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长期逻辑的再认知

发布于: 雪球转发:286回复:300喜欢:927

8月24日,应雪球邀请做了一次关于福耀玻璃的直播,直播主题是福耀半年报,但我将重点放在了对福耀玻璃长期投资逻辑的重新讨论上,也讨论一些市场的热点问题。下面是直播的回放链接。

《福耀玻璃中报解读兼谈长期投资逻辑的再认知》

这是第三次分析福耀(2017年一次,2018年一次),所以题目是福耀玻璃“长期逻辑的再认知”。我将此视为一次认知的重新整理,也借此机会跟各位朋友交流分享。

本文内容分为:

一、关于穿越的假想段子

二、对半年报的看法

三、汽车玻璃的再认知

四、汽车玻璃行业特点与趋势再讨论

五、福耀玻璃的竞争优势与长期逻辑

六、福耀玻璃的现金流问题

七、FYSAM的相关问题

八、福耀强在哪里

九、福耀为什么强

一、关于穿越的假想段子

我们来做个有趣的思想实验。

假如我穿越10多年到2006年,然后告诉自己,十多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满世界都在用智能手机,手机是最好的生意,地球会诞生第一个万亿美元市值的手机公司,国内也会有几家巨型手机公司,商机无限,千万不要错过——唯独不能说具体标的。

你猜我会去买什么股票?

我想,最可能是〖诺基亚〗。

我甚至可以脑补出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应该买诺基亚:行业龙头、技术雄厚、专利多、现金足、口碑好、粉丝多,移动互联时代最佳标的——诺基亚,10年万亿。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很愚蠢,但站在那个时点,这不是很自然的推理么?

最近两年很流行“赛道”一说,大致想法是从宏观出发,找到一个大趋势,然后再找到趋势下的好赛道,再从好赛道中找到好选手,买入。这个逻辑反过来讲,就是如果一个公司违反大趋势,又或者赛道不够好,就应该尽早卖出。

这个思路有两个问题:

1、宏观分析环节可能会错。识别出一个有变革意义的宏观趋势,还能描绘其演进路径,其实相当困难;赛道分析也可能会出错,当时觉得是好赛道,后来却变成坏赛道——一个变化中的行业尤其容易。

2、即便宏观分析是对的,趋势分析是对的,赛道分析也是对的,但选手也可能选错。很多时候大家所谓的最佳选手,其实就是指龙头选手,而且是规模龙头。然而,我们要选的其实是最懂这个行业的人,而不是现在占据第一宝座的人。有些时候,一个赛道中的最好选手不是龙头、龙二,甚至可能还没开始进入赛道。(想想10多年前的华为、小米)

因而,我对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持有保留态度。这种方法容易在宏观环节犯错,即便分析对了宏观趋势,也很难准确地落地到策略层面(趋势对,人选错)。相反地,价值投资更多是自下而上,先找到那个领域的专家、一流好手,确保这个人是真懂这个行业的,再兼顾谈一点趋势和方向。

所以,如果有投资者凭一两个宏观指标的下行或上行趋势,就认为这个趋势会有决定力量,因而要彻底调转策略方向,我觉得是可以再考虑一下的。

在我看来,如果要否决一个长期持股仓位,更稳妥的否决理由可能是:公司不善于做这个生意;公司丧失了竞争优势;公司文化遭破坏;管理层不道德;我看不懂这个公司;我有更好的机会。又或者,公司估值太过贵了。

二、对中报的看法

福耀半年报让一些投资者有些失望,营收、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都大幅下降,似乎没有体现出预期的业绩稳定性。其中,营收下跌21.06%、股东净利润下跌35.97%

(图1:福耀玻璃-半年报-净利润对比)

(图2:福耀玻璃-半年报-经营现金流对比)

但福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公司,他除了会告诉你业绩变化幅度外,还会“擅作主张”地告诉你应该怎么解读业绩增速,包括这其中哪部分是可比的、哪些是不可比的,你应该如何看待业绩。

这一次福耀给出的解读是:

大致意思是,公司认为业绩其实没有-33.4%那么大的跌幅,主要受两个海外公司(FYSAM、福耀美国)和汇率影响,扣除不可比因素,公司认为实际业绩下滑幅度只有-16.19%。

        
 我将最近几年福耀的业绩增速、修正数据做了个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管理层的眼中,福耀这几年业绩如何。

(图3:福耀近年业绩增速修正情况)

从表格可以发现,最近几年业绩好的时候,管理层告诉你其实没那么好;业绩不好的时候,管理层却告诉你没那么差。作为一种信披材料,这着实帮投资者省了不少事情(当然你也可以怀疑这个数字)。2017-2019年的业绩增速修正后分别为17.52%、0.29%、-7.4%。

作为跟踪福耀有几年的人,我的一个感触是,大家一度很担心的事情,回头看其实没那么重要。比如,2017年的时候大家担心福耀不断海外投资、资本金不断消耗,现金流会不断恶化,但很快福耀美国走出盈利周期,成为新的业绩增长引擎;2018年的时候股民担心福耀成为汇率股、跟着汇率下行,但后来汇率却提供了额外的利润。

很多时候,投资者容易对不变的东西研究太浅,但对变化的东西研究太深,力图抓住频繁变化中的拐点,以求获得利益最大化。这点在机构研究中尤为明显,以至于价值投资做着做着,就变成了基本面趋势投资或宏观指标趋势投资。

作为金融分析,变化的东西很重要;但作为商业分析,不变的东西更重要。我相信,福耀也存在一些不变的因素,把握这些不便的因素能减少我们的思考量,也能更好地理解公司。后面我将用5年前的一份材料来说明。

三、汽车玻璃再认知

1、物理特性:大、重、脆

产品的基础特性会决定企业的商业模式,尤其是那些最本质的物理属性,会伴随商业模式始终。观察汽车玻璃这一产品,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物理特点:大、重、脆。

首先,汽车玻璃面积很大,可以占据一辆汽车表面积的1/3以上。这导致两个影响:第一,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这是外观中无法回避的部分。如果有人要想发明革命性新汽车,很自然就会动玻璃的主意(比如更大的天窗、智能化的玻璃)。第二,又薄又大,增大了它的储存和搬运难度。

 其次,汽车玻璃很重,这提高了运输成本。

 最后,汽车玻璃易碎,这导致生产、储存和运输容易出现损耗。如果管理不善,跑一趟长途搞不好赚的还没损耗和运费多。

2、汽车玻璃的价格特征

 更要命的是,汽车玻璃还有个价格特征:便宜。2015年福耀港股招股书的数据是,福耀平均一平方米玻璃的售价只有130+元,而一些券商研报的2019年数据则是170+元。

(图4:汽车玻璃单位售价)

一辆车能用多少玻璃?国信证券研报的数据是:平均5平方米+。

   

(图5:单车玻璃用量变化趋势)

上述的物理特性(大、重、脆)与价格特征(便宜)叠加后,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印象:这个行业有点麻烦。

汽车玻璃注定是一个短经营半径的行业,公司必须跟着汽车厂跑,哪里有汽车厂就要去哪里投资设厂,这又决定了公司很可能是个重资本、长盈利周期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商业特征下,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损耗,就是经营的核心课题。

3、产品定位:安全部件

在15年的招股书中,福耀将产品的特性定义为【安全部件】,这是一个有趣的视角,这说明汽车玻璃跟一般汽车零件、饰件存在差异,该类产品最大的要求是必须安全——从这个角度出发,很多问题就好理解了。

(图6:15年招股书对竞争的表述)

首先,作为一种安全部件,汽车厂对于玻璃固然有压低价格的想法,但对整车厂来说,更重要的是安全、不出事,即稳定的产品质量。毕竟,一辆整车的玻璃成本也就一千多元,如果为了节省10-20%的成本而更换长期供应商,从而引入了新的质量风险,很可能是不划算的。

汽车玻璃低价,却有潜在重要影响,不出事还好,出事就很麻烦。

其次,作为一种安全部件,汽车玻璃有着长技术认证周期,高进入门槛。福耀证代说的信息是,汽车玻璃的技术认证时间需要1-2年,而铝条的技术认证只有几个月,“低附加值”的玻璃却有更长的技术认证门槛。财通证券研报的说法是,汽车玻璃要获得整车配套订单通常需要耗时3年左右。

另一个信息是,整车厂与玻璃厂签订合同时,会要求“车型退出10-15年后仍需要持续向配件市场供应该产品”,这是一个苛刻的长周期合同,这意味着整车厂必须优先选择10年后还能正常经营的公司。

4、生产特点:【即时供货】是核心能力

作为工业链条上的配角,汽车玻璃的生产必须跟着整车厂走,车厂要多少量就供给多少量,因而生产计划会高度波动、不可预测。如果整车厂突然提高需求,玻璃厂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供货能力。

招股书称,汽车玻璃的供货方式有几个特点:

中标后签订框架协议;

仅规定不具约束力的计划采购量;

每月发出要货计划以及后两个月的预计采购量;

公司要承担无法交货的损失。

不难发现,汽车玻璃的供货方式颇为苛刻,如果无法即时供应会面临压力,“公司要承担无法交货的损失”。因此福耀才会把【即时供应】作为一种核心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能够就近建厂,还要求有很强的生产管理、流程管理、存货管理能力。

(题外话:由于生产计划难以预测,汽车玻璃厂的库存就是个麻烦事,库存多了积压,库存少了不够。但我们可以看下福耀的存货周转天数,基本是逐年下降的,从2000年的165.81天降低到2019年的88.95天)

(图7:历年存货周转天数变化)

四、汽车玻璃行业特点与趋势再讨论

好公司是最强行业分析师。在这一部分,我主要采用了福耀2015年港股招股书的文字,因为这部分可以解答行业分析中大部分问题,投资者实在不需要“舍近求远”,寻找新奇的行业分析逻辑。

1、行业特征

从产品出发,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这个行业的特征:重资本,高资本消耗;低毛利率;长投资周期,长盈利周期;高进入门槛。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业特征。什么叫好行业好赛道?看白酒就知道了,哪怕不是第一梯队的选手,也可以轻松拥有15%-20%+的ROE,低负债、高毛利率。

另一个半开玩笑的观察是,看看BAT和央企们在做什么行业——他们会进入金融、进入房地产,这些都是赚钱凶猛的领域,但没听说他们有兴趣做汽车玻璃。

2、护城河:招股书陈述的4个准入门槛。

 抄自2015年的港股招股书:

1)       生产与销售网络

   很难迅速建立覆盖主要汽车生产基地的生产网络和全面的销售网络是进入汽车玻璃市场的壁垒。生产与销售网络对以最优成本满足新车配套市场客户的供应需求及扩大售后配件汽车玻璃市场的客户量而言至关重要。

2)       生产多功能汽车安全玻璃须符合先进的技术规定。

    玻璃功能的迅速升级加剧了生产商之间的竞争,并对缺乏研发能力的新进入者产生壁垒。此外,汽车玻璃生产商必须符合监管机构严格的技术规定。

3)       资金投入规模。

   建立一条年产能约4百万平方米汽车玻璃的生产线需要投资人民币200百万元。为保证充足及时地供应高质量浮法玻璃以满足汽车玻璃生产需求,汽车玻璃生产商通常在汽车玻璃生产基地附近建立幼稚浮法玻璃生产线,在中国建立一处厂房要投资人民币300百万元。

4)       产品认证

这四个行业准入门槛写得简洁、有力,在五年后依然能够指导投资分析。

3、行业趋势:4大趋势一一应验

在福耀股价创新高后,看好福耀的报告多了起来,但大部分都是对“新”东西感兴趣。

比如,有人将福耀视为特斯拉衍生概念股——特斯拉用了很多玻璃,以后单车玻璃面积会上升;特斯拉的全景天窗很漂亮、更贵,会提升售价(其实特斯拉的天窗玻璃、前后玻璃好像是圣戈班做的)。也有人认为玻璃会更智能化,加上HUD、天线啥的,会带来玻璃更高的单价。

但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哪一种趋势或逻辑,我们都可以在5年前的招股书找到对应描述。

招股书描述汽车玻璃行业有四大趋势:

1)       汽车天窗普及率提升。受消费者对驾驶体验要求的提升所推动,汽车天窗的需求量预计将不断增加。

2)       汽车玻璃用量增长。每车汽车玻璃用量在过去十年间以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未来将会继续增长,主要是由于为扩大视野而增加前挡风玻璃的倾斜度以及汽车天窗的需求量增加

3)       汽车玻璃特性和功能的改善。附带节约能耗、提高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增值特性和功能的智能型玻璃产品(如电(光)控调色玻璃、憎水玻璃和屏显风窗玻璃)将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引用。

4)       汽车玻璃模块化生产的加大。为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并加强质量控制,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对汽车组建模块化生产的需求日益增加。预期这将推动汽车玻璃生产商进一步整合预装配件和注塑包边等增值生产工艺,提高汽车玻璃产品的附加值。

站在2015年看这个四个趋势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现在回头看会发现正在一一实现,而且福耀玻璃也是遵照这四个趋势在做事情。看懂了这个四个趋势,就看懂了福耀这五年在干什么。

一份五年前的信披资料,至今能作为投资分析的重要参考,福耀管理层的水平如何?可见一斑。

(图8:特斯拉的外观)

(图9:单车玻璃使用量)

(图10:福耀官网关于智能化玻璃的介绍)

五、福耀玻璃的竞争优势与长期逻辑

1、坏行业的优等生

(图11:摘自此前2018年写的文章)

2、福耀玻璃的竞争优势

抄招股书:

1)     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商,全球领先生产商中唯一专注于制造汽车玻璃的生产商

2)     完善的国内生产基地战略性布局及稳步的国际扩张

3)     高效的运营效率以及突出的成本优势

4)     与主要汽车制造商之间牢固且长期的合作关系

5)     强大的研发及产品同步研发能力

6)     专注、专业、稳定且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团队,卓越的企业文化及强大而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

体现在财务表现上,就是福耀玻璃在汽车玻璃上拥有了超出同行财务指标:更高的毛利率、更高的ROE、更高的研发投入,多个年度ROE超过15%、甚至达到20%水平。

(图12:汽车玻璃行业毛利率对比)

(图13:汽车玻璃行业研发费用对比)

(图14:福耀玻璃历史ROE数据)

 3、福耀的现金流检测

 我习惯在分析公司时做个现金流检测。简单方法是,将长周期里的经营现金流(CFO)加总,将净利润(NI)加总,然后二者相除(CFO/NI),以此观察公司的盈利质量以及现金流状况。

(图15:福耀玻璃-历史-经营现金流/净利润)

 就理论而言,在足够长的周期里,CFO与NI的总额应该是接近的,即CFO/NI的比值应该趋近于1,即实现的利润都转变为现金流入;更理想的情况是CFO/NI>1,即公司获得了超过经营成果的现金流,这可能说明商业模式优秀,又或者现金流管理良好。

 如果该比值远小于1,则值得投资者多留意,或许是因为现金流管理出问题,或许是商业模式不够好,又或许是报表本身有问题。就我经验而言,很多公司是通不过这个测试的(即CFO/NI<1),甚至还有一批公司连经营现金流总额都是负数,根本就是在毁灭价值。

 (关于这个话题可见旧文《现金流视角看A股:七年,46%股自由现金流为负,504股经营现金流为负,谁是A股现金绞肉机?》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福耀总净利润达到303.16亿元,而经营现金流达到444.41亿元,经营现金流比净利润高出46.6%,现金流状况比许多好赛道的公司要好很多。

(图16:福耀2000年以来经营现金流/净利润)

3、福耀的竞争策略

抄招股书:

六、福耀的现金流问题

一般投资者不喜欢福耀的理由大致有三:1、汽车周期下行,躲开;2、天花板到了,主要体现在在市占率、汽车保有量上;3、现金流波动,即赚钱后又资本支出,导致股东自由现金流有起伏。

 福耀的行业本质决定了,福耀一定是不断做大营收规模,又不断砸钱建厂买设备。

 从下图可以看出,福耀历史上的经营现金流不断增长,但与之相匹配的是“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也在不断增长,导致了福耀的规模越来越大,但股东自由现金流却时高时低,偶尔还来个负数。

(图17:福耀“经营现金流净额”与“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图18:福耀-历史-股权自由现金流)

 我个人对福耀的股东自由现金流(FCFE)做过统计,计算公式是FCFE=CFO-CAPEX+Net borrowing,这是一个粗略计算,算出来的结果跟其他计算方式会有出入,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历年数据如下。

(图19:福耀历年FCFE构成)

 那么资本开支都花到了哪里呢?我做了个资料整理。

(图20:福耀历年资本开支构成)

那么问题来了,福耀这种现金流波动是好还是不好呢?当然是不好,要像白酒那样稳定、不断冲高才最理想。

但我认为需要回到生意角度来理解,如果管理层是为了做规模而做规模,不好;如果这是生意经营实际需要,投入的钱能带来更大的回报,则应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是否一个诚实、能干的管理层。

 起伏不定的现金流影响了对公司的估值。投资者应该如何处理?可能有两个办法。

第一,将现金流做平滑,估算出一个“正常水平”的自由现金流,然后以此为起点来做估值。我在这里是做了N年的平均值,表格如下。

(图21:福耀历史平均FCFE)

这里的考虑是,我们希望在不引入过多成长性的情况下,保守地估计公司的“正常”盈利水平。关键是,我们不能把好年份视为“正常”,也不能将坏年份视为“正常”。

第二,评估你的评估。你是否看懂了公司?确定性有大?你有多大把握?

你越觉得自己看懂了,你就越底气对未来的现金流做一点预判;你越是觉得自己不太懂,就越应该依赖已经实现的历史业绩。

 不论是“好公司”还是“好价格”,都必须建立在“看懂”的基础上,看不懂就无从谈好公司、好价格。如果真看懂了,波动的现金流就不会太过困扰。

当然,不管何时,买入价格都是重要变量。

七、关于FYSAM的几个问题(简略)

1、铝条业务是近年的投资重点

(图22:涉及SAM的投资与资本开支)

2、已完成FYSAM项目整合

3、市场对FYSAM的预期

我个人认为,市场对FYSAM带动业绩增长的“速度”预期过高,又对FYSAM潜在影响的“力度”预期过低。

4、FYSAM是否会成功

我们反过来想想,FYSAM什么情况下会失败?

个人认为,在以下情况下跑到欧洲去并购一个破产企业会增加失败概率:

1、第一次出海,尤其是缺乏海外企业的整合经验;

2、不懂行业,缺乏目标行业的运作经验,不了解行业运作模式;

3、不懂公司,第一次打交道,水深水浅不知;

4、好大喜功,为并购而并购;

5、出价太高;

6、心态上知进不知退;

7、没有业务协同。

从这些角度出发,我个人认为,FYSAM是一个不容易失败的并购项目,做好了会有惊喜,做不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八、福耀强在哪里? 

这部分是属于个人理解,较为个性化,仅供参考。

第一,福耀是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公司。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看清别人不过是智而已,能看清自己才是真的明。在我看来,福耀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公司,他非常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的。

在各个采访中,你不会听到曹德旺夸耀公司是什么大国重器,你只会听到他说自己“混口饭吃”、“小公司”、“只会做这个”,“马云他们的舞台在云端,我的舞台在地上”、“我一般的角色,到一般的舞台去演,只要我演得精彩也会有人看的”。

我相信这种谦虚言辞不是源自一种功利的社交技巧,而是来自他对自我的清晰认知,又或许跟他的佛学修养有点关系。

第二,福耀非常善于控制成本。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福耀的盈利能力除了有外部条件的配合,更多是一点点内部榨出来的,也有朋友曾说福耀的命门是成本控制能力。

第三,福耀对风险很敏感。(这是能力,也是性格)

作为全球汽配链条上的一个小公司,福耀注定要遭受宏观经济波动的折磨,如果缺乏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一个波浪就能把福耀盖死。关注曹德旺的朋友会发现,曹德旺对于宏观经济的风险非常敏感,在2008与2020年的两次经济危机前1-2年,曹德旺都会到处说自己的判断,预判全球经济会出问题。

至此,如果我们将福耀理解为一个很有自知之明、善于成本管控、对风险高度敏感的人,我们就更容易知道他会做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九、福耀为什么强

很多人好奇福耀为什么这么强,别人不赚钱的业务他能做到赚钱。

我提供两个答案,一个是福耀有很强的战略定力,认准一个方向后努力怼,怼到自己最擅长最这个事情,这是【放弃】的智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另一个答案是【不知道】。

在一次业绩报告会上,曾有分析师提问为什么福耀有那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而其他公司做不到?曹德旺的答复很有趣,大意是你想知道啊,我告诉你,我们财务造假。

这种答复很有趣,但也表达了一种态度:我没兴趣跟你说,说了你也不懂。

我的观察是,做投资的人很容易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很懂企业,觉得纸面的数字、指标可以代表一个活生生的公司(就像医生看指标久了,忘了对方是个活生生的人),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容我打个比方,一个长在皇宫的皇帝可以熟读兵书、看很多地图资料,但他必须承认自己是不懂打仗的,必须承认自己其实不懂粮草运输、安营扎寨、行军布阵,如果他觉得自己很懂,很多时候会很麻烦。很大程度上,他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能是选择正确的将军,然后在大原则上把握将军是否正确。

投资者就是那个不懂打仗的皇帝,如果你一定要觉得自己很懂,会很麻烦。投资者可以研究很久福耀玻璃,但别忘了其实我们不懂如何运营一个玻璃工厂,跟别提运营一个美国工厂。

就以福耀的核心能力成本管控来说,几乎每一份年报都提到了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说起来真轻巧,但实际上要怎么做?

下图摘自福耀的内刊《福耀人》,其中有一期是讲他们举行内部创新比赛,鼓励大家创新办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图22:《福耀人》截图)

一个员工的改进主意是,给叉车弄个维护管理系统,扫码就能知道叉车是不是该养护了,这样就能提前维护,减少损耗,不耽误事;一个员工改善了检验台,将搬运玻璃的次数从2次缩减为1次,将下片时间从30秒减少到10秒。

(图23:《福耀人》截图)

这些都是非常具体而琐碎的改进,然而,正是这无数个细节的累加,才会在报表上体现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几个字。其实道理也不难理解,对于工厂这种复杂系统来说,几乎不可能仅凭顶层设计,就让整体效率达到最佳,只能发动所有人一起来做改进(这点在福特的自传就反复阐述)。

这不是一个分析师能够洞察的,但却是一个企业家该做的。

========================分割线======================================

我个人相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藏有一个玄机:股票世界与现实世界,其实是同一个世界,二者必须打破次元壁、合二为一。也即,现实世界中逻辑与股票世界的逻辑,应该是高度一致的,不可能存在两套逻辑。

投资者越能将两个世界融合,就越能把握价值投资的精髓。

在现实中我们如何选择生意合伙人?在股市中就应该如何选择公司。芒格说,不要为你不尊重的人工作,不要卖你不会买的东西,我深以为然。因而我认为,不要投资你不尊重的企业、不要投资你厌恶的的管理层。

我希望跟我尊重的企业家待一起,我也希望投资能赚到钱,前者常体现为选择好公司,后者常体现为买到一个好价格。

如果现实中有曹德旺这样的人跟我合伙做生意,我会非常放心,那也是我的荣幸。但买入价几何?这是我的问题,不是曹德旺的问题。


  @花剌子模之旅    @nilidgnauh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雪球路演  

 $福耀玻璃(SH600660)$    $福耀玻璃(03606)$  

 

 

 

精彩讨论

villike2020-08-28 20:27

研究公司,就是要到这个地步

C4Cire03-16 23:52

我使用计算公式的时候,没那么多复杂的考虑,纯粹是使用了CFA考试中教的计算公式——考了无数次,这是我熟悉的一个计算工具而已。
如果追求粗略的的正确,或者当价值状况很明显(很贵or很便宜),那么就算使用不同角度、不同精确度的工具,观测到的结果应该差不多。
回到问题本身,FCFE是股东自由现金流,代表的是股东能掌控的自由现金流,因此公式里会多一个net borrowing,代表债务融资/债务偿还对股东现金流的影响——该值可正可负,如果是负值,代表现金流净流出、用于偿还债务;如果该值为正,说明股东通过债务融资,掌控了额外的现金流。
相对地,FCFF是公司现金流,在它的计算公式中就没有这一块,因为它要代表公司整体的现金流状况。
另外,在计算资本开支的时候,理论上最好是自己估算出一个“维持公司竞争力、保持合理增长速度”的资本开支,但这个不好算也不好说,所以我没有这么干——理由同上,我觉得如果估值状况足够明显、观测周期足够长,不同精确度看到的应该是相似的结果。
附上一个网上找到的FCFF和FCFE的计算公式。

an生无所息2020-08-28 20:35

分析得很到位,很全面,很有深度。

C4Cire2020-08-29 15:17

一,我没有能力预测股价涨跌,我也不知道会去到几块,估值只能解决是否便宜的问题,无法解决是否会涨的问题,福耀的现金流问题是需要让投资者在估值上多思考一下的;二,略苛刻的估值标准,会形成较好的保护,虽然会因此错过一些机会,但个人建议不要轻易放宽标准;三,好价格确实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就不要轻易放过,不要被一些无法预测的东西打乱阵脚。另外,可以看下福耀港股,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

CHN谁谓路远2020-08-29 15:06

先不说观点,文章写得非常流畅,逻辑清楚。再有非常喜欢开头——回到过去,重新审视诺基亚的例子——绝大多数材料丰富,看似正确严密的推理和预测其实就是光环效应下的简单直觉而已。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