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尊敬叫清仓——中信出版投资小记

今天看到年报之后清仓了中信出版,不是因为看到年报利润有大幅度的下滑,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今后恢复到以前的利润,甚至还有持续的成长,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作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为什么在获利40%的情况下就将其清仓了?

还是基于对赛道的判断,书籍出版是一个像山岳一样古老的行业,它快速的下降,乃至日薄西山,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是让它高歌猛进,持续的快速增长显然是更不现实的。

对这个行业未来10年20年的总体判断,应该是整个赛道持续缓慢的下行或持平。而其中的龙头企业有小幅的微弱的上涨,无论是赛道还是其中的优秀选手,都会有一种壮志难酬空悲切的感受,这是历史使然,也是行业使然。

总体上来说,人类在经历几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人类所接受的信息形式在发生变化,由文字而图片而声音而视频,虽然现在是四者并存,但很明显视频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虽然好的书籍和内容仍然是视频的营养来源,但由于它们表现形式的不同,内容结构的不同,像书籍那种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内容和视频本身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视频只会择其碎片而用之,并不会对整体的出版业的内容形成良好的二次三次的利用和增值。简单的说,用点标题就够了,用点概要就够了,用点碎片就够了,用点金句就够了。如果是这样,还要书籍做什么?

人类的第二个变化,就是时间变得稀缺,以前日子缓慢而悠长,人也慢,车也慢,生活也慢,大量的空白时间留给了形而上的阅读和思考。阅读是我们接触更远的生活的一种方式,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获得平行宇宙的体验。

但是现在冗余的是信息,不足的是时间,我们的时间和生活被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碎片,太多的诱惑,太多的场景拉动切割,这些东西就像一个个黑洞,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吸入其中。虽然梦醒时分屡屡后悔,觉得时间就如此的被浪费了,但明日依旧。因为有如此多的吸收时间的黑洞,导致的结果是用来做形而上的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变得稀缺,书籍的消耗和消费和时间是成正比的,没有了时间,自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书籍了。

第三,就是大家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说的,人工智能如chat GPT,虽然它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所有的内容生产行业是他信息的源头,但我们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他对知识获取的路径做了新的结构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比如原来我们要了解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思想,我们可能会买一本讲述他价值投资的书籍,但是现在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对话方式来获得相关的知识。我们打开chat GPT,然后问他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当他给出答案之后,我们可能继续问第二个问题——关于价值投资里的护城河理论,巴菲特在每年伯克希尔哈萨维的年会当中都有哪些更具体的论述?等到他回答之后,我们可能又会问出第三个问题——在巴菲特的所有投资项目中,你认为有哪几个充分的反映出护城河这一价值投资的思想?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其实就是一本书,但是是一本在互动状态下重新解构了的书,它既是解构也是结构,这种新的结构效率更高,将原来长达两个星期的阅读变成了20分钟的互动,这是一种新的效率,也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它跟书籍的阅读和消费是逆向而行的。

再一次对中信出版表示感谢,持有了两三年的时间,并且本来想作为价值投资的标的,长期的持有下去,但今日将其清仓。

作为读书人,对这个值得尊敬的出版社,心存感恩,对这些优秀的出版人满怀敬意,也希望自己能够以其他的方式支持到人类创造知识的行业。但投资是一件高度理性的事情,所以基于以上原因作出了不知道正确与否的判断,记录一下,日后验证。

再次感恩那些为人类带来知识的书籍和作者,还有勤勤恳恳的出版人们。 谢谢你们。

雪球转发:5回复:12喜欢:4

精彩评论

全部评论

潜龙861603-31 19:56

扯蛋

好学中年03-30 16:56

补充几点意见:
1、书籍、图片、声音、视频以及未来还会产生的新的知识储存和传播媒介会长期共存。将时间再拉长一点,很难说谁将跑到最后。书籍有其弱点,但它的优点也是突出的,如给阅读者一种身体和精神的健康体验,这是视频甚至音频都不具备的。
2、ChatGPT等AI的发展对知识产权拥有者有利有弊。从利处讲,如果AI生成的内容复杂了,就难免不触及版权的保护边界,此时对于版权拥有者也许增加的是又一个变现的通道。
3、在人与AI的互动中,提问者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恐怕问不出一针见血的问题;AI的回答也可能会激发提问者阅读文本的兴趣。
4、视频等新传播形式至少目前看来还无法替代书籍对特定人群的吸引力和匹配度,比如儿童,还是需要在阅读中逐渐开启知识的大门。成年人的一部分也会继续深爱阅读,这一部分人哪怕所占比例很小,但其消费能力相对于出版公司的经营体量来说,也是极重要的支撑。
5、面对变化的时代,市场化运营的出版公司也不会坐以待毙,肯定会积极地寻找和适应新的知识传播媒介,只要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不变,新的传播媒介也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知识变现机会。

周末的03-30 14:21

古老的行业,不会快速的增长也不会断崖式下跌,好的书籍会向头部出版社聚集。

金融的大鹅03-30 13:22

祝六爷03-30 12:07

问GPT来学习效率是不高的。因为很多知识是未知的未知。人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知识,怎么问的出问题呢?而且GPT的回答肯定有很多不足,比如问一个关于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学问题,他是用主流的新古典学派来回答呢?还是凯恩斯学派?还是奥地利学派?马克思学派?制度学派?熊彼特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