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东方红睿泽,哭晕在厕所
规模,是基金经理的天敌。
这句话,在 A 股基金领域,有两重含义。
第一重,一旦基金规模大了,受限于 10% 上限的束缚,许多中小盘股,就不能重仓了。与此同时,规模大了,在许多股票上全攻全守快速轮动,也就做不了了;
第二重,是有中国特色的,在打新总体还是低风险的基金增厚策略前提下,基金的规模小一点,尤其是在五六亿元上下的话,打新增厚的收益率也能越高一些,而这对于百亿级的基金,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虽然过去一年里面,许多顶流基金也会通过限购来避免规模的过分扩张,但是限购时往往都已经是一两百亿元的规模了,其效果有限。
在这样的前提下,定期开放这种 「不是限购,更胜限购」 的架构,对于保持优秀基金经理的规模适宜,就意义重大了。
这里,有包含几个因素:
第一,许多小白基民先天对于持有期锁定有恐惧,往往不愿意申购定期开放基金,这也算一种 「逆向筛选」;
第二,定期开放基金的开放时点固定,而开放时点未必是行情好的时候,若是行情低迷期,开放时能吸引的申购资金就更优先。
第三,定期开放如果周期较长,效果更佳。比如广发瑞锦 1 年开放一次,就比中欧睿泓半年开放一次,在阻挡基民申购上效果更好。
是的,在小白跟风杀入绩优基金汹涌的当下,退一步开阔天空,我愿意牺牲流动性,以定期开放的架构,为基金经理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以赚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往期推荐
基金E课堂:持有多久不亏钱
陆彬:新能源股将系统性估值中枢上移
地产一枝独秀,哪些明星基金经理在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