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解下paul wu 的履历吧,核心产品研发和他没什么关系,到科沃斯主要贡献是梳理研发制度和流程。
科沃斯电机由其子公司苏州凯航电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自研电机软件控制算法,自研电机硬件控制器。其中包括超高速电机高级FOC控制算法软件。高性能电机研发之于电气产品,就像涡扇发动机研发之于五代战机和商用大飞机,有自己的研发节奏,不能跟随商业产品的应用开发节奏走。一定是提前两代时间。网上那些说某觅是行业第一个自研高速电机的就是宣传公关鬼话,看看子公司苏州凯航经营了多少年,最近又把凯航剩余10%的股权全部收购。
激光雷达由子公司氪见科技自主研发生产。采用非滑环式的光磁融合技术,实现为旋转子系统无线供电和无线信号传输。大大增加了器件使用寿命,以前随着使用时长增加精度衰减的顽疾也完美解决。自研自产雷达的商业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场景叠加轻微设计修改,比如其中之一减少或增加雷达扫描线束,就可以很好地适配K1、M1,以及将来的新品,上市迭代起来非常快。而如果外购供应商的话就是两款零部件,采购成本陡然上升。
科沃斯在X1和OMNI家族系列采用旭日3.0大算力机器学习芯片,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出品,其实是一块真正的高等级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能力在地平线的征程2芯片之上,只不过减少了部分汽车功能安全FS设计,因为毕竟不是用于1.5吨的重量在公共道路上120码的速度。之前有些朋友问我科沃斯会不会面临芯片断供问题,现在顺便告诉大家不会。旭日3.0采用16纳米工艺,中芯国际完全可以生产。此款芯片的算力可以驱动2颗高分辨摄像头和以帧率做深度学习AI推理。此芯片支持级联运算,可以四片级联在同一主板上并行计算,实现多达8颗高分辨率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同时深度学习工作。
科沃X系列号称自己是AI产品,会思考,是无可厚非的。相反,友商们也称自家产品有AI能力,却永远不敢公布芯片型号,止增笑耳。此外科沃斯还是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小小股东。
看一个公司的研发能力,不是看公司在年报里高大上技术术语的堆砌,也不是看公司的宣传,甚至不要听行业新闻中的片面解读。而是要看 ① 创始人/实控人对技术趋势的理解与开放心态 ② 新技术的布局是否更早更及时 ③ 对公司技术管理高层的选择 ④ 技术与市场结合的商业时机 ⑤ 在新技术供应商产业链上的协作与利益分享倾向 ⑥ 公司内部技术平台的孵化与打造 ⑦ 技术研发与市场营销资源在行业不同格局阶段的时投入比例 ⑧ 新产品销售持续拉升高端占比放量的能力。
否则单纯徒有几项应用性新技术,则属于一时会多耍几样兵器,有勇无谋,累死三军。在我看来,目前行业技术研发水平排行,科沃斯 > 石头科技 > 追觅。
$科沃斯(SH603486)$ $上海机场(SH600009)$ $特斯拉(TSLA)$
MOUXIONG WU:男,美国籍,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任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及首席技术官,负责科沃斯家用系列机器人的研发;2021年10月至今任科沃斯服务机器人副总裁,全面负责一点品牌研发管理。曾长期在微软,思科等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要职,具有优秀的国际视野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美国和中国有多年的产品研发和团队管理经验,对新技术及其在新领域之应用具有强敏感力。是微软亚洲硬件研究院的创始人和总监,带领团队开发微软电脑外设产品及Surface产品开发。也担任过思科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负责思科会议系统系列产品的开发。加入科沃斯前是优必选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的高级副总裁。拥有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现任本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