证券分析师,这位分析师重新定义了“利空出尽”这个词。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看到这份周报估计还以为大丰实业是从高点一路跌下来的,结果却是已然从去年低点上涨超过60%。这里送这位分析师一句话:预测出错不打紧,强行解释最要命。

4月14日,证券日报和证券时报先后发文报导4月13日举行的大丰文体旅新商业战略发布会。个人判断是公司主动邀请了媒体和券商参加发布会,倒不是刻意针对股价而做的市值管理行为。

$大丰实业(SH603081)$ $大丰转债(SH113530)$ 

公司公告

1、东风股份拟作价45,950.88万元收购博盛新材51.06%股份。

此次收购给博盛新材的估值是9亿,相较去年入股时的6亿提高了50%,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给予账面未记录的注册商标权和技术类无形资产一定溢价。

收购方案重新约定了业绩承诺,相较于前次2023年4,750万元、2024年6,000万元的承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今年隔膜行业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供给端新增产能较多,价格竞争势必更加激励,需求端只有储能行业维持较高景气度,当前博盛新材严重依赖比亚迪这个大客户,比亚迪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博盛新材的业绩产生巨大影响。

2、众兴菌业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食用菌市场价格很容易获取,加之Q1本就是销售旺季,而去年同期旺季不旺+私募基金净值大跌,今年Q1业绩大涨其实没什么意外的。

没错,正因为我认为这事儿显而易见,所以我就没参与(去年Q3高温天气炒预期且股价未充分反映,所以选择参与),说好了股市炒预期,怎么到众兴菌业这儿又成了后知后觉呢?而且进入4月以来,金针菇价格一路走低,Q2必然不会有Q1这样的高利润,按常规的周期股走势,经验上说应该提前反映,遗憾的是在没有机构参与的小市值公司上,这条经验好像失效了。

3、亚太股份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中规中矩的Q1表现,营收下降而利润增长,说明公司降本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具体是减少了哪块费用的开支还需要等一季报再详细看,让我现在猜的话估计是财务费用做出了正向贡献,毕竟公司今年的理财额度比去年同期高了不少。

有趣的是,公司已确认Q1营收同比下降,而民生证券和开源证券的最新研报均未对全年营收预测做调整。

4、锦泓集团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Q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都将创造上市以来的新高,股权激励年度目标光是Q1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自2017年收购Teenie Weenie以来,锦泓集团先后经历了耍小聪明而对簿公堂、兜底协议遭监管处罚以及三年疫情,如今各种干扰因素陆续被解决,公司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应对行业竞争,用业绩证明当年的“蛇吞象”收购决策是正确的。

5、大丰实业2023年一季度业绩快报。

具体解读见“IRM(投资者关系管理)动态”。

年度报告

1、东风股份营收37.44亿元,同减1.60%;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减63.15%。

从年报行文看,东风股份的战略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去年的战略是“增烟标、扩药包、加赛道、提估值”(烟标>药包>新能源新材料),今年则变更为“转型提速、重点投入、优化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药包>烟标)。这样的转变反映出公司高层对传统烟标业务的悲观判断以及对转型的迫切心情。

除开烟标、药包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外,公司将乳制品业务全部剥离至体外,新型烟草业务则由其自生自灭,消费投资部分逐步退出,由此可见,公司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是比较匹配的。

目前公司重点推进的项目包括收购博盛新材51.06%股份、博盛新材娄底/盐城基地产线扩建、常州华健高阻隔药品包装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福鑫华康医药包装硬片生产项目、重庆首键年产 120 亿只药用瓶盖+120 亿只药用吸管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和福瑞印刷厂区搬迁,短期内资本性支出将显著增长,很难期待恢复往年高分红的状态。

鉴于当前药包产能远无法满足2024年公司规划,今年或许还能看到公司新的并购计划。

2、物产金轮营收81.54亿元,同减7.89%;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减53.94%。

下游行业不景气,这样的业绩也没啥可奇怪的,重点关注物产中大入主后的变化。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物产中大的思路很明确,动作也很有效率。从负债情况看,新决策层一年时间把短期借款压减了4个亿,资产负债率从33.35%降至24.07%(年报历史新低),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杠杆。

业务方面,从过往的两大业务(纺织梳理器材、不锈钢装饰材料)调整为四大业务(纺织梳理器材、不锈钢装饰材料、特种钢丝、装备制造),新增加的两大业务让公司有了切入汽车产业链的机会。

经营计划相较去年精简了许多。

开拓海外市场是物产中大入住后新提出的一条战略,2022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从3.76%提升至4.98%,与内销的疲弱形成鲜明对比。公司在国内针布市场占据绝对的领先地位,适时考虑出海并无不妥,就看公司具体怎么落地实行。其实在A股市场上有一家不错的公司值得金轮借鉴——主营工业缝纫机的杰克股份,不知道金轮是否会效仿其出海模式。

探索氢能源领域发展机会这条经营计划被保留了下来,但说实话不太清楚物产中大对这块业务的态度,大概率一年内还只能作为概念的形式存在。

$物产金轮(SZ002722)$ 

3、迪贝电气营收10亿元,同减12.09%;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减56.50%。

八个字总结:死守主业,活着就好。

1)下游终端产品主要是冰箱、冰柜、空调,长虹华意占将近70%,丹佛斯20%左右,前两大客户90%左右。同时,最大供应商也是长虹华意,公司赚的是加工费;

2)2021年搬进新厂区后产能有个比较大的提升,后续无大额资本支出计划;

3)发可转债之前几乎没有有息负债,低息用钱建新厂的可能性较大;

4)正股流通盘小容易被操纵(刚上市的时候就有被操纵的历史),不过目前筹码较多的股东没有协同关系;

5)林园仍持有迪贝转债

4、中化岩土营收21.77亿元,同减57.93%;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减124.44%。

岩土的年报只需要看还有多少高风险坏账没计提就行了(恒大还有8,000多万,估计很难收回;延安国资2亿左右,公司接受以房抵债方案,预计会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这部分坏账随时都可能影响利润表,其他的诸如资产注入事项就不用指望公司在年报里透漏任何口风。

5、长信科技营收69.87亿元,同减0.44%;归母净利润6.80亿元,同减24.84%。

机构调研

1、利亚德 4月10日~13日 东吴证券、大成基金、民生加银、群益投资、交银施罗德、信达澳亚2022年年报业绩交流会

2、东风股份 4月11日 中金公司2022年年报业绩交流会

3、大族激光 4月9日 2022年年报业绩交流会

深度研报

正股强赎年化收益率TOP10:

1、国泰君安605.63%(2023年4月18日前不下修)

2、大族激光 194.89%(2023年9月18日前不下修)

3、凯发电气 184.56%

4、节能铁汉 153.86%(距离满足下修条件还有5个交易日)

5、ST起步 140.51%(2023年5月18日前不下修)

6、亚太股份 132.11%(2023年5月28日前不下修)

7、德尔股份 122.38%(未明确是否下修)

8、节能国祯 108.83%(未明确是否下修)

9、大业股份 102.93%(2023年4月22日前不下修)

10、金新农 89.15%(2023年4月1日前不下修)

更多数据及点评详见【每周六更新】临期可转债动态点评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2

全部评论

你的模样99904-18 22:24

赞一个

JacobYEO04-18 17:15

楼主一直都这么认真做功课,不得不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