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年线再来吹
消费红利指数的编制方式经过一定的优化,主要是有这么两点。一个是从过去两年连续分红变成了过去三年的连续分红,这样其实是加大了成分股分红的稳定性,也会更多剔除一些偏向于周期属性的股票。 第二,股利支付率之前大于0就可以,现在有一个大于0,且小于1的限制,这防止了一些过度分红掏空公司的操作,还是着眼于在公司运营当中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投入的优势。他把最大个股的权重从15%降到了目前的10%,成分股也从30支扩充到了不超过50支,相对来说是降低了个股集中度的风险。
3、财务指标是业绩的基础
从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不是投票机,一切股票的上涨都要归结于企业盈利能力的上升。在财务指标方面,我主要关注的时盈利能力(净利润率、ROE)和成长能力(营收增长和净利润增长)。
财务指标就不说了,ROE和净利润增速相对其他指数都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为其他的指数,我看了一下,要么是偏向于周期上游的股票,要么是偏向于金融的股票,他们的ROE偏向于消费来说还是有一定劣势的。
4、风险分散是基金组合的不二法则
在构建基金组合时,我格外关注指数间的相关性,在年化收益等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低相关性指数构建投资组合,目的是实现指数间的风险分散以及轮动。
投资的效果,消费红利是一个跟市场上其他主流的,不管是宽基还是股票型权益的产品,是相对互补的产品,他对市场主流的指数相关性基本上是负的值,他跟市场主流行情的相关性非常低,甚至是负相关,我们在整个组合里面,这个产品不光是长期收益挺高的,二是相对整个组合,尤其是基金组合,做一个配置的话,对于整个组合夏普比率的提高,整个组合回撤和波动的控制相对来说都是非常有效的成分在里面。
5、PE对高成长行业指数的有效性较弱
“成长就是价值”,高成长性会迅速消化高估值,这句话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成长行业的“偏见”,并且考虑到在投资实践中,我多次因为估值问题与高收益指数擦肩而过。鉴于以上,我弱化了对于高成长行业的PE限制,增加了对行业景气度的考察,并更多的依赖技术指标进行投资,典型如上半年的动漫游戏指数。
估值这个因子不是在所有行业里面选股都那么有效,比如说在TMT里面选低估值,像TMT行业买的是产业周期,如果有一些新的产业周期,新的技术爆发,加上产业的落地,他会买未来的空间,或者是买未来终值估值的水平。当前对于偏向于未来成长的高成长,或者是高景气度的行业来说,当前买他的时候,并不是买他的低估值,或者是买他的性价比,这个东西在高成长的行业里面没有那么有效。
6、我对消费和红利暂且保持观望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我对红利指数在经济恢复后的表现保持谨慎乐观;从收入和人口的角度,我对消费行业的未来也表示谨慎乐观。但这不妨碍我把中证红利和消费红利纳入自己的核心宽基指数范围,也不妨碍中证白酒、中证畜牧、中证消费和CS消费50纳入自己的核心行业指数范围。
对于我规划的投资组合,找个时间进行回撤试试,看看是否需要调整指数基金池的构成。
本文加粗字体为本人观点,非加粗字体为基金经理原话,以供大家区分。
我是一名想通过理财改善生活的90后,如果觉得俺做的还行,请关注、点赞、分享或者评论,祝我们财运长隆!
#雪球公募达人计划# #雪球星计划# #雪球基金调研团# $宏利消费红利指数A(F008928)$ $宏利消费红利指数C(F008929)$ $富国中证消费50ETF联接A(F008975)$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