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For Dignity

发布于: 雪球转发:32回复:27喜欢:59
今天一篇关于财务自由的帖子引发热议,由于涉及“有尊严的生活”这一值得探讨的话题,让我想起了自己7年多前的一篇拙作。我平时不大爱写东西,尤其不爱写长文,但凡写一些稍长的文字,都是有感而发,感触至深,引发思索,故写下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思绪,不发表,不与人分享,压在箱底,仅供自己多年后回顾,看看自己的思想有什么变化。黑暗时代的那个帖子及其热议,又触动了我的神经,故借此把多年前的那篇小作捉文另起此帖拿出来表一表,算是参与一下对这个话题的议论,谈谈个人的看法吧。

下面这篇文章写于2006年1月,doc文件记录的最后修改时间是2006年2月1日下午1点20分。引发此文的感触源自之前我与一位同事的一段聊天以及不久的后来我看到的两部法国纪录片。下面将全文照原样贴在下面,由于未经清扫,字面上满是灰尘,故请各位阅读时不要凑得太近,以免呛着您。

===============原文粘贴==============
Live for Dignity

有尊严的生活

一日傍晚忙完工作后,一边收拾业余投资的股票一边与来自香港的一位同事(我们是一家外企的工薪仔)聊起退休后如何生活,颇有感慨。同事在公司的香港分部工作多年,想必积蓄颇丰,业余时间还投资黄金。但说起退休生活,还是略显底气不足:要想退休后过有尊严的生活,单靠现在的工资积蓄和将来的养老金,恐怕是难以为继的;除非从现在开始投资,将来才能靠投资收益保障生活的尊严。

其实,以我们在外企的薪资水平和退休前尚可苟延残喘的年头而言,加之按规定可以获得的社会保障,养老应当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倒是同事所说的“有尊严的生活”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问道:你所期望的有尊严的生活是怎样的。同事答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1、生活起居不必豪宅殿堂但也不能寒舍陋室,日常饮食不必山珍海味但也不能粗茶淡饭,娱乐活动必要即可(比如看个电影或演唱会什么的);2、在基本健康的状态下医得起普通疾病(灾难性的大病多少钱也保不起,只能听天由命);3、每年可以出去旅游一两次。我笑道:你所憧憬的退休生活在其他很多人看来几乎可以说是奢侈的,前两个方面倒还不算非分,每年的旅游绝对算是奢侈的,除非平时尽量省吃节用,或者是像许多老外青年那样的长征式旅游。不过我倒也基本认同他对有尊严的生活所下的定义。

有尊严地拾荒

前不久在法国电影回顾展上看了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的两部纪录片:《拾荒者》及其续篇《两年后》,着实颠覆了我对有“尊严的生活”的认识。2000年拍摄的《拾荒者》是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拣拾”来的:从前在麦田里躬身拣拾收获后掉落的麦穗的农家妇女,成了今天在土豆地里拣拾土豆加工厂倾倒扔弃的土豆的各色人等,然后是各种靠拣拾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为生的人们。

自动收割机挖的土豆被自动装车运到加工厂。在那里,长相规矩个头整齐的土豆被筛选出来,清洗包装后送上超市的货架,而那些长相不规矩个头超常的则被装上大翻斗车成吨地倾倒回土豆田里扔弃,于是就有了拾荒者。在那些奇形怪状的土豆中,有一种是从一个主体分叉长出两个子体的,看上去像个心。导演正是利用了这种心形土豆作为爱的符号,成功地唤起了世人对饥饿问题和对拾荒者的广泛关注,使这部影片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享名载誉,导演也收到了无数观众来信。(我真奇怪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好影片当初为什么没有引进中国公映。)

拾荒者各有各的拾荒原因和目的,有因失业而糊口的,有因反对浪费而喜欢拾荒的,还有纯粹为艺术而拾荒的;拣拾的东西也五花八门,从农田里的土豆到果园菜地里的果蔬,从超市丢弃在垃圾箱里或垃圾收集地上的过期或残次食品到人们在政府指定的街头地点遗弃的家具电器。拾荒者们靠这些垃圾搭建起自己的“家”,维持着没有收入来源的生活。他们当中的一位引起了导演因而也引起了观众的特别注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小伙子看上去三十左右或者还不到,是大学生物学系毕业的,曾在一家研究所当研究助理。失业后在电影院门口卖杂志,但也难以维持生计。镜头中的他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出现在一家超市丢弃商品等待清运的场地,着一身普通而整洁的夹克外套,戴一幅深度眼睛,背着一个干净的蓝色手提式旅行袋(大概装着贩卖的杂志),完全不象人们想象中衣杉褴褛邋里邋遢的拣垃圾者。他一只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一只手在垃圾堆里拣着各种食品,不时弯下腰一边拣一边吃,或者放进塑料袋里带回去。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总是在不停地吃,就这么一路拣着一路吃着,就像是在自助餐厅里边挑选食物边吃,旁若无人。面对摄影机镜头,他一脸坦然,欣然回答导演提出的各种问题(边拣边吃边答),介绍自己拣食食品的选择标准,丝毫没有因为拣食垃圾而低人一格的感觉。比如他特别喜欢拣香菜和绿花椰菜吃,因为富含维生素A,还有其他各种蔬菜瓜果、面包熟食等等,说是为了保持均衡的健康饮食,俨然一副营养学家的生活水准。

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中,他每天晚上都要去一幢非洲移民聚居的大楼,教那些移民(很多也是无业者)学习文化知识,从法语识字教起。这完全是他自发的自愿行为,没有报酬。他认为这些移民既然来了,就必须掌握基本语言和必要的知识才能在新的国家生存下去,而他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理应用来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

《两年后》,导演又去回访他,谈起了这两年生活有什么变化。《拾荒者》这部电影使他出了名,当地的好多人都认识了他,更友善地对待他。影院的老板在影院里为他安排了一些跟观众的交流活动,讨论饥饿和贫困等社会问题,观众们也希望影院老板能给他一份工作。但他还是在影院门口卖他的杂志,只是由于更多人的善意而杂志卖得更好了;在固定的时间,他还是会出现在那个超市的丢弃商品堆放地,一路拣着一路不停地吃着,只是身背的蓝色旅行袋变成红色的了(肯定也是拣来的);晚上他还是去那幢大楼为非裔移民当义务教师。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是他报名参加市里举办的市民马拉松赛活动的情景。他穿着一双从垃圾箱里拣来的很合脚的半新锐步跑鞋,一路跑着一路吃着,一直跑到了终点,……

这些拾荒者让人目瞪口呆,另人难以忘怀。相比之下,我觉得我们许多拿着工资的人一点也不比他生活得更有尊严,至少他们赢得了我和那些关心他们的观众的尊重和钦佩。

==============原文毕============

上面文中提到的两部法国纪录片是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法国电影周期间展映影片中的两部。我是个电影艺术爱好者,这类影展我一般都不会错过。北京有很多真正的电影艺术爱好者,每逢这类学术性影展都会爆满可容数百人的电影资料馆放映大厅。我记得当年的法国电影周上有3部影片影片结束时遭到观众情不自禁的猛烈掌声,其中两部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这两部纪录片,那场景让人想起《天堂影院》。不知道网上能否搜到这两部片子,有兴趣的人应该看一看。

一年后,也就是2007年初,我又因感而发,写了一篇对称的短文,标题是:Die For Dignity,作为前文的姊妹篇,与这里探讨的话题无关,就不献丑了。

全部讨论

滕照阳2013-07-03 09:11

尊严,心灵的自由

望星2013-07-03 08:21

@猪乐乐zyy

微进化ing2013-07-03 07:59

从钱这方面来讲,雪球用户应该有很多自由了,更别提大中华的富豪们、既得利益者、表哥表叔们、房叔房婶们和起夜家们,但绝大多数人真的很贫穷,这也是为啥社会呼唤、渴求正能量的原因了。好文,越多人思考生命价值和啥叫尊严越有希望。

黄智标2013-07-03 07:58

黄智标2013-07-03 07:58

拜读

yu4ever2013-07-03 06:31

好,真好! 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