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的秘密 , 是寻找垄断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5喜欢:43

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关注本号。

行研君说

导语

长期投资的秘密是寻找垄断,因为只有垄断的生意才有可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做到低风险、高回报。

PS:我们运营的备用号 行研资本(ID:report18)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处空间,欢迎大家同时关注!

来源:山河悟微信公众号

近几天看书时看到一段话:越是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回报率越低。这句话背后的道理基本就是常识,也就是我们经常常说的,风险和收益成正比。

可反过来想,有没有可能低风险而高回报呢?在投资中我们努力研究,上至宏观全球经济、地缘政治;中到行业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产业政策;微至公司财务报表、估值对比分析、公司战略、股权结构、股东背景等,所追求的就是相对的低风险而高回报

长期投资一般来说就是寻找价格合理的好的企业,然后与之为伍,长期持有。那么,投资者想要获得 “低风险、高回报” 的前提,自然也就落在了其所持有的公司身上,也就是,寻找商业经营 “低风险、高回报” 的公司。

然而这同样会面临一个常识性问题,既然是低风险高回报的生意,为什么只有某一家或者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商业世界是丛林法则,活下来的没有傻子。既然有这么好的生意怎么可能没人去争、没人去抢?

也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让很多刚出现时候的高利润商品和生意,因为市场竞争者的快速进入,竞争加剧而回归其所在同类行业的均值。

那么,一个生意或者企业,要想在这个高度竞争化的市场中做到长期高于同类生意的利润,必然要有自己的 “独门利器”,而这个 “独门利器” 使之可以将市场竞争者挡在门外,使其想进而不得进。这个 “独门利器” 也就是巴菲特说的 “护城河”。而无论说是 “独门利器” 或者 “护城河”,最终所追求的,也就是使这家企业的这门生意做到垄断。只有获得垄断地位之后,才有可能说这是门低风险高回报的生意。

回顾巴菲特的持仓,无论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美国运通,还是现在开始投资的科技类公司苹果和亚马逊,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个特性。

就以巴菲特最新持仓的爱股苹果为例。苹果虽在个人手机、平板和PC领域称不上垄断,但苹果垄断了全球手机行业的大部分利润。更重要的是,苹果完全垄断iOS、MAC OS和即将诞生的iPad OS系统,苹果的这个系统大家族虽然相对小众,但确实简洁好用,用户口碑好,并拥有全球最好的软件工程师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工作,围绕这个几个系统平台编写优质软件。同时又因为是完全封闭系统,整个系统生态维护得很好,特别是iOS,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领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iOS和安卓的全球市场份额比例大概是15% vs 85%,但实际说安卓占85%有些不公,安卓内部各版本混乱不说,不同厂家又有各自的深度定制版本。而在高端市场,苹果的优势则更加明显。在可预见的未来,iOS系统占比更小甚至逐渐边缘化的可能性不大,除非苹果自己犯大错。

亚马逊则相对更简单。目前亚马逊是美国电商领域的绝对主要力量。根据ComScore的数据,2018年3月,亚马逊以1.015亿独立用户牢牢占据了第一名的位置,第二名沃尔玛的用户数为3910万,eBay为第五名,星巴克为第六名。亚马逊的在线时长超过110亿分钟,其他的应用程序没有一个达到20亿,毫无疑问,亚马逊遥遥领先。同时亚马逊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占比同样不小,并正式运营也才刚刚开始没几年。在欧洲、澳洲、日本、印度等电商平台市场中,亚马逊基本都排在第一或者第二(虽然在中国经营得不太成功)。而光是美国,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64.2亿,同时每年大约还有5个点的增长幅度,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亚马逊的空间还不小,这还不算亚马逊云服务和其他科技产品收入。

另外像微软(垄断桌面系统和办公软件)、谷歌(垄断搜索引擎和安卓系统)等公司,同样形成了垄断。至少从近十年情况来看,他们的利润和市值增长并不亚于苹果和亚马逊。特别是微软,可是到目前为止几乎错过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市值却依旧在过去10年增长了10倍,垄断的力量让大象起舞。

微软近十年股价

既然是寻找垄断,接下来看看哪些情况会产生垄断。

总体而言,通过自由市场竞争而得来的垄断是最好的。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其自身强大竞争力的结果,如上面说到的苹果和亚马逊,另外还比如腾讯和阿里。

而通过自由市场竞争,获得垄断的 “独门利器”,最好的情况就是获得公认的品牌,其次是建立广阔的平台。

以公认品牌为例,可口可乐茅台飞天,这些品牌占据了消费者心智,其市场认可结果甚至无关乎科技含量、同类产品品质对比等。这里会发现一点,这种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品牌,以“无品质标准的消费品” 为最佳,就像可口可乐和茅台飞天,没人能对比和定义,也没有一个一致的可衡量标准来衡量在同类产品里哪个更好喝口感更好。从这个角度讲,纯粹说品牌的坚固程度,或许苹果就不如可口可乐和茅台飞天。这也可以从实际情况来证明,随着近几年安卓系统在系统流畅度、稳定性等用户体验方面的逐渐优化,与iOS的体验差距缩小,iOS的市占率逐渐缩小。甚至出现,在苹果核心优势的高端手机市场,国内被华为挤占、国外被三星和华为挤占的情况。而获得公认品牌垄断的公司的危机,则是品牌价值因为某些原因而受损,这里核心需要去 “感受” 的一个因素,就是消费者口碑。

而广阔平台同样很棒,因为一旦建立起来,在经营过程中不犯大错,其自身是个 “自优化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也就是平台越大、吸引力越强、吸引力更多商家入驻、产品类别更多、吸引更多消费者在平台购物。但平台企业的护城河并非固若金汤,例如美国在有了较为强大的eBay之后还是诞生了更强大的亚马逊,例如中国无论电商还是社交,并阿里腾讯统治之后,甚至大家都开始认为没人能跑出 “BAT丛林”,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其收购之后,却又迅速地窜出拼多多和抖音。归根结底,品牌垄断更偏消费习惯和传统;而平台垄断,更偏技术和商业模式。前者变化慢,后者变化快。

其次是地域垄断的情况。例如房地产行业,好的地段,如市中心、学区房、近地铁、近商圈等这些情况是地域位置本身决定的,获得这些位置的开发商就获得了地域垄断权,这也是为什么评价地产公司,其土地储备的位置是个重要评估项。其次,例如水泥也是地域垄断,其特点是需求分散,一次用量需求不会很大,物流成本相对产品价格而言过高。

另外还有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例如煤炭、钢铁、公路铁路运输等,这些就是资源垄断;而像烟草就是行政垄断。这两类垄断有两个明显特点:一个是一般都会受到价格管控,这就决定了其经营不完全自主;另一个是无其他竞争对手,不像市场竞争获得的垄断和地域垄断,一般都还是有源源不断的竞争对手,而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则是几乎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多数资源垄断本质上也是种行政垄断。

最后总结一下,长期投资的秘密是寻找垄断,因为只有垄断的生意才有可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做到低风险、高回报。而垄断也主要来源几种可能,通过自由市场竞争形成品牌或形成平台、地域垄断、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其各自特点和属性各不相同,从而也导致获得这些垄断地位的公司其商业经营特征差异很大,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其差异而调整研究侧重点。

顺着这个思路,接下来一篇文章分析下垄断程度的问题,以及因为垄断程度的不同,而对企业带来的可能的影响和结果。

——END——

全部讨论

黑旋风20002019-07-16 07:30

这种垃圾文章少看

有容乃大洼则盈2019-07-16 06:57

阿胶似垄断,也有崩溃之时

尼采他叔2019-07-16 06:32

垄断这个同被用烂了,其实林大官人口中的垄断并不是垄断,只是表达的意思还对。

顺势而为--20212019-07-16 00:38

根据你这个选择,十几年前你会买摩托罗拉,诺基亚,雅虎,沃尔玛。而事实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市值不足高峰十分之一,沃尔玛十几年不长了,反而竞争对手costco涨了十几倍,可口可乐的领先优势被百事大幅逼近。那些个分析都是事后诸葛亮,你知道十年后苹果会是啥样子?可乐呢?做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分析全是伪命题,毫无意义。

包租爷2019-07-16 00:03

恒生电子,你用的证券软件的内核都是他的,保险、银行等软件的内核都是他的,国宝级软件,绝对垄断,没有竞争。可惜价格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