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40

  仔细研读了股海十三兄雪球问答总结及理解,请多多指正呀。

一、价值理念

(一)下跌或暴跌不应成为买入股票的理由! 那什么应该成为理由呢? 是低估! 这些话语很简单,但要深刻理解它,需要悟性和阅历。

(二)今日重读格雷厄姆著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只有两点:1、翻译水平不高。2、真理永不过时。现节录《聪明的投资者》第八章某段落内容,与大家分享:
与高价(相对于利润和有形资产价值而言)购买股票的人相比,以这种账价面值为基础而建立股票组合的投资者,可以以更加独立和超然的态度来看待股市的波动。只要所持股票的盈利能力令人满意,他就可以尽可能不去关注股市的变幻奠测。此外,他有时还可以利用这种变幻莫测,来展现自己贱买贵卖的高超技巧。----格雷厄姆

(三)价值不如过去那么便宜,对未来业绩又不是特别又信心的时候,就卖出了。

理解:买卖股票的核心在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低估和高估,而熊牛市、暴涨暴跌只是一个外在表象,二者没有绝对关系。真正的投资者会利用暴涨暴跌的条件,比平时更好地,超然的筛选出心仪的股票。

我选你弃你,与你涨跌无关;我认准你了,就会耐心等待;时间那么长,你的光芒无法被掩盖。

二、常见指标。

(一)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

在股市市值尚未超过GDP的时候,我们大可安心入眠。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对于GDP和股市的关系,“股神”巴菲特曾提出一个判断市场估值高低的原则:市场总市值与GDP之比的高低,反映了市场投资机会和风险度。如果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80%之间,则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报酬。100%时要警惕风险,超过120%时可能会发生泡沫破灭”。

按照巴菲特的解释,总市值与GDP存在某种稳定的关联,是因为资本市场与GDP生产过程处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中,是同一系统中的不同方面,受同一系统这个基础条件的约束,二者必须保持某种稳固的联系,否则就会使系统失恒。另一方面,在一定的GDP生产规模下,一个社会的流动资金和可用来投资的资金是一定的,当这些规模一定的资金都被吸引到了资本市场后,就没有增量资金了,从而无力推升股价了,于是市场的总市值与资金的总规模形成了一种确定的联系。

 

中国股市也有这个规律,但是在量的层面与美国股市有明显的差异,很显然用美国的数据直接套中国是不行的。曾经有一位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一般参数: 低估的位置在50%,顶点的位置应该在120%-150%,中轴位置在75%。

 

当前53/74=71.6%

(二)PB

买入股价低于其净现金余额的股票,这是格雷厄姆先生很喜欢的一种投资方法。但在现今的中国股市,符合这一标准的股票已经非常少了。每逢熊市,股价等于或低于账面价格的股票却常常出现。


成长股投资者不屑于以市净率来对股票进行估值,他们认为高成长企业理应享有更高的溢价,甚至市净率达十几二十倍也是合理估值。事实上,在企业并购或收购操作中,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值是企业股权估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账面价值的折扣进行交易提供了一个安全边际,因为大多数公司至少应该值其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格。如果耐心的投资者系统地购买一些这样的股票,他们终将获利。美国某研究机构研究了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股票长期走势。他们选取了市盈率低于十倍且市净率低于1倍的多支股票,他们发现,长期而言,低市盈率、低市净率股票价格的涨幅远远超过市场指数。


在我所持有的股票中,有相当部分是以低于或等于其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的,它们最终都远远跑赢上证指数。即使买入自己心中的成长股,我也未曾付出比净资产高三倍以上的价钱。这是我进入股市已十五年却未曾亏损的重要原因。

理解:PE和PB都反映了公众的情绪。PB指标是第一等重要的安全边际,1以下最好,一般为2以下,不要超过3。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的筛选,还需要该企业的行业前景、企业的内部经营,及其他的财务指标综合验证。

(四)ROE、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

ROE是速度,净利润增长率是加速度。真正决定一家公司内在价值成长速度的是ROE这个指标,但大部分投资者更关注净利润增长率。任何一家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企业总会有业绩低潮期,企业净利润年年保持增长是不现实的,所以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竞争优势,而非今年或下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因为即使是公司的董事长,都很难准确预测下一年度公司能赚多少钱。

许多投资者很注重企业分红的多寡或股息率的高低,这当然是衡量企业股票价值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多年保持稳定的高净资产收益率的股票才是我们应该首先关注的。一个股票即使股息率很高,分红占年净利润的比例甚至超过一半,而多年平均ROE达不到市场平均水平,那么它依然算不上非常值得投资的股票。多年持续稳定的高分红,促使净资产增长速度减缓,必然会拉高ROE,比如巴菲特投资的喜诗果糖,初期ROE只有25%左右,后期保持高分红,它每年的ROE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但它的实质盈利能力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此外,一些企业在成长阶段,需要足够的资金来发展业务,所以分红比例未必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占领市场制高点,获取更多的利润,让企业稳定快速成长。所以,好的企业应该首先具备高ROE这个优点。

在研究企业时,自由现金流固然十分重要,但大部分投资者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财务数据---净资产增长率(不计融资因素)。它虽然简单,但往往能反映企业账面价值成长的速度。当然,过去不等于未来,但如果过去从没有出色的表现,我又如何相信它会有美好的未来呢。乌鸡变凤凰与绩差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概率是差不多的。

理解:ROE=净利润/净资产,就是单位资产带来的利润,选股重要的指标,与PB结合使用,ROE/PB就是原始股东收益率,一般不低于8%。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若企业多元化,收购兼并会造成该指标上升,但是否为核心竞争力呢?所以,该指标不要绝对的看。

净资产增长率=(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也不要绝对的看,影响因素过多,见下分析。

(五)净资产

前面我说过一个股票的股价如果高于净资产账面价值许多倍,投资者就应该慎重考虑这只股票是否值得以这么高的代价买入。但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是否完全一样呢?
答案是否定的。它们并不完全一致。

净资产账面价值指的是净资产在财务报表上的价值展现,是表示企业资产中扣除负债后属于股东的资产的账面价值。表明的是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累计投入。 而真实价值,我认为可分为两种解释:其一,现有资产净值的真实价值;其二,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

格雷厄姆更注重第一个真实价值。而费雪更注重第二个真实价值。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净资产账面价值与第一个真实价值的比较。事实上它俩经常不一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会计统计方式。

举个例子,某钢铁厂在8年前投入1亿元购买了一批机器设备,理论上这批机器的寿命为20年,所以在会计报表上这批机器每年折旧500万元。使用八年之后,现在从公司会计报表来看,这批机器的价值是10000-8× 500=6000万元,但实际上,这批机器早已过时,不能满足新的生产需求了,如果坚持使用,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可能无人问津。所以必须重新购买新一代的机器设备。如果将旧的机器设备出售,收回的现金很可能只有账面价值6000万元的十分之一---600万元。所以这批机器设备的真实价值应该是600万元,而不是账面价值所示的6000万元。企业的部分固定投资资产及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因采用成本价入账,随着时间的推移,亦会造成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不一致。比如一家房地产公司,在十年前购入的多块地皮(囤地在理论上不可行,但在实际中是可行的)的账面价值与十年前的购买成本价相等,众所周知,按现时土地价格,这部分资产的真实价值至少比账面价值高了好几倍。但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固定投资或者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资产在购买之后遭遇贬值,其真实价值又会比账面价值低了许多。

存货亦会造成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不一致。部分行业比如石油企业储存的存货(主要是石油及石油制成品)是以实际生产成本入账的,而市场销售价却比成本价要高不少,所以这部分存货的真实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而服装企业的存货主要是服装产品,这些产品的消费者追求潮流。如果这部分服装产品在中短期内难以销售出去,在未来也只能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清仓处理。所以这部分存货的真实价值将会远比账面价值低。

此外,企业的应收账款之中,有部分会成为坏账,从而导致企业的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不一致。

如果采用真实价值的第二个定义,即一家企业的真实价值是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贴现,那么对于一家在未来能保持稳定成长的企业而言,其真实价值通常会高于其净资产账面价值。对于一家即将走向衰落甚至破产倒闭的公司来说,其真实价值通常会远低于净资产账面价值。因此,并非所有股价低于净资产账面价值的股票都值得买入。

理解:

净资产反映的是企业的内在价值,但账面净资产与实际的净资产会有区别,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存货、应收账款三大项上,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固定年限均摊,但设别的老化会在某一年集中折旧,存货可能是良性的石油或非良性的快消服装,应收账款存在坏账风险,不一定百分百收回,尤其是银行行业,影响很大。

另外,净资产是股票的账面价值,它是用成本计量的,而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

(六)经营现金流

在大多数时候,这意味着该公司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极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有较大的保障,因为这些经营性现金流量会在以后会计年度逐渐体现为净利润,比如房地产公司的预收款,可能在下一年就会转化为净利润。然而,在某些时候,经营现金流远远大于净利润,也很可能是因为摊销折旧较大,资本开支很少,或许这是公司开始停止业务扩张甚至收缩业务规模的信号。第三种情况是,某些特殊行业,如水电站、风景区等等,经营现金流会经常大于净利润,这是其行业特征导致这种结果。所以,还要结合其它财务数据来分析。我的观点仅供参考,谢谢您的提问。

解释:经营现金流象征着企业的心脏,经营现金流/总资产多控制在10%-25%比较合理,但经营现金流远远大于净利润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以上的三种情况都是反例。

(七)股息率
股息率怎么计算?很多人在计算股息率的时候,用每股分红数额除以现在的股价,得出股息率。但在持股期间,我更喜欢用分红数额除以我的投资额来计算股息率。举个例子,假若我们投资了一笔钱,与很多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公司,一年或者若干年后,公司开始将部分盈利分给大小股东,你必定只能计算出你收到的分红数额与你的投资额之比,因为这才是股东的分红回报率。股东们总不会为了计算股息率而到处打听现在这个公司的股权每股值多少钱吧?我经常这样计算股息率,所以从不觉得中国企业分红太少。比如,我目前所持有的浦发银行,2014年股息率就在10%左右,这意味着当初每一万元的投资额,在2014年就能得到1000元左右的分红回报,随着企业的成长,分红数额会越来越大,当每年的分红数额都超过你的初始投资额时,你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何不多买一些这个优秀企业的股票?

解释: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支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也算是一个小安全边际。其实两种解释方法不矛盾,因为通用的解释目标是企业整体,股海兄的解释目标是个人。

(八)印花税

财政部12月13日公布2016年11月财政收支情况。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当月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51.2%。 证券市场依然很冷,比去年同期还冷。很好!!

解释:印花税是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印花税的降低说明市场越来越淡了!                                            

三、企业分析

(一)格力电器(2016/11)

1、看重净利润增长率的股东,一般希望格力电器多元化,步子跨得越大越好,别说新能源汽车了,即使是格力要养猪、养鸭、种葡萄,闻之者会凫趋雀跃,见之者亦足蹈手舞!佛阻杀佛,人挡杀人。

2、看重净资产收益率的股东,一般希望格力电器继续深耕主业,保持高净资产收益率,股价低谷时回购股票,每年必须多分红,股东利益高于一切!

3、相比新能源汽车,我更看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我认为后者对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4、很好,取消与银隆的婚约,结局如我所愿!祝福格力电器。分手万岁!

启发:

1、企业收购的问题,在于收购的标的是良性资产,同时对主营业务效率的真正提升,反之,事不成反倒更好,避免了后期的拖拉;

2、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高于净利润增长率,即资产的有效利用大于一味投入产生的利润。

3、格力虽然有空调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但已经遇到单一品类天花板(同时美的空调也在逐步蚕食格力)。格力无论集团还是电器搞小家电,也不行;突围的选择做手机做新能源汽车纯属突围,精神可嘉。只可惜事后来看,战略上没有选对,如果像美的收购德国库卡就有核心竞争力提高效率了。

(二)建投能源(2016/11)

1、不要在煤炭价格处于高峰时买入煤矿,不要在煤炭价格处于低潮且逐渐开始走高的时候买入火力发电企业,除非价格特别、非常、极度便宜。建投能源这个价格是不是极度便宜呢?见仁见智了。
2、粗略地看了一下建投能源2015年年报,看到它有着150亿元的固定资产,20余亿元的年净利润。我忽然想起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的年净利润比固定资产还高,美的和格力的年净利与固定资产相差不大。建投能源一旦生意不好,折旧摊销就是一大笔支出吧?
3、建投能源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其实与煤炭价格密切相关,表面上看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其实受制于主要原料的价格波动。这两三年效益很好,不代表着未来依然能保持如此出众的净资产收益率。要知道,当年煤炭价格高企时,这家公司游走在亏损的边缘。
4、如果是计划持有五年,或十年,假若未来5年或10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能达到12%,目前这个价格还算凑合。如果低于12%,这个股票这个价格基本没有投资价值。
5、我过去一直认为平安银行是一家走在悬崖边的银行。这次内部大换血,对平安银行而言,反而很可能是好的开端。当然,我知道很多人觉得这是恶的开始。

启发:

1、考虑到成本影响着行业的周期性。成本开始走高,意味着价格慢慢降低,盈利会越来越差,具备周期性。2011-201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化很大,要持续性。

2、对于重资产投入的企业考虑资产减提,引入净利润/固定资产比率这个指标。没有发现该企业的规律性,2015年是1个亿,2016年是1500万。

3、当日股价约为9元,每股净资产为6.27元,市净率为1.43,文中若10年按照12%的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为8%,勉强合格。

总结: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收入-成本-费用)/净资产;股价=每股净资产*PB;

成本与固定资产折旧对该企业的影响。

(三)建设银行(2016/12)

1、中国银监会公布,国内商业银行2006年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7.09%。银监会称,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6年年末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9.22%。
中国银监会公布,截至2007年12月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7%。
2006年、2007年四大天王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工行  3.6 %    3.2%
农行  23.43%    23.64%
中行  4.04%      3.12%
建行  3.29%     2.6%
再看看那时候的净利润情况,以及股价涨幅,特别是当时剥离不良贷款后上市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尽管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企,但那时候股票市场上没有人关心不良贷款率这个问题,我记得当时股票市场上最流行的观点是人民币升值,中国银行业从此可走向世界,然后市净率和股价不断上涨,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对比一下历史,你是否发现今天的银行走向了另一面,资产质量比过去好得多,但依然不受待见。其实,这个市场总是充满偏见与谎言,人们很少理性地去分析客观事实。

这一个多月,股市下跌的幅度已达百分之三十几,中国股市的参与者普遍感到恐惧和绝望,大量的融资者失去了他们积攒多年的财富,在市场中不断听到股民们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
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将原本应该用于实业生意投资的一小部分资金转入证券账户,并于7月8日和今天上午逐步买入了兴业银行股票。平均成本价为15.9元。

2、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存贷比、净利差、贷款损失准备、核备覆盖率、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占比、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五级分类各级占比、各类型资产占比(含放贷、投资类、存放央行资金占比、存放同业资金占比等等),公司存款的结构(活、定期的比例),非利息收入具体构成、各类贷款方式占比、不良贷款分布情况.............还有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信息。一家银行的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种种色彩,组成了一幅画,是优是劣,由你自己来评判。
我的帖子主要讲述的是“道”与”实盘操作”,相比而言,”术”的方面较少谈及,其实我自己极为注重术,我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企业,而非研究投资理论或投资之道。在战争中,将军或元帅如果连基本的排兵布阵都不懂,就不要谈什么战略了,战略与道只是术的提升,是术的最高级阶段,而术是基础。
好吧,想投资,就拿起年报来读一读吧,不要偷懒哦

3、银行的业绩不够理想,跟经济环境有关,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它们的业绩表现总比经济走势要延后半年至一年时间,人类有个弱点,总认为现今的状况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2007年,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牛市会再持续若干年,2014年之前,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股市将长期在2000点之下运行。牛顿告诉了我们物体运动有惯性,却没有告诉我们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也存在惯性。银行们即使在去年和今年的业绩差强人意,也不意味着这将成为一种常态,这个行业的特征决定了它会比其它许多行业要活得滋润。

启发:

1、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定期查询?

2、银行的业绩表现比经济走势要延后半年至一年时间。

3、各种指标的区间范围合理性要学习。(这块盲区很多,要专门买书梳理银行股,最大的指标在于净息差和不良率)

(四)中信证券

您目前持有的中信证券已占10%的仓位比例,我个人认为不必再继续增持中信证券了。
若每十年统计一次,你会发现券商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2%以下。券商股是强周期性股票,其收益与股市的兴衰息息相关。所以如果遇到2006年、2007年这样的超级大牛市,券商股的涨幅会非常惊人,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所以不要把过多资金买入此类股票。然而,在存在明显安全边际的情况下,有搏一搏的心态,也是情理之中,所以我不反对用一小部分资金持有这种股票,说不定将来会有惊喜。
一个好的投资组合,应该同时兼顾攻、守。其中守为基础。
你问我:“如果是您的话,怎么分配这点资金?”
我的静守己心组合不就是我用自己的真金白银给大家提供的答案吗?

我尊重作者的劳动,写那么长的文章不容易。但作者根本没有深入研究证券公司这个行业。是的,你说得没错,它确实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成长性非常高的行业,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将资金投入证券市场,正如我们国家的城市化一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未来十年内,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我们国家过去过于依赖银行来融资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现在已经意识到过高的杠杆容易引起经济危机,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让证券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证券行业的春天刚刚开始。你说证券行业只是个周期性行业,好,我们来看现实情况:如果查找年报,我们发现即使在2005年--2008年,绝大部分证券公司无论是净资产、总资产,还是综合实力,都在明显增多和增强,即使只看股价,中信证券从2005年5月算起,到股市最低迷时的2008年11月,复权股价也涨了将近十倍。扣除估值差异因素,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在三年半之内也增长了好几倍。这种成长速度,岂是普通的周期性行业所能相比?一些对证券公司业务不太了解的人,动辄喜欢说股市成交量。那我们就来谈股市成交量,我记得2007年股市在高峰的时候,两市日成交量也不过区区几千亿元,而现今,这个还不知是牛是熊的股市,还远谈不上是全民炒股时代的现在,日成交量已突破万亿元。所以不可用过去的眼光来看未来,因为世界是变化着的。当然,我绝不是建议大家现在买入券商股,毕竟它在短期内已经涨了不少。我只是就事论事,分析企业和行业而已。

启发:

证券公司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行业。但同时也是一个成长性非常高的行业,券商股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2%以下,遇到超级大牛市,涨幅会惊人,做好攻守组合。

(五)雅戈尔

很多人误以为我只看PEPB来选股,其实不是。雅戈尔不符合我的选股标准,几个月前读过它的财报,现金流存在问题,步子跨得过大。我不能说这家公司不好,只能说它还没达到我自己定的标准。当然,不排除它在未来成为超级大牛股的可能性。

启发:

现金流存在问题,步子跨得过大。如果一个企业跑马圈地太快,行业一旦变化,容易资金链断裂。如电商对传统百货和3C店的冲击就很大。另外,雅戈尔还要不相关多元化的问题,缺少核心竞争力。买过该品牌西服,产品质量不错,但是销售渠道过于单一,人群定位也过窄。

 

(六)周期性行业

很多投资者都读过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先生的著作,相信对彼得林奇谈及周期行业股票那一段内容有深刻印象,彼得林奇认为:投资周期性行业股票,应该在市盈率高企时买入,市盈率低的时候卖出。

其实我觉得他这个观点并不正确,至少是片面的。因为市盈率高的时候,也可能是这家公司股票价值被高估之时,市盈率低的时候,也可能是这个周期性企业股票低估之时。而且如何定义周期性行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一样的诠释,即使同一个行业,不同的企业盈利状况也可能有天壤之别。在美国,石油行业属于典型周期性行业,盈利是波浪式的,高低起伏。但中国石油企业的盈利即使在行业低潮时也不会很差,甚至比前几年产品高价时还略有增长。在美国,银行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特别大,在经济低潮时,一些银行盈利大减,甚至亏损或破产,但也有部分优秀银行的盈利一直稳步增长,经济周期对其影响非常有限。而中国因为与现在的美国处于不一样的发展阶段,资金依然紧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如果以美国的标准来看,中国的银行就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可是你再翻阅上市银行多年的财报,你会发现中国银行业盈利的增长一直非常稳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彼得林奇先生这个理论会让许多投资者误入歧途。

如果你计算出盈利呈周期性波动的公司在两个完整周期内(通常超过十年)的年平均净利润,再用其当前市值除以平均净利润,所得数值,相信更能帮助你判断目前股价的高低状况,或者可采用更傻瓜式的投资方法,在低市净率时,行业即将迎来好转之前,买入这种公司的股票。上述这两种方法的投资风险会远比机械性地运用上述彼得林奇提出的那个理论买卖这种股票要低得多。

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不可能靠一刀切就能彻底解决一切问题,大师的理论或许只适合他们所处的环境。我认为:任何一个不按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照搬大师理论来指导自己投资行为的投资者,都是现代赵括。

启发:PB/PE与企业价值是否被低估没有绝对的关系,主要还是研究行业前景和公司的价值。

(七)商铺投资

我先谈谈我在商铺投资方面的经验:
很多人喜欢买单价便宜的商铺,但是我会先计算租售比(即总售价与年租价之比),并以此来衡量商铺的价值。我从不认为单价低的商铺价格上升潜力一定大。很多地处偏僻地方的商铺反而很难出租。表面价格便宜,其实非常昂贵。
所以应关注商铺附近的人流量及消费能力,这是重点。假若现在人气不足,那么至少要能看到未来的前景确实是美好的,一定要追求高确定性。此外,尽量不要考虑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区域的商铺。太旧太老的城区,也不建议考虑,因为老旧城区的人口密度会逐渐下降,居住人群会逐渐以低收入阶层为主。
我从不购买大型商业广场、专业市场的2楼或2楼以上的商铺,我更青睐首层商铺,尤其是沿街商铺。大型商业广场将来可能会日落西山,门可罗雀,但街道总会有人流量的。
豪宅附近商铺的售价通常非常高,但未必都值得投资,因为富有阶层的人都拥有汽车,购物和消费的选择面很广,他们的活动半径很大,不一定会在小区的街铺消费。但是,这一规律不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城市和区域。
如果商铺的地面比外面街道要高出半米以上,除非租售比非常低,否则不要购买这种商铺,消费者是很懒惰的,他们懒得多爬几步阶梯。而且从风水上来说,这种商铺有缺陷。
买铺时,你要以商铺小商户、经营者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这样才能选到好商铺。因为只有小商户们的生意好了,商铺租金才能逐渐提高。
商铺与住宅不同,商铺交易的税费率非常高,不适合短炒。所以,不要抱着投机心态来买商铺。

再谈谈你的情况:

其实这算不上一笔好投资。不过,该小区超过10万㎡的建筑面积,入住率如果上升,街道的路面状况得到改善,这个商铺还是会升值的,也能租得出去,但对于租金,不要期望太高。因为该小区所处的区域,较为偏僻,虽说是新开发区域,但南有山阻,北有水挡,单家独户,地理位置有先天不足,而且也不是主要街道,所以很难形成商业氛围。然而,运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说不一定当地政府会将江南的沿江区域规划成饮食娱乐一条街,倘若如此,甚好。

因为我对您的股票投资水平不了解,所以我无法给您提供任何建议。
很多人投资水平不怎么样,却没有自知之明,卖房买股票,结果是满地鸡毛。因为投资股票是否能成功,完全取决于人的投资能力。
若想寻求一种符合中庸之道的解决方法,我认为卖掉此铺,重新找一个好商铺,或许是个好方案。当然,我对具体情况了解有限,所作建议,仅供参考。

启发:

1、租售比。

2、关注商铺附近的人流量及消费能力

3、尽量不要考虑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区域的商铺。太旧太老的城区,也不建议考虑。

4、更青睐首层商铺,尤其是沿街商铺

5、豪宅附近商铺的售价通常非常高,但未必都值得投资,这一规律不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城市和区域。
6
、买铺时,你要以商铺小商户、经营者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7、商铺与住宅不同,商铺交易的税费率非常高,不适合短炒。所以,不要抱着投机心态来买商铺

个人体会:商圈最核心的就是人流量和客层,入住前的调查非常重要,如廉租房,保障房等会影响客单价。另外,阴阳街也会截然不通。最后,选铺的时候,做好人流的模拟,画出来哪些是人群是必经过店的,哪些是有效人群,毕竟店铺选好后人群基本就固定了。

 


全部讨论

凡人的坚持2017-04-01 07:17

写的不错

litchfly2017-03-31 19:10

嗯,这两天仔细读的是雪球;天涯之前看了,只是流水账记了下笔记,理解不深,还没有认真复盘体会。

股海十三年2017-03-31 19:10

你没读我的天涯帖子,所以罚了你的钱。哈哈哈。

股海十三年2017-03-31 19:02

你没读过我的天涯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