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内窥镜的国产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28回复:16喜欢:77

医疗内窥镜一直是国产化率最低的细分器械赛道之一,80亿的硬镜市场国产化率在15%左右,50-60亿的软镜市场国产化率更低,不过这两年局面有了显著变化。产业端,硬镜的国产化正在加速推进,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产品力的大幅提升;而软镜的进口替代呈现出慢牛趋势,虽然和奥林巴斯仍有较大差距,但好在国产竞争格局更优。资本市场端,海泰新光和澳华陆续上市,可预见的未来像新光维、欧谱曼迪等后来者也会陆续浮出水面。

整体来看,融合光、机、电、算的内镜技术高地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当然硬镜和软镜的局面大不相同,下面分别进行探讨。

硬镜篇

硬镜领域国产品牌这两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按照业内人士的评价,如果按进口storz的硬镜得100分,优秀的国产硬镜可以达到90分以上,多数国产品牌80分没问题,可见差距在逐渐缩小至医生无法明显感知的范围内,在4K已是各厂家标配的年代,国产硬镜也能满足日常使用。

下面还是简要分析下硬镜的技术,硬镜的核心三大块包括光学镜体、光源模组和成像模组。其中:

1) 光学镜体是门精细活,核心技术包括光学设计、加工、镀膜、封装各环节,产业链分工较明确,行业有专业的镜子供应商,整机厂商一般直接外采。镜子供应商集中在德国,国内仅海泰新光真正实现了突破,其白光镜弱于国外,荧光镜世界领先,可以说海泰新光的崛起也带动了国产硬镜品牌的发展。当然海泰新光上市之后,也想切入下游整机的蛋糕,这需要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变。

2) 光源模组:整机厂商一般也是外采,考验供应链能力。光源对荧光硬镜较为重要(白光的光源方案已经非常成熟),头部厂商会自己开发,和成像模组联动通过算法实现动态控制光源。

3) 成像模组:医疗成像的要求和日常普通成像有非常大的区别,需对临床场景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和积累,因此成像模块也是硬镜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更具体的说就是图像理解深度、算法调节优化。从产业链来看,国内大部分厂家直接采购日本池上的整套解决方案,而Storz、奥林巴斯及少数头部国产厂商会采购基础白光方案(要求供应商开放底层控制),做二次FPGA开发。至于荧光硬镜,则需要在白光成像基础上外加一道荧光,涉及白光和荧光的融合算法,会更难一些,因为这个技术在全球诞生也不超过10年,也给了国产弯道超车的机会,欧谱曼迪就是杰出的代表。3D硬镜涉及两道光路的融合,核心仍然是算法。

以上,有一句类似调侃但又不失道理的总结:做硬镜就是采购几个模块组装下,自己整下图像算法优化。往好的一面看,这体现了内镜产业链的进步,国产的产品力因此实现了大幅提升,加上限制采购进口设备的政策东风,国产硬镜正在快速打进各级别医院,上市公司如迈瑞、开立的硬镜业务都实现快速放量,近两年呈现翻倍式增长(当然也得考虑基数较低)。往不好的一面看,硬镜的创业门槛变低,行业已经进入内卷阶段,产品不比迈瑞、开立差(其实是更好)的非上市公司可以列一排,包括欧谱曼迪、新光维、华诺康等等。未来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得拼综合体系能力,笔者预计经过一轮洗牌之后,建立起渠道和品牌优势的公司将会跑出来,可能不超过3-4家,迈瑞肯定是其中之一。

软镜篇

相比之下,软镜的门槛更高,国产化进程更慢,但竞争格局也更好,无非就是开立和澳华两家,非上市企业暂时没有在商业化上取得成功的。

从技术角度分析,软镜和硬镜最大的差异点也是最难搞的一块在插入管部分。可以直观的想象,软镜的镜子需要具备极佳的操控性,既要方便往里推又要足够柔软,同时还涉及操作手柄的手感。操作手柄要带动前端的弯曲组件要进行一个弯曲,弯曲这一条链路涉及到很多的零部件,舌骨要带动头端,舌骨里面还有各个部件,比如说信号线、光纤、水气管等,操作手柄里面也有各个传动部件间的摩擦,最后这些力加起来传递到医生手上。因此想要做好软镜的镜子,不是一件短频快的事情,不仅涉及很多工艺问题,背后更是产业链和原材料的问题。国内现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最终导致了镜体出现临床反馈的差距。不过随着开立澳华们的技术和资金储备越发雄厚,整机厂家有能力向上游延伸、和供应商合作将产业链培育起来。

除了镜子的差距,国产软镜在图像处理部分也还在追赶阶段,虽然都有特殊光谱的功能,但是毕竟奥巴这么多年算法软件的优化积累,国内公司在细节处理上仍需要打磨。不过图像处理部分我认为软镜和硬镜是一个道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赶超是迟早的事。

以上,给软镜做一个总结:软镜的产业链更绵密繁杂,国产化进程更像是一个长长的坡。从开立的业绩增长能够看出来,软镜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赛道。

关于内窥镜暂且分析这些。除了重复性使用的内镜,这两年一次性内镜成了风口,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问题在于:1)考虑到成本和性能的因素,一次性内镜替代重复性还是远期的事情,目前海外主要在泌尿和支气管领域推广,国内市场培育会更慢些;2)门槛极低,家家都能快速拿证,导致临床需求端尚未起量的同时供给端已经内卷的不行。对于竞争格局差的市场,又回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丛林法则,拼销售、拼成本、拼效率。

$开立医疗(SZ300633)$ $迈瑞医疗(SZ300760)$ $海泰新光(SH688677)$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NTU股魔投资杂记2022-12-09 00:10

不错

四维世界2022-12-03 15:30

可以说说南微吗?

Mr有点忙2022-10-27 18:27

详细专业

巅峰时刻2022-10-26 21:26

祥生医疗也是吧

宇文拓麻2022-10-23 17:01

英术荧光镜效果比海泰好

饱死荷兰豆2022-09-08 15:57

是啊,软镜21年也才50多亿市场;池塘好小

史塔克112022-08-17 22:14

个人认为开立可以长拿,已持有了1年半时间,经历了过山车,但前景很广阔,值得持有

树欲静而风不止xl92022-08-13 10:12

现在170亿,中长期500亿,国内市场

我是5毛2022-08-07 17:18

这个市场比肿瘤、Ct、核磁、B超小多了

英姿的红利小树苗2022-08-07 10:31

总共内窥镜市场才10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