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朗坤投资科学实验室: 朋友,您好,很高兴来自同行的提点与指导。
我很愿意交流,只要不骂人哈~
是这样的,我们并不认识,我也只能从您雪球看到您的组合。
以此,我说一下我的浅见。
其实,我发文以来,很多人都说我思考深度不够。我都认,我一点也不打算反驳。我觉得没啥,真的没啥。我来股市也不是来比拼认知深度的。我都接纳。
但是,我请教几个问题。
1,思考深度何时是个头?
我们还可以指着巴菲特投资失败的案例,大放厥词,说他这只股票上思考不够深度。如果是这样,又有何意义呢?
著名的案例就是,恒瑞大跌之前,飘总公开说自己公司有些不那么便宜了,一大堆投资者说,飘总,你不懂投资!还真没说错,至少随后一段时间。
因为,股价还在涨。
那么,请问,思考的深度到底谁说了算?何时是个头?
无论你思考到什么程度,我都可以紧蹙双眉,长叹一声,朋友,您思考深度还不够啊……您体会一下,这种情况成立不成立?
我个人是最反对这种情况的,这种情况总令学习者不得其法。因为,无论何时,别人都可以说你思考不深。我研究传统价值投资9年了,还是可以这么说我,我研究19年之后,还是可以这么说我,这是没有尽头的,因为这是对的。总归还可以再深一点么?但是,这又有何用呢?
如果一种投资方式,正常人怎么学都学不好,或者,收益不高,那么,这种方式咋整?
2,请教您,思考是不是越深,利润就越大?您自己琢磨一下这件事。坦白讲,我个人对此持有保留意见。我做实业十多年,看过太多所谓的思考不深的老板了,投资这么多年,也认识太多思考不深的老板了,他们自有他们面对市场的办法。
我也不知道何时有的这种观念,就是——思考深度=赚钱多寡,这也是我进入资本市场之后的感受。
还有啊,思考深度还得细分,是思考行业企业,还是思考市场,还是思考其他,不细分都无法聊。我跟您讲几个案例,虽然我也不见得说得清。
您看啊,茅台的投资者中,我是认识很多几十块成本的投资者,我就觉得,他们绝不可能是思考最深的。事实上,有很多就是不差钱,自己喜欢喝茅台,买了股票就往那里一放,后来变成巨额收益。请教您,思考深度和赚钱多少到底多有关呢?
还有啊,刘元生先生投资万科赚了很多钱,他是思考万科深度最深的么?
3,你我并不相识,我也没有恶意。我看了您的雪球组合,您利润最高的组合,2018年开始到现在,5年赚了60%多的利润。最近一年与最近三个月大幅跑输指数。如有唐突请海涵。因为和我接下来所说是相关的,不是有意拿出来写的。
是不是您自己的产品收益比这个高很多很多。如果是的话,还请您明示。
如果没有,那么,请问您,思考深度那么深,如果不能转化成收益,又有何用呢?我真的没有恶意,我就是很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以思考深度为考量而不是赚钱多寡为考量,抑或,为什么把思考深度等同于赚钱多寡呢?
4,如果如您所说——在我看来,基于市场波动的所谓策略都是没有摸到价值投资的大门!
再配上并不高的业绩,那么,摸到价值投资的大门对我们来说,意义何在呢?
我们来股市,是来赚钱的,不是吗?又不是来摸门的,对不?
我是觉得,如果一个策略能赚钱,长期赚钱,长期合理合法,合乎自己道德水准的赚钱,那么,就应该去学习,学不学的会再说,先得学学看么!~学不会就算了么!
朋友,我是真的没有不敬的意思。我是真的很好奇这类的想法怎么出现的。
比拼思考深度,比拼持股久度,我觉得,这都没问题,但是,也不能脱离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盈利,对么?//@朗坤投资科学实验室:回复@谦和屋:作为同行,恕我直言!你思考的深度还是不够。价值投资的终极之问,必须回归商业的本源!在我看来,基于市场波动的所谓策略都是没有摸到价值投资的大门!
雪球转发:0回复:22喜欢:2
引用:
谦和屋对传统价值投资在A股实践的一些浅见(上)
大家好,久等了哈~
时间好快哈,这2023年又过去一半了,真是嗖嗖的~各位好朋友们,收获如何?祝大家发财。
大约一年前,有一篇文章我写了一个雏形,比较朦胧。写完之后,我就按照我文中的思路去实践了,然后,学习与总结了一年的时间,...

全部讨论

谦和屋05-28 20:31

明天再发,再开一个哈~

谦和屋05-28 20:30

努力努力哈~

逻辑DNA05-28 12:27

这是一个被内部记分牌洗脑的教条式投资人,就像李得教条式采用苏联成功的方法指导红军,造成了惨败。A股波动巨大,完全可以利用好市场先生的愚蠢取得超额收益。

风险在决策之前05-27 19:43

欧阳老师,月底的直播再开个链接吧,人数满了

谦和屋05-26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