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09:52 | Android | 转发:0 | 回复:23 | 喜欢:0 |
有很多人质疑通过拉动股市带动财富效应从而解决需求低迷的方法,但却认可过去几年拉动房价带动财富效应的方式。我认为这其实就是双标。 理由很简单,这两种模式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货币扩张营造一种虚假的繁荣从而促进提前消费和透支消费,而股票和房子都只是一个作为载体的金融资产罢了。 有人...
同意,但是很多人都希望08,15的大水牛再来一次,既得利益罢了,他们选择性忘了09,16的经历而已,不过我们国家的充分就业也有问题,体z问题导致就业与生产效率不匹配
我了解过行为金融学,并且我的观点就是基于行为金融学来的:我认可“心理账户”效应,说白了就是账面数字带来的财富效应可以很大程度上带动投资人情绪。其实我全文都是基于这个逻辑来说的:拉动资产价格,营造财富效应,充实心理账户,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终端需求,盘活经济引擎。其实你的观点不也是缺乏信心嘛?但你的解决办法太拐弯抹角了,说是要基于需求匮乏的背景下先保生产,从而保住就业率,进而营造一种市场充满活力的表象,以提振市场对未来的信心。先不说你这种计划性浓厚的手段能否被市场认可和消纳,就算能真正执行下去,最终产生效果都不知道牛年马月了。经济问题如果不考虑时间的代价,还不如不考虑,因为任何经济问题能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步解决,毕竟万物皆周期。但问题是,时间才是真正稀缺的。所以我才会认为,提正市场信心,拉资产价格(这里只能是股市,因为楼市已经没空间了,过去几十年已经承载了太多)就是最简单粗暴,也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