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建材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9回复:205喜欢:207

从去年卖光复星国际集中到金茂以来,已经将近一年对除金茂之外的任何标的都提不起兴趣。直到遇到中国建材。。。。

有关建材的高质量分析文章已经很多,我能写的也就是大概梳理一下我的投资逻辑。

1,建材的宋卫平董事长,在缺少资金和资源的情况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重塑了整个水泥行业。堪称伟大的战略家!何为伟大战略家?就是提出一个伟大的战略,并把他完成。说起来简单,但纵观整个资本市场,能做到的寥寥无几。一个反向的对比就是之前的重仓股复星——复星的口号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不可谓不响亮。执行上呢?惨不忍睹!

2,重塑后的水泥行业迎来了天时地利的最佳时期。水泥这个行业很有意思,它既是最怕竞争的行业,也是最不怕竞争的行业!怕竞争是因为这个东西产品同质化,生产技术含量不高,有钱了谁都能建生产线;不怕竞争是水泥这东西由于保质期的关系所以运输半径很短,只要自己运输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其他区域的水泥厂是无法和你竞争的。而此时的水泥就如同输气管道般垄断的存在。在建材的整合以及国家坚决供给侧改革的双管齐下,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无序竞争的环境得到了根本上的扭转,水泥价格也终于爬出低谷。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说什么水泥已经触顶,我只能深表遗憾,这钱不是你能赚的。

3,很多人质疑建材的报表以及各种运营数据和海螺差距很大,对建材的管理能力担忧。海螺一直都是行业老大,其效率也一直是行业之最。并且这些年来还在持续优化。而建材是半路出家,又是以最快速度整合了最大的产能。其优化时间和优化难道都和海螺不同。就好像一个是已经是全球经济霸主的美国,一个是刚刚建国的中国,此时先进性上是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日后潜力呢?对此我们的着重点应该是趋势。也就是建材的效率和优化是否在提升中。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建材的各项营运指标在逐年的改善中!比如去年的现金流第一次超过海螺。

4,建材巨大的负债和商誉:行业的并购整合如同打仗,重要的是战略而非技术。建材的好几次收购都是不计代价势在必得的,如此方能完成战略要求。比如,一家亏损的水泥厂本身可能不值什么钱,你买了他最后只能炸掉。但是如果不买,这家水泥厂的存在就能可能导致你整个区域的水泥厂都赚不到钱。所以你只能买,而且还得接受别人高价报价。买后付出的代价是负债和商誉,并且表面看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最后换来的是你战略的执行以及整个区域的盈利,甚至可能是最后整个行业的改善。就好比当年融创并购佳兆业绿城失败以及投了乐视,虽然看起来费时费力还亏损巨大,但事实上不仅培育了团队,还给自己创下了巨大的声望,使得融创在之后的并购上一帆风顺。建材也是如此,不计较一城一池,使得被整合方愿意接受自己。建材其他的整合案例很多,这里就点到为止。并且,建材的主要并购都发生在行业的低迷期,那时多出的那点钱事后看都是毛毛雨。这还不算那些隐形的矿山,土地资源等等。所以建材巨额的商誉和负债,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隐藏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好比把最不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之后就全是改善空间。

5,建材今后的成长空间:其实建材是看不到成长尽头的高成长企业。5亿吨的产能还存在不小的优化空间;骨料矿山资源优势还没有得以体现;产服还处在快速成长期;旗下26个研究院三万名科研人员打造的各种新材料的竞争优势等等。

6,建材的股权结构以及旗下企业的管理能力:建材是央企混改的模范典型,宋总也是国内最早提出混改思路并执行到位的企业家。所谓混改就是将央企的资源以及民企的活力效率有效结合。股权配置是一个企业建材占70%,管理层和民营股东占30%。建材是以充分放权以及适当的股权激励来凝聚旗下各个子公司的。事实证明这配置比例可以很好的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所以建材麾下优秀企业云集。

7前面都是定性,稍微来点定量:去年建材净利润80亿,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取得的呢?是在付了120亿利息,归还了100亿出头的负债,计提了100亿的商誉及资产减值,增加了180亿投资支出的情况下。投资支出是为了将来营收增长,商誉和资产损失总有计提完了的时候,负债减少利息也会越来越少。那如果今年建材收入增加一点,减值少计提一点,利息少付一点,那是不是净利润就会有大幅的增加?对于一个6pe的企业,你对它的利润增长要求多高合理呢?还有人觉得建材是国企没有动力释放利润,但你们知不知道宋总当年刚到建材的第一天,就给大家灌输国企要赚钱要盈利的思想?在建材上市后宋总也明确表示过要对投资者负责!

最后,投资建材的初略逻辑构架大概就这么多,继续研究跟踪。

精彩讨论

山行2019-05-15 15:21

3万名研发人员,能开除掉两万五吗?

淡蓝色的极光2019-05-15 15:42

水电站也建设之后负债2000亿,但是建成之后的维护基本是不用开支的,自由现金流基本是比较固定的,可以测算的,毕竟水电长远来说肯定是跟着通胀的。

水泥就不一定了,价格浮动还是比较厉害的,前几年价格低谷,中国建材利润就没有了。毕竟现在中国的基建强度应该算是顶峰了,未来基建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么大的强度,我觉得总体还是存疑的。
当然就和房地产一样,龙头在存量市场里去抢一些小厂的份额提升市占率也还是可以的。
3.5亿吨的销量,水泥提价60元,就能增加200亿的毛利润,那反过来说,要是水泥价格震荡跌个60元呢?那是不是意味着就要亏损了?
举个例子,就像火电一样,前几年都很乐观,结果这两年,电价萎靡而煤成本上升,火电站马上亏损了。

2016,2017汽车连续高增长,长安汽车利润百亿,可是只要行业稍微下滑一点,汽车价格再下滑一点,百亿年利润瞬间变成单季度20亿亏损。
这些年在行业的繁荣期,太乐观,吃了不少亏。
总之,$中国建材(03323)$ 估值是低残的,也不是单条腿走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也带来利好,但是也不能过分乐观。

隔墙家的老王2019-05-15 15:48

一个产能严重过剩、有息负债2000多亿怪胎;还有它的董事长,说是什么最有战略思维的央企负责人,写过什么书来着,还到处演讲!呵呵,我呸!把企业搞成这熊样,没有国企的招牌破产得有几百回吧!我真搞不懂怎么这么多人吹呢?难道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

灰色钻石2019-05-15 17:53

宋志平在中国建材集团里干了一辈子。也能被你这么黑,对国企深深的误解不要紧,但是对中国建材这种央企市营,改革最彻底,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的公司也能这样张口就来的黑。
另外这两年国企管理大幅改善,效率大幅提升,派息大幅增加,这些大家都看不到吗?看不到市场变化,有可能就out 了!

丹书铁券2019-05-15 15:23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