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锋:活下去并持续成长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战略丨创业方法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9年7月11日,在黑马成长营18期组织管理模块中,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讲述了《 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持续增长》,精选部分内容分享给你。(点击了解加入黑马成长营)

任何一个企业在成长中都会面临众多烦恼和瓶颈,而且在创业时期、高速成长时期、组织成长时期,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即使像华为这种已经成长为千亿美元级的企业,每时每刻也还在面临各种危机、挑战和问题。

一家小企业怎么才能成长为一个能活下去并持续壮大的企业呢?这是我今天想要跟大家探讨的。

活下去并持续成长

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战略 

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题是什么?无论规模大小,活下去,并保持持续地成长是企业的最高战略。 

前一段时间我在阿里的明星班讲课时说,你们叫明星班,我是不赞成的,你把自己当明星,下一月可能就是流星。市场不承认明星,只承认持续的胜利者、成长者。所以我很赞成黑马的叫法——黑马成长营,持续活下去,保持持续成长,这是创始人始终要关注的。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企业家始终都被成长所困扰,创业时如何规模成长,做到规模以后,思考如何持续成长,如何有效、有品质地成长......企业战略本质上是成长战略,企业管理就是成长的管理。 

我们这一代的企业家,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这个新时代,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第一,品质发展与创新驱动时代;第二,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时代。

虽然中国经济处于下行期,但是数字化、智能化给企业家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商业模式的颠覆使得很多新兴企业不仅能够弯道超车,还能够实现跨越式、指数级增长。

对于中国企业家而言,在这样一个时代肩负着两大新使命:

1.如何打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

2.如何成为行业领袖与隐性冠军?

我个人认为,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家而言,不一定都要成为华为,做成世界500强,也可以成为细分领域中的产业领袖或隐性冠军,中国企业不缺500强,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500强,更缺具有持续生存力和行业竞争力的产业领袖与隐型冠军。

一、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怎么才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领先企业?首先必须了解世界级领先企业、的绩效具有什么特征。最近我们研究团队提出了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六大绩效标准:

第一、领先的经营规模与行业地位,包括三项子指标:

1)营业收入;

2)全球市场占有率;

3)全球标准话语权。

第二、领先的技术与创新能力,包括四项子指标:

1)研发费用投入占;

2)发明专利数;

3)产品领先(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新产品产值率、产品盈利能力)

4)人才领先(领先的顶尖技术创新人才与领导人才)

第三、领先的品牌影响力与品牌价值,主要包括:

1)拥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

2)品牌溢价与品牌价值

第四、领先的全球化能力,包括:

1)全球化产品市场指数;

2)全球化战略业务布局;

3)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第五、领先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包括:

1)净利润;

2)净资产收益率;

3)全员劳动生产率。

第六,领先的价值主张与最优管理实践,包括:

1)领先的行业长期价值主张(生态、环保、社会责任)

2)领先的公司治理与商业模式

3)领先的最优管理实践成为全球学习标杆

符合这六条,就能说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领先企业,这是中国未来一批伟大的企业家要追求的目标。虽然中国有120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符合这六个标准的企业不会超过5家。

真正符合全部标准的,各项指标都在85分以上的,我认为仅华为一家。

华为的成长一直保持每年复合式的高速成长,销售收入突破了千亿美元,去年一年盈利了近六百亿。更重要的是研发投入,2018年,研发投入1015亿,占整个销售收入的14.1%。

在1997年帮助华为起草基本法的时候,就规定每年从销售收入拿出10%投入研发,近十年的研发费用4800亿。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书2008年开始就是全球第一,尤其是华为在5G上的国际专利申请占全球的36%,全球领先。

但一个企业即使做到华为这种地步,仍然面临生死存亡、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有人问任正非,你现在最焦虑的是什么?他说每天都在思考,华为能不能活三年。

二、成为隐形冠军

对于我们在座的新一代的创业企业家而言,我们的世界级企业梦想是什么?我认为不一定贪大,而是要成为细分领域的产业领袖,成为隐性冠军。

德国赫尔曼·西蒙(H. Simon)教授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取得出口成功,确实需要大公司,但是如果想做到表现超群,必须依靠哪些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后者就是隐型冠军。

德国哈曼教授认为“隐形冠军”有两类:一类,绑定大企业,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另一类,在细分市场上把产品、技术做到极致。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隐形冠军并不是只求小、做专,他们同样有宏大的目标,有做世界级领袖的雄心。但是这种世界级领袖是追求产品和服务能够卖到全世界去,所以它能够保持专注,专注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在一个狭窄领域死磕。

隐形冠军都几大特点:

第一,有宏大的目标,有在细分领域做世界级产业领袖的雄心。

第二,有自己独特技术与领先的产品。

第三,跟客户关系长期而非常深厚,获得客户信赖。

第四,盈利能力很强,纯利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第五,这些企业都是长期价值主义导向,不投扤,都是追求做百年老店,具有持续性。

第六,全球化策略,把产品化策略和全球营销、全球销售结合在一起。

第七,创新能力极强,每年研发投入占比在7%以上。

第八,和最强对手PK ,就是要想成为隐形冠军就要去要求非常高的市场,而不是要求低的市场。

按照哈曼的说法,德国的隐形冠军最多,有1307家,美国366家,日本220家,中国最少,只有五六十家。

德国典型隐形冠军

在品质发展时代,中国企业家不再是追求盲目做大做全,而是要追求做精、做专、做强、做好、做久,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成为细分领城的行业领袖。

管理就是实践

实践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

我们可以从最优的标杆中学,从失败和挫折中反省,从相互交流中获取智慧,但我们不要太痴迷于课堂知识。

现在许多企业家不缺知识和眼界,缺的是行动。对企业家而言,拥有多少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企业实践中应用知识、转换知识、创新知识。所以我主张,每一门课不要试图将老师讲的都消化、吸收,而是每门课受到一点启发,引发你对企业问题的一个思考,采取一项行动,这门课就值了。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我在数百家企业做过咨询,见证并帮助华为、美的、六和、歌尔、苏宁等企业的变革成长,也看到很多企企业由盛而衰,比如南德、实达、达因......我还带领团队研究了全球50家企业的发展史,写了30本书,发现一家企业从小到大,从优秀到卓越有两个规律:

1、企业没有成功,只有成长。成长中有烦恼和瓶颈,任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难以绕过去的坎,都会历经苦难,企业要坚定信念,不断突破,才能实现持续成长。

2、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企业。企业想要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唯一选择是顺应时代人势,持续奋斗,走出舒适区,主动变革与创新,做一个时代企业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一个企业在成长发展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不同的阶段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清楚企业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企业成长的五个阶段

我们华夏基石把企业的成长利划分为五个阶段,任何一个企业从小变大,甚至成长为世界级企业,都离不开这五个发展阶段。

一、创业成长

创业成长阶段企业主要靠靠企业家精神和创意驱动。这是一个试错阶段,企业拿商业模式、产品或技术等到市场上去试错。

这个阶段企业家是大业务员,是产品经理,事事都要身先士卒。这时候要的不是运筹帷幄,而是先解决生存问题。

什么情况下会生存不下去?要么是商业模式行不通,要么是产品拿到市场客户不买单,紧接着就是现金流断裂,没钱发工资,没钱投市场。现金流是创业企业生存底线,一定要守住,不一定要盈利,但是要保证现金流充足。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创业阶段最需要资本支持,要让投资人对你有信任,看到未来的成长,相信你的商业模式未来会取得成功。比如京东,至今仍是亏损状态,但投资人相信他,愿意持续投入。

创业期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黑马成长营的营歌中唱的——坚持。很多创业者做到59分的时候,加把劲、咬咬牙,坚持一下,坎就迈过去了,但关键时刻顶不住,选择了放弃。最后的胜利者,很多时候是靠最后的一哆嗦,坚持再坚持。

度过了创业期,商业模式成功了,产品卖出去了,市场认可了,企业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机会成长阶段。

二、机会成长

企业创业一成功,就会发现机会扑面而来,多得让你难以选择,进入高速发展期。这时候企业既靠企业家驱动,又要靠几个能人或明星员工,这些人帮你攻山头、打胜仗。但企业的个人能力还是大于组织能力,企业处于一种非规范、浓缩性野蛮成长的状态。

这个时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一方面是企业家钱一多,感觉一好,就开始自我膨胀,很容易高估自己凭直觉做决策的能力,决策非理性,盲目乱投,急于做大,结果发现手上的烂牌越来越多,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业务多头、规模大了,反倒不挣钱。

另一方面,企业高速成长,人才跟不上,管理跟不上,处处冒火,三个锅盖要盖六口锅,盖不过来,缺乏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家成为救火队队长,疲于奔命。

企业成长会受制于企业家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所限,老板天天24小时不睡觉也忙不过来。没有团队,没有职业职能体系帮助来支撑,开10家店可以,开100家店就乱了。

机会成长阶段要做的,就是在感觉最好的时候回归理性,开始做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企业家的自我转变与自我超越尤其重要,企业家是企业成长的天花板,过去老板习惯什么都自己干,现在突然要靠专业团队干,他不一定能适应,如果企业家无法自我超越,企业就没办法真正搭建起专业化的管理体系。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一个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企业家的追求、企业家的境界、企业家的胸怀。在这个阶段,企业家要做的事:

第一,要有顶层设计,重塑文化价值观,重新回归到我究竟要把这个企业做成什么企业。我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要做一番什么样的事业?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这是企业家的追求、使命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优化公司治理体系,发育组织、打造团队、导入管理体系,尊重专业。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老板一个人。尤其是学习的时候,带着团队一起学习,而不是只有创始人学习。

三、组织成长

企业经历了这个阶段,就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组织成长阶段。绝大多数创业企业,都到不了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叫具有战略意图的成长,具有要素支撑的成长。

你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能力,你的商业模式是稳定的,竞争策略是有效的,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管理含量,人才与组织培养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时候企业可以支撑从几个亿到几十亿,甚至到100多个亿,甚至千亿级企业。

到了系统成长阶段问题也很多,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如何解决系统成长过程中的长期和短期的均衡问题,授权的问题、官僚主义的问题、流程僵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企业都要致力于通过体制的调整、机制的创新去改变。

四、分蘖成长

做到了100亿以后,甚至上千亿以后,中国的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分蘖成长的问题。像京东顺丰、我认为这些企业都面临第四个瓶颈,分业蘖成长。什么叫分蘖成长?就是依托主业,长出了新大的分杈或分枝,企业有了新的战略增长点。主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进入到一个瓶颈期,这就要开始寻求企业新的战略业务、新的战略增长点。

比如京东顺丰,做到今天,主业己经成为巨无霸,难以有新增长,只有寻求新事业、创新业务的增长突破,否则难以持续成长。

再看华为,它过去做交换机,现在进入大消费品手机,手机未来五年要做到1万亿。但华为的野心,绝对不是手机,华为的野心是手机、彩电、电脑一体化,三屏合一,用一个平台、一个系统。它这套体系一出来,基本上可以通吃,这就是分蕖成长。

为什么很多企业不能分蕖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两个东西:

第一,这个企业能不能真正产生准企业家出来。就是你的文化是不是足够包容,能不能像华为找到余承东这种企业家人才。余承东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个性、敢犯上。在华为,两次被华为的任职资格体系评价为不合格。

在华为两次不合格是要下岗的。但任正非慧眼识珠,认为有洁僻的人不能当领袖,有个性,偏执的人才恰恰是新事业的开拓者,而过于装逼的职业化的人才是很难开拓新事业的。

人才的培养有两类,一类叫之字型,就是职业化人才。建立严格的任职资格标准及职业化升迁路径,按部就班人才。还有一类人才叫坐火箭,要破格,企业家人才和顶尖的创新人才,绝对不能走之字性,一定要破格。90%的人要走之字形培养路径,10%顶尖的人才是破格培养。

↑长按图片分享给需要的人↑ 

第二,有没有赋能平台。华为一开始就建立了十大平台体系,能够为新业务赋能。新业务借助公司平台,能够迅速做大。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平台,新业务孤军作战,你的文化又将有个性、有创新精神、有领导力的企业家人才扼杀了,新事业怎么可能成功,怎么实现分蘗成长呢?

五、整合成长

企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战略重构、整合成长阶段,这时候企业进入一个新创业历程,开启新战略、新模式和新产品的验证。

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可能不一样,但是每个阶段有工具方法可以用,我认为这些工具不需要老板学,老板只要知道就可以了,要让职业经理人、专业人才去学。为什么我要反对老板做那么多作业,做完以后,下面的人没啥可做了。

企业家就是企业家,不要上完学后变成专家或职业经理人。企业家要保留个性、甚至保留缺陷,不要追求完美,太完美让你失去创新。老板要尽量让别人干,你引领,让优秀人才有成就感。除了战略问题,大部分管理实践方面的作业都可以安排给下面的人做。

华为花在管理实践上的咨询费360亿,到现在全球33个咨询公司,先后为它提供各种工具方法。为什么华为不可复制呢?第一,华为的产业毛利率很高。第二,华为赶上了一个好的通信行业的大发展。

虽然这些东西不可复制,但是华为很多管理工具和方法,很多理念对中国企业来讲,还是值得学的。

我们在做管理实践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来做,不要迷信标杆,也不要迷信理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方法,要不断的去实践。企业家要相信自己、做自已、做好自己!

黑马会,让每位创业者都有一次加速机会。

10月1日前入会即享特惠价1980元,老会员还可享受3个月的会员服务(即会员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

入会通道:(含免费试听)

1、下载黑马大学APP,点击“黑马会”

2、长按识别下方海报二维码

3、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