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10喜欢:29

行业跟踪与梳理:肿瘤与自勉之外,可能会出大的新增长点。(节选自$青侨阳光(P000385)$ 1月报)

2023年1月6日,卫材和百健联合开发的的Aβ单抗lecanemab获批上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该类别的第二款上市产品。不过与第一款产品(aducanumab)广受质疑并最终退市不同,lecanemab有着坚实的临床数据做支撑,显著减缓认知能力衰退,有机会开启用生物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等退行性神经疾病的全新治疗领域。

2023年1月19日,Intercept宣布FDA已受理奥贝胆酸治疗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报产申请,虽然是老药新用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困扰,但仍然有机会成为首个获批的NASH疗法。2022年12月19日,Madrigal宣布resmetirom 3期临床成功,成为首个3期成功的NASH新分子新用。在此之前,Akero在2022年9月发布的Efruxifermin治疗NASH的2期研究,展现了比前两者更强的临床疗效优势,并因此获得了FDA的BTD认定。

阿尔茨海默病和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类似,都是未满足医疗需求庞大而患者基数众多的大病,一旦实现真正的临床突破,都能创造庞大的增量需求。过去几年,全球生物医药相当比例的资源集中于肿瘤与自免这两大领域。

但未来行业的天平可能会逐渐向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倾斜:一方面,是肿瘤和自免领域的诊疗已经实现长足进步,进一步突破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阿尔茨海默、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等尚无有效疗法的大病领域,已经出现明确的突破信号,加上入胞技术为广大遗传性疾病带来颠覆性革命,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很可能会扛起未来10年生物科技新的增长大旗。

2023.1.23日,和黄医药宣布将呋喹替尼的海外权益授权给武田制药,4亿美元首付款 +7.3亿美元里程金+一定比例销售分成。武田对价较高,或与和黄已经自己投入做了海外3期临床有关,预计2023上半年就能实现美国报产。虽然呋喹替尼未必能成为多么重磅的大药,但在后线结直肠癌等适应症上有着明确的独特价值,为中国新药出海再添一个重量级产品。

2023年1月,朗润旗下的ATLATL飞镖加速器完成数亿美元融资,ATLATL在上海、北京等地运营世界级的共享生物实验室和共享创新中心。2023年1月,金斯瑞旗下的蓬勃生物完成2.24亿美元C轮融资,蓬勃生物从事抗体药物和CGT疗法的CDMO等业务。除了传统的CXO,和典型的创新药企之外,为创新药企提供周边服务的新业务模式,也开始受到资本更多的关注。

全部讨论

危机投资知行合一2023-02-11 20:14

但未来行业的天平可能会逐渐向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倾斜:一方面,是肿瘤和自免领域的诊疗已经实现长足进步,进一步突破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阿尔茨海默、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等尚无有效疗法的大病领域,已经出现明确的突破信号,加上入胞技术为广大遗传性疾病带来颠覆性革命,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很可能会扛起未来10年生物科技新的增长大旗

长期投资92023-02-08 21:19

国内专注于神经领域的公司,可以捡起来看看。这个领域很难,没有积累很难有突破

宓悦2023-02-08 21:10

逻辑的形成是掺不得一点虚,因为虚的那部分早用金钱定好了价,等待着你日后偿还。逻辑形成也很难改变,就像右手改左手一样

别人的方法,我们看到的总是闪耀在追光灯下的,但既是光照,就有阴阳两面,而我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单面,甚至连翻个面都懒得干。现实是一块石头翻过来底下大多是蛆虫,越是大的石头下面藏污纳垢的空间越多。

投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当你向上看时,总有高高在上的人,当你回头看时也总有穷追猛赶的人。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而我们总以为有那么一个山顶,在那个山顶上有老巴,有他的跟班儿们,还有所谓大v。

然而我们要清醒没有一种投资方法是普世的,姓资姓社的口水仗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三大教派加在一块也没能覆盖全球,您能说一个价值投资就能拯救所有股民吗?当你看着遥遥领先的人们,总以为他们站在山定了,事实上他们和你一样,都是赶路人。

大家都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有的人从东坡上,他走的比你早就在先,有的从西坡上他恰好搭了趟顺风车就比你高,有的人从阳坡走因为路上铺好了台阶就走的快,你没必要去较真走那条路是对的,也不要随意切换自己的路线,因为你去了不一定赶早,不一定遇上顺风车,也不一定能找到台阶。所以还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阴坡,虽然荆棘密布,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不要怕没路,走的人多了不就就成了路吗。

看着别人在前,别妄自菲薄,看着有人落下,也别妄自尊大。有人直上云霄,别着急,很多人还没动身,也别窃喜。我们要庆幸在这条路上有那么多人陪伴着,有的默默不语有的滔滔不绝,偶尔打个照面儿,招呼一声,寒暄几句,接着赶路。别认为谁能陪你走一辈子,就像别妄想谁能走到山顶一样。大家都是行路人,是探索投资的行路人,是体验生活的行路人,是感悟生命的行路人网页链接

晨希音2023-02-08 19:28

未来行业的天平可能会逐渐向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倾斜:一方面,是肿瘤和自免领域的诊疗已经实现长足进步,进一步突破的难度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阿尔茨海默、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等尚无有效疗法的大病领域,已经出现明确的突破信号,加上入胞技术为广大遗传性疾病带来颠覆性革命,非肿瘤非自免领域很可能会扛起未来10年生物科技新的增长大旗。#希音医药#

行胜于言1172023-02-08 19:03

//

LukeLawrence2023-02-08 18:53

几年前的时候,就觉得下一个突破可能在神经领域,目前看,可能真的越来越近了

熬鹰2023-02-08 18:48

2023年1月6日,卫材和百健联合开发的的Aβ单抗lecanemab获批上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该类别的第二款上市产品。不过与第一款产品(aducanumab)广受质疑并最终退市不同,lecanemab有着坚实的临床数据做支撑,显著减缓认知能力衰退,有机会开启用生物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等退行性神经疾病的全新治疗领域。

任正实2023-02-08 18:38

生命不止,新需求不断。永远的朝阳行业

平和宁境2023-02-08 17:01

医药创新的中心,早期应该是抗病毒、消炎,后来是慢性病,再然后进入肿瘤、自免时代。
肿瘤、自免,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前,一直都不是医药创新的中心,那时候都是绝症,没药没治,不需要啥医药创新研发,而未来,肿瘤自免,应该也不会一直作为医药创新的最中心。

以降压、降糖为代表的慢性病,是中国特色慢性病,催生了恩必普、泰嘉、阿卡波糖等重磅(其实还包括冠脉支架),未来也可能在降压、降糖/减肥医美、肾病、骨科、心衰等适应症领域出现重磅。

此外,我们我们讲肿瘤自免,主要是讲的医药,创新器械而言,肿瘤、自免,长期以来基本就不在创新的主航道上,创新医疗器械,多数都是心血管为代表的慢性病、骨科、眼科等适应症领域占据主导。

肿瘤自免早就人满药满为患,投资越来越大,回报越来越小。
慢性病、骨科、抑郁等适应症领域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可能更加值得企业创新投入,以及投资者的更多关注。


$微创医疗(00853)$ $信立泰(SZ00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