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看科创板开板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0喜欢:0

下周一科创板就要开板了,现在市场上各种声音都有,有觉得科创板发行估值高,又有50万开户门槛,没什么人炒,得破发的;也有觉得初期标的少,供小于求,能热炒一波的。

咱来回顾一下2009年创业板开板的过程吧,我发现还是有不少相似性的。

创业板开板是2009年10月30日,当时上的28只新股,代码就是从300001到300028。

当时定价也没有市盈率限制,28只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是56倍,现在科创板首批25只平均市盈率是53倍,两者差不多。

当初开创业板权限也有限制,要2年股票交易经验,还要到券商营业部现场办理。在创业板开板前,开通了权限的大概有900万户,在开板后的一周,参与二级市场买卖的只有90万户,占比10%,也就是说当初大部分人也是奔着打新去的,对二级市场买卖大多抱观望情绪。科创板目前开户数更少。是380万户,差不多是当年创业板的40%。

创业板开板前,市场也有很多新闻报道,包括各种担忧和预测。我先截个当时创业板申报时候的新闻标题给大伙看: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然后是创业板快开板之前的各种新闻:

当时的研究员和资深人士是这么分析的:

恍如隔世啊,把创业板三个字换成科创板,放今天好像也没什么违和感对不对?

创业板真的开板之后,走势到底怎么样呢?

10月30日创业板开板,28只新股全部高开,无一破发。那时候首日也没有涨跌停限制,高开后继续上涨,全部触发首次临时停牌。当时规则是较开盘价上涨20%就要首次临时停牌,到50%第二次,注意不是较发行价,而是较开盘价。现在科创板也有类似的规则,是较开盘价上涨30%临时停牌1次,上涨60%再临时停牌1次,每次10分钟。

临时停牌后,很多股票继续冲高,有的又触发了第二次临时停牌。但是到中午,大部分股票在冲高后都有很明显的回落,首日就套了一批高位接盘的人,最后,这28只新股收盘价大多比开盘价略高,但差的并不多。按首日收盘价算,28只新股平均涨了106%。

但是上涨只有一天。因为A股是T+1制度,首日从二级市场上买的人,首日并不能卖,都要到第二天才卖,因此第二天市场的抛压突然增大了很多,有获利的,有割肉的,好些股票都是直接低开,还有的被按在了跌停板上。

创业板一路下跌,在第7天触底,之后从二级市场拿到筹码的游资开始炒作,创业板28股展开了第一波行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平均有40%的涨幅。

我把创业板开板的这28个股票编了个等权重的指数,画了个从11月2日开板第二天,到次年3月份的K线,大家可以感受下节奏。虽然到第二年初,这个指数跌破了新股的开盘价,但距离发行价还远的很,远远没有破发。

随后几波上市的创业板新股,打新的收益都逐渐下降。12月发行的一批,首日涨幅就只有45%,到次年2月的第5批,首日涨幅就下降到了15%。这个很容易理解,一旦市场发现新股上市后涨幅好,IPO的时候就会定价更高,逐步侵吞打新的利润,直到破发后,市场情绪冷下来,再来一个循环。

再说说创业板开板对其他板块的影响。核心的逻辑是,创业板的炒作对相应的板块起到了带动作用。

比如市值风格相近的中小板(黑线),在创业板开板后的这段时间,走势要明显强于沪深300(红线),而且随着创业板的成交活跃,市场上的交易量也被从主板吸引到了中小板这类市值风格上:

当时创业板28股里,行业最集中在医药和计算机,这和当前科创板的情况是一样的。相应的医药(红线)和信息技术(粉线)两大行业指数,相比A股整体(黑线)也都有超额收益:

都说券商受益,但其实在创业板开板时期,券商(红线)除了波动率更大,并没有对A股整体(黑线)出现什么超额收益:

大概就这些了,历史虽然不会简单的重演,但至少可以让我们突破一些思维定式。比如认为市盈率高,打新会破发就属于一个思维定式,虽然不能保证科创板一定不会破发,但至少历史曾经证明,高市盈率->一定破发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

科创板新股卖出时机,从创业板的经验来看,首日开盘卖和首日收盘卖都差不多,中午时候卖最好。这东西看缘分,强求不来,有赚就好,反正我也没中上,预祝中签的小伙伴发财

每日投资记录,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韭菜投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