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回复年报问询函:未来毛利率和净利润仍不乐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2024年6月19日晚间,美迪西(688202.SH)对上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进行了回复。

2023年,美迪西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年度营收负增长、净利润亏损。该年营收较上年减少2.93亿元,同比下降17.68%;净利润亏损3321万元,同比下降110%;毛利率为23.77%,同比下降17.02%。

在2024年5月27日举行的2023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美迪西创始人、董事长陈春麟曾代表管理团队向投资者致歉。

此次上交所要求美迪西结合客户数量、客单价和主要订单推进情况分析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以及成本费用增加的具体情况及原因,并判断净利润下滑趋势是否仍将持续。

美迪西回复,2023年各业务合作的客户数量保持增加,但各业务的客单价有所下降。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6.17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92.37万元,同比下降36.81%;临床前研究业务客单价从2022年的141.01万元下降至2023年的107.75万元,同比下降23.59%。

美迪西提到,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下降影响,行业竞争加剧,订单价格有所下降。同时,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推进更为谨慎,部分研发服务订单延迟执行,综合导致客单价下降,进而导致营收下降。叠加人力成本增加及固定资产折旧等制造费用增加的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

国内一家上市CRO(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合同定制研发机构)公司的研发总监告诉经济观察网,近一年多来,许多CRO业务的客单价确实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不过他所在公司客单价的下降幅度比美迪西要低。他判断,国内业务竞争比较“卷”,美迪西以境内客户为主,比自己所在的这类以境外客户为主的公司受生物医药行业寒冬的影响要大。

在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板块,国内可与美迪西比较的公司主要有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睿智医药(300149.SZ)和泓博医药(301230.SZ)。2023年,康龙化成与泓博医药的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有小幅增长,但增幅均下降。睿智医药的该业务则出现5.87%的下降。

在临床前研究板块,国内可与美迪西比较的公司是昭衍新药(603127.SH/6127.HK)。2023年,昭衍新药该业务营收小幅增长4.31%,毛利率则有所下滑。和美迪西类似,昭衍新药也在年报中称受行业不景气及竞争加剧影响,营收承压。

美迪西预计,未来一段期间内,其毛利率仍将有所下降,净利润水平存在持续下滑的可能性。

“市场确实不那么好。”前述研发总监说,近期,部分小型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将项目停掉了,有的公司甚至倒闭。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比去年更差,从趋势上看,行业的温度不会在短期内回暖。

境内外收入和毛利率差异也是上交所问询的重点。2023年,美迪西境内客户收入为9.78亿元,同比下降22.44%,占主营业务收入71.63%;境外客户收入为3.87亿元,同比下降2.59%,占主营业务收入28.37%。境内毛利率为21.80%,境外毛利率为28.75%。上交所要求美迪西说明境内外收入变动幅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境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境内业务的合理性。

美迪西回复,2023年境外客户相较境内客户数量增幅更大,且境内业务以新签订单规模降幅更大的临床前研究业务为主,此外,美元汇率总体的走高对境外收入规模的统计有提升影响。

在境内外毛利率差异方面,美迪西提到,境内业务使用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的比重较高,导致毛利率相对境外较低。

上交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美迪西大幅增加的应收账款规模。2021年—2023年,美迪西应收账款分别为2.15亿元、5.14亿元、5.91亿元。美迪西解释,2022年以来,其经营规模总体有所增加,带动了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长。此外,部分客户出于对未来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考虑,对款项支付更为保守稳健,综合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前述研发总监说,近期许多Biotech现金流紧张,在管线推进上谨慎,这确实是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最近,他所在的公司就正在催收一家Biotech客户的款项。

成立于2004年的美迪西是一家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合同定制研发机构(CRO)。2019年11月,美迪西上市,成为科创板CRO第一股,发行价为41.5元/股。上市后,美迪西股价一度高歌猛进,在2021年9月冲到800元/股,随后一路下挫,截至6月20日,美迪西股价为28.55元/股。在后复权形式下,美迪西当前股价为58.5元/股,较年初跌去57.16%,较股价高点跌去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