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女指数看东北和鞍山的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24回复:45喜欢:84

我的老家鞍山老了。回到老家无论是街道上还是公交车上,老年人的数量往往都要多过年轻人。看看公交车上你能看到几个30岁以下的女孩(注意:不需要漂亮与否,只要符合30岁以下就可以),除非是重要的节假日,今天走在鞍山的大街上,很少会看到年轻漂亮的女孩,因为她们大都去了更加繁华的大都市。
越是经济繁荣的地方,年轻漂亮的女孩越多;越是经济萧条的地方,年轻漂亮的女孩越少。用美女多少来衡量经济繁荣程度,应该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似乎可以称其为美女指数或美女经济学。鞍山之老,表现在人口老龄化上。数据反应出来的问题是直观而残酷的。东北地区2017年的中位年龄为44岁,比全国的38岁高6岁,相当于全国2029年的水平。而鞍山在45岁比东北还高1岁,这导致东北养老负担沉重。2015年东北地区企业养老保险抚养比(参保职工与领取养老保险人数之比)为1.55,远低于2.88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为1.79,吉林为1.53,黑龙江为1.33,全国最低。

东北地区城市建设年代早所导致的老龄人口多,只是老龄化程度高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量的年轻人选择逃离东北而造成的年轻人口比例偏低。不但新毕业的东北籍大学生毕业不再回来,一些已经在东北工作的年轻人也大批离开东北。每年鞍山接收的毕业生人数都比4年前高考的人数少一倍以上。东北地区外流人口特点,和其他人口净流出地区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四川、河南等传统人口流出大省,外流人口以农民工为主,但在东北地区的外流人口中,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占相当高的比例。每年鞍山有多少高工辞职到南方,鞍山的医生、教师、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人才成批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素质人口的流失,不仅影响到东北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甚至导致东北的整体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生退化,其修复难度和成本都非常巨大。

东北经济衰退导致人口外流,而人口外流又加重衰退在改革开放初期,除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外,东北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1994年确定的全国16个副省级城市中,东北拥有4席,其3个省的省会都赫然在列,而全国有一多半省会城市并未进入副省级城市的名单。东北在全国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同时,大量国有企业的存在,让东北拥有了全国规模最大、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工人群体。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鞍山等都曾经是让全国人向往的大城市。但这些都已经成为让东北人既骄傲又辛酸的历史。现在的东北,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受年轻人待见和稀罕的地方。东北之老,病根在观念和心态上。

官本位现象在东北三省表现得极为明显。官多是造成官气难改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央巡视组的通报,仅黑龙江一省,超配干部就达1万多人。这还只是根据干部指数查出的问题,如果深究,因人口外流造成干部比例过高的问题更加严重。在一些人口外流严重的地区,原来人口八、九万的县级单位,只剩下三、四万人,但因为行政级别没有改变,干部指数也没有减少。更有甚者如鞍山市明明是辽宁省的一个省辖地级市,书记市长也就是厅级干部,下面就是处级、科级。鞍山非要自己在厅级和处级中间加个局级干部(鞍山市管辖说白了就鞍山自己认配待遇,国家根本不承认),超配了多少干部鞍山曾经有笑话说,在深圳扔下一个砖头,砸到10个人,其中有9个是老板。那么在鞍山扔下一个砖头,砸到10个人,就会有9个是“官”。尽管这种段子不免有些夸张,但还是形象地说明了东北体制僵化的真实原因。

另外,鞍山国有企业的比重在全国最高,鞍钢一家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干部也被看作是官员,由于缺乏指数约束,其超配问题要甚于政府部门。这么高比例的官员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利益和形象,并且其在资源和利益分配中拥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关系复杂的利益共同体。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进行干预,仅靠自我改造机制实现改变,基本没有任何可能性。由“官文化”所衍生的“圈子文化”在东北也极为盛行。办事找熟人是中国的国情,但在鞍山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要干什么事,鞍山人都会习惯性地先问一句“有熟人 吗”,几乎到了不找人寸步难行的地步。在鞍山,穿着打扮是进入某个圈子的标志,也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穿貂皮大衣坐公交车”被称为鞍山一大怪,很多鞍山的女性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买一件貂皮大衣,就是因为觉得没有貂皮大衣,会显得低人一等。“官文化”和“圈子文化”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性,这和年轻人追求平等的理念格格不入。

“买官卖官”的现象,在不同地区都有,但在东北在鞍山已经发展到买卖工作岗位。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当地人普遍认为只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国企,才算是“正式”工作,未来才有保障。因此,买卖各种工作机会就成了一种生意。不同单位的不同工作岗位,根据其未来收益和社会地位不同,都被明码标价。一般来说,一个职位会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不等。在鞍山,找工作差不多完全是靠“拼爹”,所有热门职位基本上都被有权、有钱人家的孩子或亲属垄断了。那些没有社会关系的年轻人,即使是花钱买到了职位,慢慢就会发现,虽然能买到工作,却买不到平等的待遇和机会。自己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在单位里有关系、有背景、有靠山的。凡是提职、加薪等有利益的事情,基本是按关系分配,工作表现只能是参考项。一切以领导为中心在东北发展到极致工作机会的稀缺导致潜规则盛行,年轻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受到极大压抑。年轻人好不容易进入的机关事业单位或是国企,在父母看来是进了保险箱,但其自身的感觉却是被关进了笼子。由于这些单位的工作机会极为难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离职后再找一个类似的工作机会可能性极低。所以,必然是对领导和上司言听计从,否则不但没有升职和加薪的机会,甚至会被穿小鞋,受到排挤和压制。自由是平等的前提,用脚投票是比用手投票更基础的权利,也是更宝贵的权利。

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如果不喜欢一个单位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另外的工作,所以没有人会对上司产生依附和畏惧,反而是领导更担心优秀员工的流失。但在东北中小城市的热门单位中,每走一个员工,可能都意味着管理者又多了一个送人情或者是卖职位发财的机会。除非是上面有更厉害的角色做靠山,很少有人敢得罪领导。因为即使你再理直气壮,也没法面对“一把赢,把把输”的结局。在这一类单位里,潜规则可能比演艺圈里还严重,只是作为普通人不会有意像明星那样公开自己的隐私,也没有受到诸多“娱记”的关注而已。

在鞍山,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大饭店还是小餐馆,都是包间居多,通常大堂会很小,或者是干脆没有大堂。人们都愿意把自己关在相对隐密的包间里,一来是免去碰到熟人相互敬酒买单的麻烦和尴尬,二来是避免“隔壁有耳”,把自己对他人议论听去,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在这种人际关系复杂的熟人社会里,也许不经意间,就得罪了根本得罪不起的人,或者是很好的朋友。先别说经济景气不景气,赚钱的机会多不多,单单是这种社会风气和文化,就难免让人感到压抑和不爽。因此,那些有本事又不堪忍受这种环境的人,大多是远走天涯,到大城市或者是沿海发达地区去寻找自己的事业空间和机会了。

留存鞍山的大概有三类人,第一类是职业或收入非常优越的人,比如官员或企业家;第二类是能力和勇气都不足,不敢到外面闯荡的人;第三类是拖家带口,能力勇气都有,却想走也走不开的人。因此,在鞍山的官场和民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民间的主基调是颓废和失望,觉得既没有钱,也没有权,只能是靠着不多的收入混日子,以前鞍钢效益好市面上还不错,开个饭馆做点小生意还能过的挺滋润的。现在呢一片颓废到处是转让、外兑、招租。而官场的氛围则昂扬向上,觉得和过去相比鞍山已经发展得非常之好。即便是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对于国家和政府也是小菜一碟,很容易就会被解决,报喜不报忧天天千山晚报都是各种高大上总之是正能量杠杠的。如果谁稍微指出当地的一些缺点和问题,就会被认为是“负能量”,受到严厉的指责,甚至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东北病”目前受到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热衷于给东北开药方的人士也不少。最近,有关部门就决定再给东北一大笔银子,数量有1.6万亿元之巨。虽然“东北病”的表象是经济发展乏力,似乎加大投资能够改善其症状,让东北经济能够重振雄风。但如果东北的人文环境不变,即使投入再多钱,不是便宜了既得利益群体,就是养肥了一群懒汉。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让全世界震惊的奇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能够让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潜能的,就是两个字:自由。哪里有了更大自由,哪里就能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自由是深圳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深圳的发展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案例。30多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面对突然涌入的远远超出当地原住民的数十万人口,深圳政府根本没有能力管理。与缺少管理相对应的一个词,就是自由。数万、数十万的年轻人就冲着自由两个字,从四面八方投奔而来。对被单位卡住档案不放的人,深圳给重新建立档案;对因离开生源地拿不到学历证书的大学生,深圳承认其学历。自由给了那些追梦者没有极限的成长空间,华为、万科们在这里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任正非、王石们在这里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家。还有着浓重“官本位”色彩和计划经济色彩的东北,最缺乏的就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基因。而年轻人最崇尚和喜欢的也是自由。金钱既买不来自由,也创造不了自由。创造自由的办法是减少管制,减少管制的前提是大规模削减机构和官员,不过这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在反腐败和改造庞大且惯性强大的官僚机构之间,后者的任务显然更加艰巨。有流动性才有自由,流动性越强,自由度越高。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四大副省级城市形成的哈大经济带,是东北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也是最有希望的地区。除了这4个城市,政府还能不能把鞍山创造成像当初深圳一样的“飞地”,用最少的管制,给创业者以最宽松的环境和最大自由。有了自由,东北经济发展就不会缺乏想象的空间。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哪里年轻人多,哪里就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哪里被年轻人所遗弃,哪里也将被历史所遗弃。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对于创新创业人才,自由和机会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有吸引力的诱惑。什么时候东北城市中飞舞的红裙子多起来,什么时候东北经济的活力就会迸发出来。

$鞍钢股份(SZ000898)$  $聚龙股份(SZ300202)$ $梦网集团(SZ002123)$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本文为本人原创首发于百度贴吧,著作权归本人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彩讨论

假装在投资v2018-08-31 17:06

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jeery_wang2018-08-31 22:29

前几年去鞍山感觉就像一座鬼城,毫无活力,唯一的四星级宾馆连关内的三星都不如,吃饭就是喝酒都特别能吹牛,虽然感觉当地人比较清贫,但都特能装

云间雁客2018-08-31 17:58

自由是繁荣之源,推荐大家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斯米塞的《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huangli874442018-08-31 21:39

东北美女不是没有,而是白天看不到而已,你大半夜到各大夜总会看看,亮瞎你的眼

全部讨论

最后一个Duo头2018-09-28 07:54

卧槽 竟然有老乡

青春易老2018-09-26 22:14

都是大锅饭国有企业闹的!

world1002018-09-24 10:40

博士的壮士断腕只是说说,当年小平改变中国有多难?
其实难不在老百姓,而在上头。

人民群众老刘2018-09-24 10:23

投资不过山海关就是了。

拂晓的晓2018-09-24 08:40

这真是一篇雄文

香山居士飞飞2018-09-24 08:05

完全不可能,经济活动中心从寒带和温带向热带和亚热带移动,从内陆向沿海移动是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不仅仅是某种亚文化盛行的原因。其实,以前的香港,更黑暗,但是,香港也从小渔村成了大都市。

器小则易盈2018-09-09 16:12

现在也就过年回家一次。平时最多回去度个假。东北民风彪悍,思维落后,出去再看已然不适应了。

伟大是熬出来的2018-09-09 09:42

饭店里都是包间,写的很深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