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持有封基的《我是怎么在8年熊市中赚钱的?》学到什么

战略性资产配置 与 战术性选股,还有择时,在中国哪一个更重要?

~~~~~~~~~~~~

十一当天,在雪球上读到@持有封基 的深度好文《我是怎么在8年熊市中赚钱的?》,收获多多。

原文:网页链接{我是怎么在8年熊市中赚钱的? }

- 从2007到2022年,16年近24倍,年化收益IRR22.25%应该战胜了99.99%的投资者。

- 按"持有封基"的计算:8年牛市15.7倍,年化42.23% / 8年熊市也赚了48.6%,年化5.08%

无论牛熊都能赚钱,这个太厉害啦。

认真学习了原贴,对这24倍收益的来源,做了以下几个粗浅归因:

(先把收益表格按年来排列,以更好理解投资策略的变化。去掉华夏大盘,王亚伟离开之后,不可比啦 / 加了一列从2008年开始的收益计算)

~~~~~~~~~~~~

1). 买啥比买哪一个更重要 - “战略性资产配置”SAA中选定股票是决定性的。

持有封基的24倍优异业绩中:16倍是来自于牛市的时期,熊市差不多赚了1.5倍。投资A股,享受牛市的泡沫是24倍的基础。首先要敢于低位进场,才会在后头吃肉。

从资产大类的角度来看,组合的24倍的主要收益,来源还是来自于投资股票市场。

上表中主要品种中的 “封基”,“小市值”和“白马” 的底层资产其实都是股票,在16年里大约有10年还是主要投在股票。

举个例子:如果起点本钱1万块,在2007年没有及时买股票。只晚1年,这16年后的24.89万元,就变成8.89万元。最后的收获相差2.8倍,只因为2007这个组合利用牛市涨了180%。

当然在2008年开始的15年里挣出7.89倍,也是极优秀的业绩,年化15.7%,还是能够战胜99%的基金经理。

先看牛市。看下收益最大的三年:2007年 +180% / 2014年 +72% / 2019年 +55.2%,沪深300同样是最好的3年: 2007 +161% / 2014 +51.7% / 2019 36.3%。组合收益的起伏和沪深300基本同步。

最好的3年涨了 2.80 x 1.72 x 1.55 = 7.49倍。错过这三年的行情,16年的总收获会缩水到(3.32-1)=2.31倍。

再看熊市。16年里股市最差的四年, 2008年 -20% / 2011年 +5.2% / 2018年 -27.4% / 2022年 +1.7%;沪深300 2008 -66% /2011年 -25% / 2018 -25.3% / 2022年 -21.6%。

“持有封基”的防守比进攻更厉害。组合在2011年和2022年逆势取得正收益的关键原因是不搞股票:2011年选择了“债券”,2022年选择了“可转债”。

在16年中,整个组合只有2年赔钱,这个相当了不起。在股票之外,加入可转债等其它资产的一个主要好处,就是减少了整个组合波动。减少了大涨大跌的刺激,持有感受会好得多。

在选定4个资产类别进行投资,比只在股市里搞股票,会在熊市时更赚钱或少亏钱。这个已经在业绩里的体现,但试图完美的板块轮动还是要靠择时运气。即使强如原作者,也错过在2009年的+96.7%的翻倍行情。

2). 买哪一个,可以增加收益 - “战术性的选择”

买那一个呢?在选定“四大金刚”:封基、纯债、分级A、可转债为主要投资领域之后,挑战来自于要在这4个邻域都成为专家,都能选对投资标的。

这16年可以分成2个阶段:

- 从2007年到2016年的“10年10倍”,主要靠封闭基金。2007年入市,选择具有深度折价的“封闭基金”并在牛市时坚持持有, 享受 ”牛市泡沫+封闭基金30+%折价"是“持有封基”获取第1个10年10倍的关键。

- 从2017到2022年的业绩是 “8年2.3倍”,主要靠白马股和可转债。头5年,还是靠股票选股。虽然2018年他赶上了茅台跌停,但2019年的+55.2%和2020年的+36.5%, 同样还是靠白马股的选股。在2018-2020的3年持有白马股,也是跑赢市场的。

错过不再来,封基和分级A已经不在;不熟不要做,要有学习人家的发现特定时期投资机会和持续学习能力。多学习新东西,才敢入手没买过的大类资产。

3). 时机选择 - “择时”在A股还是决定性力量!

第一个关键择时:起点很重要,错过2007这一年,16年24倍的业绩,就会变成15年8.9倍。

第二个关键择时:在2021年,清仓白马股,全仓轮动可转债。即避免近2年的1/3的跌幅,又在2021年取得+42.1%的收益,2022年不亏钱。

有意思的是,除去早期的2007年1.8倍,2014年+72.5%的年收益是最高的,可是主要品种是“债券”。这个估计更大可能是来自2014年的单边大牛市的收获或笔误。

简单讲:要取得翻倍的超额收益,“择时” 在A股还是非常重要。

对大多数没有估值能力的股民,甚至是决定性的。

海外市场所谓成熟理念 “投资组合回报的波动性,有93.6%都是由资产配置决定的。而市场择时和产品选择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在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大多数时候并不适用。

即使大卫·史文森来中国,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标的。再说太多海外基金都不太配置中国资产啦,水土不服啊。

~~~~~~~~~~~~

总结一下:“持有封基”的防守比进攻更厉害。在16年里只有2年亏钱。在16年中有13年跑赢沪深300,也证明惊人的选股能力。

牛市的表现,持有封基的原话是 “其实我在8年牛市中,以年化42.23%的成绩,略微跑输了沪深300指数的44.18%”。在最近的一轮牛市2018-2020,他组合的年终市值是 8.13到17.21,涨了2.1倍。

股市在时间一维是线性发展的,其实不能如原表格那样按年来单独叠加计算牛市和熊市的收益。

牛市和熊市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只要投资股票,就不可能只有牛市,不经历熊市。

持有封基 的 “预估涨跌的概率和赔率,而不是去预估涨跌本身"的策略方法,提高了钝感力,过滤掉很多噪音,但本质上还在猜牛熊再加仓。 给预估加个权重,并不能改变底层逻辑。

~~~~~~~~~~~~

盈亏同源。太过注重在熊市后期挣分红利息钱和保本,大概率会错过牛市开始阶段的凌厉上涨。

完美在不同大类资产中轮动,只能在上帝视角才能实现。

我也猜一把:沪深300连续3年下跌的情况在过去20年还没有出现过

2021年是-5.2%,2022年-21.6%,2023年到现在还是-4.7%。


即使打破历史规律,连续3年下跌,2024年大概率也会是涨的[俏皮]

都到现在这个时候啦,熊市中的应对策略,可能就是“选个好股,简单的持有”。

以时间换空间,安享牛熊🌿

#熊市中的应对策略#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深证成指(SZ399001)$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8

全部讨论

牛意思Lewis10-06 19:23

只是引用数据,按时间一维进行分析,没有做过DD

牛意思Lewis10-03 18:56

过去16年的业绩,@持有封基 可以提供些依据吗?有利于大家复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