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六代机AI用的是景嘉微 我怕泄密,删除了$景嘉微(SZ300474)$
之前谈到解放台湾前,最佳策略是先军事解除菲律宾的地缘威胁,协助菲亲中政府执政。原因是不考虑战争成本的话,台岛已经是囊中之物,而在西太平洋上对中国军事威胁最大但又最薄弱的其实是菲律宾群岛。然而,挥师菲律宾只是大戏的序幕。
菲律宾重新大选稳定之后,武统台湾还要放一放。更高的优先级是军事打击琉球群岛上的日美军事目标,登陆琉球群岛,也就是冲绳。琉球国重新建国,新政府与中国形成军事战略互信关系。
琉球自明朝以来就是中国的藩属国,历朝历代接受中央政府册封,与中国保持稳定的政治互信与承认关系。清同治年间,琉球王接受清政府最后一次册封,之后被日本的侵略打断,琉球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流民国家。日本在侵略并非法占领几十年,二战战败后琉球群岛本应该归还中国或由中国托管。奈何常凯申认为“内患”比领土重要,暂时没有接受对琉球的托管。琉球群岛上至今仍生活着十几万琉球本族民众,对日本和美国的压迫非常不满。因此,琉球重新独立的法理完全合理。
驻日美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在冲绳,所以军事战斗要比菲律宾之战更加困难。但优势是琉球的地理面积小得多,同时可充分发挥大陆的战略支援纵深与岸基航空兵、战略部队、侦查力量的火力。至于被动武的理由还不多得是,除了法理琉球本来就是独立国家以外,老蔡即将要去美丽国朝圣,这类事件今后肯定层出不穷。再比如,中国海警船与日本巡逻军舰在海上擦枪走火,动武还需要更好的理由吗?
曾经说过,如果台湾比作中国的脸,菲律宾则是柔软的腹部,那么琉球群岛就是中国的咽喉。战争和对抗拼的是国力、经济与科技,中国最发达的沿海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正好面迎琉球群岛。说句老实话,如果这三省一市被攻击陷于战火,那中国的经济国力就是个大号一些的俄罗斯,或者全国又回归老三线建设那种痛苦。
琉球群岛的岛屿极多,所以进出东海黄海只能通过宫古海峡。锁住琉球群岛,看住门户宫古海峡,就是保住了中国华北华东的咽喉。
在琉球上建立海军基地,核潜艇从一千多公里的岛屿沿线悄然无息直入太平洋深海,海军岸基预警机战斗群在基地起飞后可以再往东牢牢实际控制1500公里的空域海域。
自从日本骑墙派大统领安倍先生被美国刺杀后(只有白痴才会相信刺杀是独立个人事件),日本政坛中间派被彻底清除,亲美好战派再次走上历史舞台。中日之间再无长期和平发展之可能性。军事夺取琉球,即是打击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势力。后果至少有三块,一是促成日本国内政治势力分裂倒戈,军国势力被罢免赶下台;二是日本举国上下不再相信美国能够保护日本,美国在日本本土的控制力式微;三是震慑韩国等美盟友,教他们做人。
那么琉球群岛的解放和独立与景嘉微有何关系?冲绳距中国大陆700公里,军事行动需要局部非常强大的海军与空军硬实力。简单分析一下,在登陆装备方面,071登陆舰及其后续型号继续造,再来20艘。海军的正航、076、1.7万吨新大驱、7000吨新护继续下饺子。海军的歼-35没得说,可能今年服役,几年内批量400架,核黑鱼095也继续生,十条不算多。空军歼-20战前服役数量达到700架,继续脉动呗。
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最新型预警机,特别是海军预警机。空警-500不能上舰,空警-2000虽不落伍,但已经是入役10年的产品,而且是在伊尔-76的进口老平台上。美军3月份已经开始订购E-7A“楔尾”预警机。
如果说在菲律宾一战还能靠突袭美军事存在力量极低的对手,那么琉球战役将是与美日联军面对面硬碰硬的较量。再重申一遍,大国崛起从来没有通过完全和平的方式。美在琉球上聚集了东亚的大部分军力。而战斗的焦点可能就是新型预警机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数量。
从俄乌战争可以看出,有战场态势感知绝对优势的一方牢牢控制战争局面,至今乌军与北约死死地将俄军咬在乌东四州。拼的是什么?拼武器军援吗?不是,没有战场感知与实时决策的先进武器也只是高级活靶子。
新型预警机的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的探测预警功能,升级到包含战斗战役指挥、信息融合的空中指挥决策平台。说简单点儿,以往战斗的指挥部在地面的低下堡垒中,现在战斗的前方指挥部已经迁移到空中,由隐身有人/无人战斗机护航,加油机续油的空中指挥堡垒。
机载雷达、红外的探测能力是新型预警机可以指挥规模战斗群的必要前置条件,空中大数据的智能计算分析能力则更是决定因素。由于战争中数据的复杂与多变性,软件也要经常升级,芯片应用的数量也远远不及民用的数量规模,因此计算芯片不宜采用跑固定系列算法的ASIC芯片,而是应使用GPGPU芯片。
预警机平台就是计算平台,只不过从地面搬到天上,预警机背着个数据中心和数据链接口到处飞。一架预警中的计算阵列可能会集成几百片GPGPU,功耗也非常得高。若要说国内现在谁有能力打造这个军用空中计算平台,也许多半只有景嘉微。我们可以猜猜空警-600与空警-3000的配置,希望它不是FPGA。
图中可能是E-7A部分终端机位
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坐大做强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在新产品初期阶段时有一个营收规模暂时不大但绝对能养活、扩展研发队伍的核心业务。然后,公司再将这个技术核心垂直或水平扩展到更多领域,同时伴随着产品放量。这个扩展阶段就是业绩爆发阶段。
放眼望去,国内其它初创GPU/GPGPU好像欠缺这一必要条件。而走ASIC技术路线的公司与GPGPU虽有竞争,但又有差异化的应用领域,并不完全冲突。景嘉微在军用领域早就GPU产品用于海陆空客户。新产品只是在大数据和AI领域的延续性创新和研发,并且共享宝贵的软件生态。同样的,在大型舰艇上,尤其是指挥职能的舰艇上,景嘉微的新AI核心计算平台也将能够满足客户需求。陆地上更不用说。
可见,地数空算可能是景嘉微将来业绩爆发的起点。而这家的核心与生态在民用行业,更是坡长雪厚的赛道。高科技公司,指望暴富赚钱是不行的。若没有十年、二十年沉淀的,那些是属于交易性公司。科学技术部的再次成立,就是清除科技交易性公司存在土壤。
$景嘉微(SZ300474)$ $中航电测(SZ300114)$ $拼多多(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