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买家是公司自己。难道伟大卓越公司的最理想归宿是私有化吗?
Apple在过去5年进行了适量的回购,每年回购700-800亿美金。2018-2022年的回购数据如下:
2018: $72.7 billion
2019: $66.9 billion
2020: $72.4 billion
2021: $86.0 billion
2022: $89.4 billion
700-800亿美金是什么概念?就是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这个额度一年就可以把一个公司买到只剩下一股。如果一年不够,就两年。
举几个例子,Block只需要大半年就可以只剩下1股,Adobe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只剩下1股,Baba只需要四年就可以只剩下1股。好了,大家可以对这个回购量级有点儿感觉了。
长远来看,支撑回购的是利润,除非你举债回购。当然,美股还真有这样的愣头青,但是,我们相信Apple不会这么干。
2018: $59.5 billion
2019: $55.3 billion
2020: $57.4 billion
2021: $94.7 billion
2022: $99.8 billion
三年前,Apple一年赚500亿左右,最近两年一年赚接近1000亿。
你可能不太相信,Apple的资本支出竟然十分“克制”,平均而言也就是净利润的10-20%。过去三年的数据如下:
2020: $4.3 billion
2021: $14.5 billion
2022: $22.4 billion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比例,那么意味着Apple每年只需要投入净利润的10-20%就可以继续创新。
这里唯一的变量应该就是汽车项目,Titan Project。既然是汽车项目,我们拿特斯拉来对比。特斯拉包括IPO一共融资37轮,融资202亿美金。如果Apple也能投入这么点儿钱就造出汽车,那对资本支出影响不大。
未来5-10年,如果Apple还能每年赚1000亿,且资本支出200亿以内,那每年就还可以适量回购。这么坚持下去,十年后,Apple的股数应该又下降40%,EPS又能上涨不少。保持这个股价,坚持这样的回购,20年后,Apple就也剩下1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