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一级市场融资结构变化 - 7月报行业梳理

本文为$青侨阳光(P000385)$ 7月报行业梳理部分节选~

据医保局,2023年前6个月国家医保基金收入1.63万亿、同比增长7.6%,基金支出1.30万亿、同比增长18.2%,期间结余率为20.3%。基金支出仍然维持高增长,暗示终端医疗需求仍在较快释放。不过,6月份医保基金收入的同比增幅有明显回落,需要留意未来医保基金的收入增速能否恢复;如果医保基金的收入增速持续低迷(全社会经济增速持续低迷+政府财政对居民医保的趸交补贴增长放缓),则需要警惕医保局未来通过紧缩政策实现再平衡的压力。

2023年7月28日,渤健Biogen宣布73亿美元收购Reata,获得后者在今年2月获批上市的首款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药物,Nrf2激动剂omaveloxolone。2023年7月17日,诺华宣布5亿美元前期付款+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收购DTx,获得偶联脂肪酸递送神经适应症的siRNA疗法平台。2023年7月26日,teleflex宣布6亿美元前期付款+0.5亿美元潜在付款收购Palette,获得后者用于减少前列腺癌放疗期间放射量的透明质酸间隔器。欧美头部药械企业对新技术公司的收购继续活跃

2023年7月3日,先通医药宣布完成超11亿人民币融资,专业从事放射性药物开发。2023年7月6日,亲合力生物母公司完成数亿人民币B1轮融资,开发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激活的小分子偶联化疗药物。2023年7月10日,炎明生物宣布完成7亿人民币A轮融资,该公司由邵峰院士和邓天敬在2020年共同创立,首款产品尚有望今年进临床。2023年7月21日,迈格松生物宣布完成超1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该公司由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在2022年创立。2023年7月24日,卡本医疗完成超1亿人民币A轮融资,致力开发融合静态CT/MR与动态超声的VENUS多模态影像系统。2023年7月25日,鑫康合生物宣布完成超1亿人民币融资,该公司由董晨院士在2015年创立,首款IL-17/AF单抗已经完成2期临床…… 从融资的频次和规模,我们能感受得到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一级市场融资的明显回暖

但这里的回暖并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呈现与几年前完全不同的结构特性:a、以前是美元融资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主要是人民币融资,可能是科创板大发展后融资企业更偏好人民币基金,也可能是中美博弈加剧背景下美元资本对中国投资热度的迅速冷却;b、以前引领行业的礼来亚洲、启明、弘晖、红杉、高瓴、IDG、奥博等依赖美元资本的投资机构出现频次骤降,同时一批依赖国内资本而兴起的投资机构开始活跃;c、投资方向上,原来最受热捧的“copy-to-china”的赛道型投资思路(美国有个什么赛道出了百亿美金公司、我们在国内赶紧投了类似赛道的公司)持续冷冻,取而代之的新投融资方向明显变得多元,大有百花齐放的迹象;d、在生物科技领域,院士创业或高校教授领衔创业的致力于更原创产品开发的公司,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青睐

在过去几年,很多在前沿科研上做出过杰出工作、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人科学家开始创立自己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并获得了早期资本的强力支持,比如邵峰院士的炎明生物在今年7月完成7亿元A轮融资、王晓东院士的维泰瑞隆去年8月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谢晓亮院士参与的赛纳生物去年8月完成2亿元C+轮融资、饶毅的华毅乐健去年3月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等等,这些公司在产品布局上更趋向于原始创新,它们获得充足的资本支持,或许有助于加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向原始创新的升级进程

雪球转发:9回复:6喜欢:29

全部讨论

雪球资管08-15 16:54

国内医药一级市场融资结构变化$青侨阳光(P000385)$

思远笃定08-14 23:14

转发

平和宁境08-14 18:13

先通,应该是昭衍联营的那家。
江苏先通分子影像科技有限公司、昭衍持股30%,
这也是昭衍新药建设的实验室项目之一,就是无锡放药安评基地。
这么来看,CXO尤其是更前端的CRO,对创新、投资方向,有更加敏锐的嗅觉和直接的感知,昭衍如此,更不用说CXO的投资专业户泰格。

流浪的锤子0108-14 17:48

青侨怎么看中药入医保越来越多

孟马中平08-14 17:31

既都是利空,却解读的如此客观冷静呢。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