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6月销量(34.17万辆)分析比亚迪未来3年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47喜欢:27

$比亚迪(SZ002594)$ 7月1日公布6月销量34.17万辆,较5月多销售1.17万辆,上半年累计销售161.3万辆。年初,比亚迪公布2024年销售目标360万辆,部分券商预测能接近400万辆。即便下半年产能无任何增长,从DM 5发布和下半年刀片电池2发布预期看,下半年每月保持34万辆的销量不是问题,算下来是204万销量,能确保全年365万辆。考虑到6月份南宁基地和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年规划共60万辆,以及7月份泰国生产基地(年15万辆规划)大概率投产。加上国内近一年来新建成基地的产能爬坡,下半年产能还会增长,平均每个月增长2万辆还是很有可能的。如此推算,7月36万,8月38万,9月40万,10月42万,11月44万,12月46万,下半年有望246万辆,全年407万辆。6月26日,我发布了“比亚迪未来3年,保守估值分析”,原文如下:

<—

“目前,比亚迪市值7500亿左右,A股价格254元。本次估值前提:每辆车平均利润1万元(依据:按2023年汽车营收和销售量计算,比亚迪平均每辆车销售16万元,2024年汽车净利率按6%估算。特斯拉目前净利率是5.2%,比亚迪2024年规模远超特斯拉,净利率有望到达6%)。按20~30倍市盈率估算。

2024年:销量400万辆,利润400亿,市值8000亿~1.2万亿。

2025年:销量600万辆,利润600亿,市值1.2万亿~1.8万亿。

2026年:销量800万辆,利润800亿,市值1.6万亿~2.4万亿。

2027年:销量1000万辆,利润1000亿,市值2万亿~3万亿。

总结:如果你现在(2024年7月1日)买入100万元比亚迪,能坚持3年以上,到2027年底,有望变成300万元~400万元。

主要分歧:销量和单车利润能否不低于估算前提。分析:一是随着规模效应以及比亚迪在整车产业链垂直整合、高水平创新优势的逐渐显现,到2027年,实现概率极大。二是这里没有计算比亚迪其他业务,如手机制造、电池、半导体、光伏、云轨等业务,这些能适当弥补这两年单车利润低于估算前提的不足。”

—>

从6月销量及两个新生产基地投产分析,2024年完成400万辆销量是大概率事件。2023年,比亚迪剔除比亚迪电子净利润289亿,全年销售302万辆,单车利润9570元。因此,2024年只要保持2023年单车利润即可。随着规模效应的增加,即便2024比亚迪采取了降价策略,维持2023年单车利润水平应该不是难事。因此,2024年,比亚迪合理估值在8000亿~1.2万亿。

按照上述推算,2025年开年,比亚迪便有每月46万辆左右的产能。即便没有新基地建成,算上乌兹别克斯坦、泰国和南宁基地的爬坡,也能确保全年552万左右的产能和销量。从目前公开资料看,比亚迪未来两年产能规划如下:

1、深圳坪山工厂:规划产能 35万辆,生产汉+唐车型

2、西安基地:规划产能 90万辆,生产秦+宋车型

3、长沙基地(雨花+星沙):规划产能 90万辆,生产海豚+秦车型

4、常州基地:规划产能 40万辆,生产元Plus、海豹、海鸥等海洋生物系列车型。

5、抚州基地(收购原大乘乘用车):规划产能 35万辆,生产海豚车型。

6、济南基地:规划产能 30万辆,综合性基地,拥有半导体、动力电池、整车的制造能力

7、合肥基地:规划产能 132万辆,生产秦、驱逐舰05车型,以及高端零部件。

8、郑州基地:规划产能 100万辆,生产整车、电子加零部件。

9、深汕基地:规划产能60万辆,生产新能源零部件。

10、襄阳基地:规划产能 30万辆。

11、南宁基地:规划产能 30万辆,预计2024年6月建成投产。

海外:泰国15万台。乌兹别克斯坦30万。墨西哥15万台。巴西15万台。匈牙利大约15万。国内外在建和投产总计:762万台。总规划产能高达800万台。这只是截至目前公布的,下半年以及明年大概率还会投入新建工程。

上述大部分会在2025年落地和投产,在2026年实现满产。因此2025年销量达到600万辆,2026年销量达到800万辆是有依据的。至于2027年是否能达到1000万辆产能,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比亚迪销量到达600万辆时,国内部分车企将面临倒闭境地。毕竟国内汽车销量每年是基本不变并略有下降的。2025年比亚迪这新增的200万辆销量是从别的车企中抢来的,意味着其他车企到2025年底时将会至少空出200万辆产能。到2026年底时,又会多空出200万辆产能。谁有可能接收这些产能?比亚迪肯定位列其中,而且这些产能,从工厂到产业链和工人都是现成的。有人可能会说,人家不一定会愿意卖。事实上,地方政府会出面促成交易的,因为牵涉到地方民生和经济发展。从常州基地的接收经验看,半年多便投产,效率比新建基地快的多。

以上是我根据新发生的时事对过往分析的复盘,仅供参考。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检验和总结有助于成长。

全部讨论

算的是挺好的,未来几年有可能按你设想的发展,码子也辛苦了 但想提供下新的思路,也提示下可能的风险(这些年见过雪球上太多按计算器亏惨的了,希望不要乌鸦嘴)。
估值这事很玄学的,长期看市场总是有效的,杀估值和升估值的时候往往有充分的理由,按自己设定的估值框框买卖容易进陷阱。
我是财报数据派,总是在一份好的财报后买入,一份垃圾财报后卖出。除了规模效应可以压低成本以外,其实不用重视他的销量,比较不认可按销量给市值的想法。
我看好的理由是:比亚迪今年一季报21%的毛利率是很棒的;这次DMI5.0在物料成本(BOM)没有提升的前提下做出来卖点(船夫哥说几十个小目标的研发费用摊销起来很少的)。
总之,记得看财报细节,在我这制造业企业很简单,毛利率稳中有升就是好的,承压下降了就卖出。

07-01 23:56

今年400万,明年50%的增幅只要能完成,后面的局面就打开了,但是明年这个50%的增幅难度有点大,目前在20—50万这个车型要发力,竞争太激烈!

25年能在24年的基础上增长50%?也许太乐观了。

07-01 21:02

认可你的估值

计算器按冒烟了

07-09 18:50

你用的生产模型应该还是痛快舒畅2022年发的,他太久没更新了,不过大概是这个估值,今年就看价格战结束之后明年能不能打扫战场,长期千万销量路演迪子也做过,做完市场认不认可,a股能不能起来,就看这几年了

07-03 11:32

生产了全部能卖出去?

有一点我是赞同的你的 就是byd未来的成长主要看海外市场的增长,它目前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也就得益于海外走量多点开花,2c的工业产品能走到这样很不容易,但成也败也,海外市场的特别是2c的海外市场恰恰也是不确定性最高的,鉴于当下的国际形势更会加剧风险预期,所以不要太乐观。再有就是,你统计它跟特斯拉的净利率对比的问题,我没有渠道去求证数据的真实性,但从对比关系上,如果他们有相同或接近的利润率,从常识上我是无法理解的,即使byd的销量远大于tsl的情况下。稍微你找汽车或者汽配行业的从业者可以了解一下,产品优劣不说,从企业运营效率来说tsl绝对是行业的天花板,现在是,未来短期内也是,就相当于手机中的苹果的地位(当然达不到苹果在价值链上那么夸张的支配地位),当然 财务上对净利润的统计可能有其不同的尺度和考虑也是有的,但从通用标准上衡量,二者的净利率很难接近,byd要继续努力些年才行

07-02 08:37

运营车辆,特别是卡车还没发力呢,dm5.0平台出来后,如果卡车换上,物流企业绝对有动力换,成本会大降,纯电卡车物流企业还会犹豫,但是dm5.0的卡车加油很快

07-02 08:30

看完了,傻冒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