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尊敬叫清仓——中信出版投资小记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2喜欢:4

今天看到年报之后清仓了中信出版,不是因为看到年报利润有大幅度的下滑,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今后恢复到以前的利润,甚至还有持续的成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为什么在获利40%的情况下就将其清仓了?

还是基于对赛道的判断,书籍出版是一个像山岳一样古老的行业,它快速的下降,乃至日薄西山,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让它高歌猛进,持续的快速增长显然是更不现实的。

对这个行业未来10年20年的总体判断,应该是整个赛道持续缓慢的下行或持平。而其中的龙头企业有小幅的微弱的上涨,无论是赛道还是其中的优秀选手,都会有一种壮志难酬空悲切的感受,这是历史使然,也是行业使然。

总体上来说,人类在经历几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人类所接受的信息形式在发生变化,由文字而图片而声音而视频,虽然现在是四者并存,但很明显视频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虽然好的书籍和内容仍然是视频的营养来源,但由于它们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结构的不同,像书籍那种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内容和视频本身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视频只会择其碎片而用之,并不会对整体的出版业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二次三次的利用和增值。简单的说,用点标题就够了,用点概要就够了,用点碎片就够了,用点金句就够了。如果是这样,还要书籍做什么?

人类的第二个变化,就是时间变得稀缺,以前日子缓慢而悠长,人也慢,车也慢,生活也慢,大量的空白时间留给了形而上的阅读和思考。阅读是我们接触更远的生活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获得平行宇宙的体验。

但是现在冗余的是信息,不足的是时间,我们的时间和生活被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碎片,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场景拉动切割,这些东西就像一个个黑洞,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吸入其中。虽然梦醒时分屡屡后悔,觉得时间就如此的被浪费了,但明日依旧。因为有如此多的吸收时间的黑洞,导致的结果是用来做形而上的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变得稀缺,书籍的消耗和消费和时间是成正比的,没有了时间,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书籍了。

第三,就是大家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说的,人工智能如chat GPT,虽然它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所有的内容生产行业是他信息的源头,但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他对知识获取的路径做了新的结构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比如原来我们要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思想,我们可能会买一本讲述他价值投资的书籍,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对话方式来获得相关的知识。我们打开chat GPT,然后问他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当他给出答案之后,我们可能继续问第二个问题——关于价值投资里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在每年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年会当中都有哪些更具体的论述?等到他回答之后,我们可能又会问出第三个问题——在巴菲特的所有投资项目中,你认为有哪几个充分的反映出护城河这一价值投资的思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其实就是一本书,但是是一本在互动状态下重新解构了的书,它既是解构也是结构,这种新的结构效率更高,将原来长达两个星期的阅读变成了20分钟的互动,这是一种新的效率,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它跟书籍的阅读和消费是逆向而行的。

再一次对中信出版表示感谢,持有了两三年的时间,并且本来想作为价值投资的标的,长期的持有下去,但今日将其清仓。

作为读书人,对这个值得尊敬的出版社,心存感恩,对这些优秀的出版人满怀敬意,也希望自己能够以其他的方式支持到人类创造知识的行业。但投资是一件高度理性的事情,所以基于以上原因作出了不知道正确与否的判断,记录一下,日后验证。

再次感恩那些为人类带来知识的书籍和作者,还有勤勤恳恳的出版人们。 谢谢你们。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