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以前的ID;一周好文榜???
这几天看到一个老朋友西仪股份突然走红,截至今天已经13连板,股价翻了3倍多。这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勾起了我上一轮牛市的回忆。
2015年轰轰烈烈的牛市中,军工行业诞生了诸多牛股,那时候没人关心军工股何时兑现业绩,只关心什么时候进行重组、科研院所资产注入。而东邪(长春一东)、西毒(西仪股份)、南帝(湖南天雁)、北丐(北化股份)在2015年的军工行情中大红大紫。
不过2015年泡沫刺破后,军工股开始持续回调,直到2018年末大熊市结束,军工资产迎来了价值重估。不过此时,主流机构意淫的不再是军工资产重组,而是十四五规划下军企的业绩成长性。
2019年以来中证军工指数涨超120%,年化收益率超31%; $军工ETF(SH512660)$ 涨超125%,而这两年被热捧的军工行业的核心资产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纷纷涨超200%。
如果单看热门军工股,他们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难言便宜,甚至可以用昂贵来形容,航发动力目前接近5倍PB,62倍滚动PE皆处于20年来最高分位。
火了两年的军工股,2022年会如何?估计这是不少军工股爱好者眼下最大的困惑,但最近西仪股份的异军突起,似乎想证明些什么。
改革(资产证券化、资产注入、院所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行动措施,可提升或预期提升军工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一度是军工行业的重要逻辑之一,也是过去支撑军工行业较高估值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军工行业的资产重组充满期待,资产注入也成为历史上若干次行情启动的重要逻辑。
近年来由于改革进程难以一蹴而就,难以实现资本市场快速兑现的预期,于是,改革的逻辑似乎已经被市场长久忽略。但是,改革成为近期军工行业的热点和焦点,行情上表现有:
凤凰光学拟资产重组,9月以来,最大涨幅近340%;西仪股份拟资产重组,12月6日以来,十连板;湖南天雁12月来翻倍;长春一东、北方股份、贵航股份、航天机电、杰赛科技、中瓷电子等实现较大涨幅,集中于电科、兵器、兵装等军工集团。
简单解释一下12月的军工股表现,那就是大小风格切换,从成长切换为价值,说人话就是高位涨不动了,换低位涨。
前面讲到此前被认定军工核心资产的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估值已高,股价已经反应了未来成长性,不过中证军工指数的整体估值水平并不高。
结合着目前军工行业所处背景,小婷猜想军工股的2022年大概不会全面飙涨,也不会掉头向下,这种行业背景就需要优选个股,不然可能折腾一年下来反而亏钱。但无论是军企的保密制度,还是业务的复杂程度,都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直接搞。押对了盆满钵满,押错了可能轻松腰斩。
怎么办?优选基金是个好选择,很多老股民已经进化到去买军工ETF,这两年收获颇丰。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主动军工基金是不是会表现更好?
我试着将2021年wind军工主动基金做了简单分类,一类是相比军工ETF有着超额收益的,而另一面则是大幅跑输军工ETF的。(比较基准易方达军工ETF)
超额收益前20名的基金如下:
以上20个主动基金2021年具备很高的超额收益,但如果明年军工股的行情与今年截然不同,说不定会贡献负超额。简单聊聊这里面我感兴趣的产品:
作为灵活配置型基金,早年间这个基金并不是做军工的,只是基金经理李彦在2020年6月接手后,开始了大开大合的操作。
翻看基金季度报告不难发现,在2020年3季度李彦便将目光瞄准到了新能源,当时的宁德时代股价还是200元,此后一直重仓持有新能源到今年2季度,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满仓梭哈军工。
在被问及为何从动力电池切换到军工时,他长篇大论,小婷如果帮他做个简单解释,就是新能源太贵了,谁爱买谁买,反正我不买。军工景气度不错,还很便宜,我为什么不买。
在对未来军工行情展望时,除了大家都说烂了的大飞机领域,他也在关注10年超级航运周期的造船。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这个基金经理一直在进行着自我迭代,开准了机会敢于重仓甚至满仓,这源于深度研究,也是一种天赋,也许这种不拘一格,敢想敢做的基金经理,在未来军工股的行情中能继续创造属于他的奇迹。
这只专注于军民融合的基金成立于2017年,今年也有着超20%的超额收益。比较有趣的是,郑玲加入之际刚好是军工行情的反转之际,在此之前,军工行业持续低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你是天子骄子,做军工股也难有名堂。
不知是郑经理选择了军工,还是军工选择了她,总之她接手后,军工的行情如火如荼的展开了,郑经理到底什么来历?
准确的说,她是一个11年投资经验的公募“新兵”,2009年先后从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的郑玲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财务公司,开启了自己的股票投资生涯;2015年12月,郑玲加盟中邮基金,负责专户投资;2018年3月,凭借稳健的投资风格和出色的业绩,郑玲出任中邮基金权益投资部和研究部总负责人。
现在军企财务公司工作,随后加盟基金公司,可能这才是军工行业基金经理最宝贵的财富。过去的采访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她的投资理念,她坦言投资中特别忌讳“盲从、跟风”,不会抱团买入处于估值高位的热门股。即便是优质龙头股,如果过分拔高估值,也会限制股价上行空间,甚至面临震荡调整压力,给组合带来较大的波动风险。在未来潜在的震荡市中,这个理念也许会让她的产品走的更稳,更远。
除此之外,易方达国防军工、长信国防军工这类业内翘楚,长期一直都有着不错表现,Alpha收益显着,同时衡量风险收益比的夏普比率较高,波动率与其他同类基金相比适中。
当然,事情有两面性,今年有着超额收益的主动军工基金明年不见得继续跑赢,今年没有超额甚至超额为负的基金也可能明年爆发,下一篇我们再来盘点。
综上,军工股似乎正在逐渐从过去的题材股、妖股转变成具备成长性的靠谱股,不过转变的过程中必定经历阵痛,在选择基金产品时,不只需要看过去表现,也许基金经理们的应对,以及对军工股的理解更重要。如果你发现一只军工产品的基金经理总是后知后觉,风格漂移,一定要把他卖掉,不如去买ETF,不如证转银拿去吃吃喝喝。
没错,坚定劲儿这东西更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大佬的命就是与众不同。
1992年,量子基金狙击英镑。索罗斯的徒弟德鲁克米勒策划了整个战役,他看的很准,赌英国不能加息,且英国只有4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用来托市。如果联系汇率被打破,英镑会跌15-20%,而如果他们错了,亏0.5%就可以离场。
于是米勒准备建一个30亿美元的头寸。但索罗斯说,“不,让我们把注加到100亿美元”。
10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量子基金150%的仓位。一个牛b基金经理和一个超级投资大鳄之间,就有这种命的差别。
$华夏兴和混合(F519918)$基金经理李彦,有那股子狠劲!
“君”工订单一般是保密,不会告诉你订购了多少飞机大炮之类。但是基金经理可以从其他附属材料采购量对比往年得出的结论。比如你家开饭店对每天办多少酒席是保密的,但是可以从采购多少大米,肉蛋,酒水,瓜果跟以前的量对比是多少,还有这些原材料跟往年市场价对比,得出大致情况的结论。
这些是我在股市药丸那看的,想看具体一点的话你可以翻翻他不久前的文章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