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原材料构成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5喜欢:60

4月8日,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正式在智己汽车量产装车,四驱版本续航1000公里,两驱1200公里,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预示着固态电池正式进入电动汽车商业化。从清陶能源半固态电池的原材料配比来分析,成本构成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比重最大,其中正极材料源于当升科技的超高镍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源于翔丰华的高功率石墨(硅碳负极),当升科技和翔丰华将是半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最大受益者。

从材料构成看,1GW半固态电池需要2646吨超高镍正极材料,需要1257吨石墨负极材料,是成本构成中最大的两个环节,而三祥新材的锆使用量只有十几吨,用量非常小。

半固态电池是过度产品,正极采用超高镍材料,负极使用硅碳负极,电解质有三种路线: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

全固态电池是终级产品,正极采用超高镍材料,负极采用金属锂,电解质还是三种路线: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

无论半固态还是全固态电池,业内最无争议的就是正极材料,采用超高镍材料,目前走在最前沿的是当升科技,已经实现了全主流企业的量产供货,是清陶能源、卫蓝、辉能、赣锋等一线固态电池企业的主力供应商。

从最近市场看,固态电池已经成为2024年股市的一个主流赛道,先知先觉的

资金已经大规模进入这个主赛道。

#固态电池概念持续发酵# $当升科技(SZ300073)$ $三祥新材(SH603663)$ $翔丰华(SZ300890)$

全部讨论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 这条路走通了,正极 负极是不是能有一大堆替补。 一定是满世界大干快上。石墨,碳硅,金属正极都不稀罕。 而llzo电解质中的锆,替补非常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个g十几吨,100个g多少吨?
这个增量归谁吃

04-03 06:38

很多人讲逻辑只看其一,当升科技等这些原来就做锂电池的公司即使以后是固态电池的主力军,股价上也涨不过那些跨界进入固态电池而现有业绩稀烂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炒的是增量,是增量!当升们是“新旧替代”,三祥是“净增”,明白了吧?

04-02 17:25

真正受益者难道不是汽车吗?

04-02 17:30

不能看量,要看价值大小。而且还要看谁技术牛逼,是不是会被其他公司取代

04-03 06:39

图片评论

04-03 00:51

铝塑膜无人问津?

04-03 07:04

可拉倒吧,把宁德时代放哪了?这么牛逼的话,宁德时代起码10个跌停板

04-07 12:31

固态电池原材料构成分析

04-03 12:53

今天我卖了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