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反身性与CXO行业

发布于: 修改于: iPad转发:9回复:8喜欢:27

 $熙德博远医疗优选1号(P666021)$ $熙德博远医疗优选3号A类(P666010)$ 

CXO行业即创新药的研发服务体系,包括临床前CRO、分子设计、分子切块、动物实验、临床CRO、CDMO等众多细分赛道,在2017年创新药改革之后全面进入景气周期,除了几个核心驱动力之外,我想谈谈全球大的宏观环境和中长期流动性对其产业层面的深度影响。

驱动力之一:创新药政策改革,起始于2017年的新药审批改革全面加速了新药审批速度,一大批中国创新药问世或大规模进入临床,早期立项,外资药企在中国的新药临床也加速推进,因此带来了一轮CXO的景气周期启动。

驱动力之二:全球新药研发ecosystem 重心向中国偏移,未来或形成中美双极研发体系高地。中国近些年开始的工程师红利在医药CXO领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以药明康德为首的中国崛起的CXO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医药、化学、生物专业硕士、博士毕业生,其较高的产出薪酬比,吸引了全球药企把部分研发环节外包给中国CXO企业。中国已经在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北京亦庄等地形成了有规模体系的中国版创新药ecosystem,越来越像美国加州和波士顿的创新药集群雏形,同样拥有最好的人才、最充裕的资本,最大的医药市场,可以预见的是全球未来中美新药研发双极的形成,我们还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全面提高的包括:更多的first in class 、大学基础科研、全新临床试验设计等更为高阶的问题。

驱动力之三:也是最不为人日常关注的,其实是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时因为流动性枯竭,曾经出现Biotech公司哀鸿遍野、生物医药VC大量倒闭,查尔斯河等美国CRO公司业绩连续几年大幅下滑的情况,但从2009之后,美国开启量化宽松周期,全球经济也进入长期流动性宽松周期,大量VC和二级市场资金涌向创新药领域,biotech公司从VC或者IPO融得大量资金大量流向CXO公司,不断推进的临床经验把他们推向了更高的估值,再融资投向更多的新药研发,循而往复,这是个医药投资里面经典的反身性。

这样的场景同样被在过去3年的中国一二级市场复制,大量政府产业基金、美元VC、甚至还有资管新规之前的银行理财资金作为LP,以VC形式投入大量中国创新药业,然后在过去两年开始的港股18-A、科创版开启,大量有进入2期临床的创新药企可以上市,融得大量资金继续投入在新药研发上,同时大量成为了CXO的订单。

今年3月份美国四次熔断曾经有人担心全球经济以及复制2008年的惨状,但是美联储随后开出的“无底线”宽松计划是把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推向了高峰,创新药IPO估值更是在今年达到了高峰,同时泡沫涌进一级市场,很多创新药企融完1-2轮马上上市。

长期来看,我们仍然没有进入流动性紧缩周期,充裕资金的流动性、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美元VC的大举进入、科创版、港股资本市场的繁荣,共同推动了CXO行业长期景气度。令人风险预警是下一次全球流动性危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三个驱动力中,最为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创新药业将全面进入了真正的崛起周期,最后长期胜出的,还是那些真正靠谱的企业家,还有围绕他们辛勤耕耘的CXO企业。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