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有多项生物质相关产业列入鼓励类目录,涉及生物天然气、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非粮生物质燃料,以及相关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在内的各项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了生物质能的定位--生物质能不仅是能源,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生物质能利用是关键一环,也为生物质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废农用薄膜等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2022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的通知称,到2025年,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技支撑,试点示范;政策扶持,公众参与。以及大力推进产业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原则是:国家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鼓励开发利用盐碱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今后将具备原料基地作为生物能源行业准入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 国家能源局将积极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实现生物质能电力、液体燃料、燃气和热力等能源的生物原料种植收集、加工销售、利用产业一体化,促进绿色内需经济,构建城镇清洁能源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则认为,大规模地充分利用太阳能,目前还有很多困难,比如要利用太阳能大规模发电,可能一时半会还做不到。他力挺新兴的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而所谓生物质能,就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所以从广义上讲,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占小玲针对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燃料快速发展的趋势,将甲醇和生物质燃料进行有机的耦合与改性,并提前按中国团体标准的要求,先行设计出系列生物改性甲醇燃料技术配方,这种事先行动,将系列生物改性甲醇燃料,作为动力和热力燃烧的普及打好事前基础,更为生物改性甲醇燃料在现有汽车上使用创造有利条件。可见,可再生廉价生物改性甲醇燃料,将有望实现零碳排放。因此,应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