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期望值可能是指期望收益率?我说的(数学)期望值不是一个意思,可以搜索一下
很棒的问题!~
首先,这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
您第2个问题问得好啊~
第一个问题,我自己是希望长期年化收益跑赢沪深300大概十个点的样子。我认为,这方才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有超额价值。不然,对我自己来说,太辛苦,不划算哈~
第二个问题,问得真好!您文中说——据我有限的认知,二三十年这种长周期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5%甚至12%都是世界级的大佬了,我们凭什么能做到比世界级大佬更高的收益率?
我想请教您!我们凭什么不能做到?
中国人难道就天生差一头吗?
中国人不够努力吗?
中国的发展提供不来比欧美更好的环境么?
我不觉得!我骨子里还是认为中国辈有人才出!~
这是你我价值观根上的不同。我也没认为您错了,我仅仅认为,我们是不同的想法与企图心而已。而且,最终不见得我做得到。但是,我的的确确就是这样想的。
然后,我就问您长期下来,年化12%-15%的收益,您满意么?我自己是不太满意的。15%还能过得去。但是,您说12%左右的话,我自己是不满意我自己的。这两年,我其实就觉得自己做得不好。
为啥,长期12%的收益率太低了,对我来说,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不划算。直接买指数也没差多少。而且,啥事都不要管了。不划算!~
再就是,欧美长期下来,就是那种30年以上的时间,超过12%-15%的不少的。我觉得您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比如,乔尔,格林布拉特。比如,西蒙斯等等的。
最后到中国,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容易被喷,这十几年,几十年下来,十几倍,几十倍,百倍,几百倍的都有。再高的我不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这种收益率。反正他们就存在,就在那里,就待在中国资本市场。
记录是用来打破的。巴菲特出现之前,也没人想到,世界上,竟然会有一个人搞出60年的长期接近20%的年化收益。买卖股票做成世界首富,二富之类的。想都不敢想。马斯克出来之前,也不会有人想到会出现个这样的人。
我们怎么到自己身上全然没有那种年轻人,当打之年的勇气与奋斗精神了呢?
12%-15%真的能令自己满意么?我讲真的?
年纪大了,退休或者半退休,或许可以,但是全身心投入投资这件事,我自己是不能满意的,至少我要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哈~做不做得到,先放一旁,但是,我得去试试看。取其上,得其中也行。
3,即便按茅台算,除去股价的涨幅,我觉得我是不满意的。你就按分红算么,你就假设茅台永远不能卖掉,您留作传家宝。您就算分红的收益么,我是不满意的。这个收益如果我准备退休了,买了不管了,那行,那等于是存银行那意思。但是,全身心搞投资,只看这个分红的收益,不行的,对我来说,不行的。
4,你我人生观不太一样。或许您非常富有。早已财务自由,分红多寡,仅仅是多一个零少一个零的数字变动。但是,我不是,我要是按照分红和房租等来算。我30岁就已经退休了。但是,每个人的人生并不相同。我是按照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来算的。或许以后退休了,我就买一批指数,然后分散投一批私募,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搞别的事情去哈~
5,我不太能理解您第五点的表述。我还是希望投资收益能高一点。为此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与进化。慢慢来呗~嘿嘿嘿~//@自由去流浪:回复@谦和屋:老兄觉得觉得靠分红太慢,收益必须靠股价上涨之后卖掉才能实现。
那么,请问:
1、老兄对长期(起码10年,最好是二三十年这种长期)投资的期望收益率是多少?
2、据我有限的认知,二三十年这种长周期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5%甚至12%都是世界级的大佬了,我们凭什么能做到比世界级大佬更高的收益率?
3、我们这种二级市场买股的纳米股东,获得回报确实只有分红和市值增长两条路径。你说靠分红不可能实现满意的回报,那么你可以看看贵州茅台的分红历史,可以挑25pe以下的任何时点开始,只算分红回报,然后从2024年开始模拟每年每股分红增速3%,分红到50年后(永续经营假设),你看看期间分红所得的年化回报满意不满意,反正我按2016年6月30日新高的股价测算,我是满意的,毕竟达到了2说的世界级大佬的回报水平,而且这还只是分红部分。
4、不考虑卖出更主要是一种投资理念对应的思维模式,就跟自由现金流折现一样,这样可以避开很多想割韭菜反被割的坑。伯克希尔收购有大量非上市公司,全世界绝大部分企业都是非上市公司,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有小股东,那些小股东不能卖出就活不了了?
5、当然,我并不是反对考虑卖出获利,任何模式,只要相对可靠的知道自己的数学期望值(完整的来说是凯利公式),那么你就是在投资,如果不能大致评估数学期望值四个指标还去投入,那就是纯靠运气博弈。只是有的方法,相对容易判断期望值,而有的方法,可能很难。
祝好。
查看图片
谦和屋对传统价值投资在A股实践的一些浅见(上)
大家好,久等了哈~
时间好快哈,这2023年又过去一半了,真是嗖嗖的~各位好朋友们,收获如何?祝大家发财。
大约一年前,有一篇文章我写了一个雏形,比较朦胧。写完之后,我就按照我文中的思路去实践了,然后,学习与总结了一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