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周期股的一些浅见(上)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52回复:564喜欢:663

我对周期股的一些浅见(上)

 

 各位好朋友们,久等了!~
 说到周期股,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会避之不及。我原来也是如此。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发现,可能这里面很有金矿可以挖。
 事实上,2020年开春,随着疫情的推移,我的绝大部分仓位,基本上全部切换到了周期股。万科A北新建材东方雨虹中国巨石中国建材绿城中国,中国联塑等。
 其实,至今为止,我都不大能准确的分清楚,哪些是周期股。
 因为,随着研究标的的增加,我发现,万物皆周期。成住坏空,生老病死。
 在我看来,只有长周期与短周期,强周期与弱周期,大家都是周期股,嘿嘿嘿~

 既然如此,那么,定性上面就没有太多值得纠结的了。剩下的,是定量的问题了。

 我在音频节目中,详细讲过几期关于周期股的内容。写文章的话,主要就是细化,包括逻辑与数据。

 首先,各位是不是觉得消费品,医药就不是周期股?我看了很多,都是把这两个与周期股区隔开来的。但是,我个人持有保留意见。

 原因是,我发现,消费股也有较强的周期。

 比如,目前津津乐道的白酒股,怎么就没有周期呢?

 第一个周期,是生产与销售的周期性,第二个周期,是消费者消费的周期性。

 先说生产与销售的周期性。

 由于我们的白酒销售,以厂家生产完之后,卖到经销商手上,然后,经销商再卖给消费者这么个模式。

 那么,周期体现在——经销商库存上面。

 举例,洋河股份正好就是疫情之前清经销商库存的,假设没有疫情,洋河的推演就是,厂家有生产,但是,自己留着做库存,变老酒,经销商的库存逐步降低,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销商库存降低到一定程度,动销却还在正常走,这个时候,厂家的库存就可以开始释放出来了。

 这个过程,体现在洋河财报上面,就会是存货增加,但是,销量不变,甚至减少,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将来能够放量出来,就会出现周期的低点,厂家周期的低点。

 库存大,财报不漂亮。这时候往往是好的买点。洋河也是那个时候,在100块左右上下波动。

 然而,这个过程中,与厂家相反的,就是经销商们的财报便会很好看,因为,其原来的库存在动销,钱进到口袋,而又不需要囤货,压资金。资产负债表变得强劲。

 这就是一个周期的正反两面,像一个太极的双鱼图一样。一正一反,互为补益。

 我也不知道学术上怎么定义这种情况,在我看来,这不就是明显的厂家与经销商的周期么?

 茅台也是一样的,但是,参与者多了一个,就是消费者囤酒的环节。以及,由于稀缺性,金融属性等,让这个周期在价格稳定的时候,显得特别长。

 不过,反过来杀伤力也特别大。三公消费危机的时候,茅台就举行了一场浩浩荡荡的——800块钱零售价保卫战。因为,逆周期的时候,抛售库存的,除了经销商还有就是消费者,消费者变得不再抢购,甚至要卖掉手里囤的酒了。这一下,市场的价格就维持不住,容易出现业界很头疼的——价格卖穿。

 总之吧,这种周期,会长一点,但是,也是明确的,客观的,存在的。

 关于消费者消费的周期,各位去看一下过去几十年的白酒产销量的数据,就能看出,很明显的波动,只不过,好的地方在于,价格中枢始终是向上的。(看数据的时候,注意,统计方式有变化的。)这个也和经济发展有关,强劲的时候,商务宴请多很多,消费量就大,像疫情这样的,等于冻结住了,消费量就会小很多。

 还有就是,大家觉得消费品没有周期性,尤其是调味料之类的。但是,我个人对此依旧持有保留意见。

 是因为,这十来年,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外出就餐,包括外卖的量,飞增,猛增,一直增。

 我们在家吃饭,调味料与食材的使用,一般较为克制,表现就是清淡,刚刚好的分量。但是,一旦外出就餐与外卖,调味料与食材的使用,就是会多很多,表现就是吃不完,以及,口味特别重。

 再加上铺天盖地的零食,即食品等,所以,调味料的增速也是非常可观的。

 可谓之,顺周期啊!~嘿嘿嘿

 但是,各位觉得这个量还会增加么?或者说,还会增加多久呢?如果到了顶点的时候,会不会往下走呢?亦或,稳定在一个区间呢?

 还有,医药医疗。按理说,中国老龄化如此严重,未来这个量,是看不到天花板的,对不?其实,我也觉得并非如此。他也是个周期性的赛道。人啊,老了之后,吃药的量,他也是有限的不是?当饭吃啊?

 当然,还是好过很多赛道,毕竟,我们基数大,又惜命。且未来还很长。

 可是,这次的集采,把整个逻辑都打破了。

 顺带说一下,我认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推出,这次医疗医药的改革,可能带来的后果,会兑现到我们下一代身上。

 是,杀价,便宜的医药,医疗是很好,而且,目前也只能这样,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且还不是那么的富裕。

 但是,我们这代人是爽了。可是,下一代呢?

 这个话题我在这里不延伸,容易挨骂。也别问我,问我就是不知道哈!~

 但是,可以这么说,因为我有很多医疗届的朋友,过去几十年,我身边的朋友,以及,我认识的一些国外的朋友,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愿意做医疗行业的。

 但是,最近这些年,国外还是愿意学医,觉得医生挺好,收入高,受人尊敬的。

 不过,请注意,我身边的朋友,愿意自己的子女去学医的,一个都没有,是一个都没有,。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发展,推演不出来哈!~

 但是,我能看到,这是一个挺周期性的行业,其周期性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政策引导。还更加不好判断哩!~

 所以,以上是我对目前热门的分类方式——周期股与非周期股的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认为,与其去思考哪些是周期股,哪些不是周期股,还不如,去思考,每个想研究的行业,其周期性呈现一种什么状态,这样比较适合我哈!~

 接下来,我说我的第一个判断。

 熟悉谦和屋的老朋友就知道,我的文章有个特点,就是判断很清楚与简单。

 道理是这样的,我并非靠去讲课谋生,我主要靠投资谋生,所以,错与对这件事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的判断必须清楚,将来复盘的时候,我才知道,对在那里,错在哪里。如果我要去讲课的话,可能我就会相对要修饰一下语言,这样,比较不容易留下话柄。

 那么,我这个判断出来,而且,自己很多的仓位也投了进去,将来对了,就会赚钱,将来错了,各位也可以当成反面教材,失败案例分析哈!~

 我的判断是,中国在疫情之中,措施得当,所以,我们通胀是相对较轻的。可以想成,斗地主的时候,我们好牌还没怎么打出去,还拿了一些好牌留着,等别人出牌,然后——炸!嘿嘿嘿~

 但是,其他国家,疫情的措施,就相对中国差很多了。可以想象,他们早早的就把好牌打出去了。不打不行啊,不打就出局了啊。

 那么,最明显的就是发钞,甭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总的结果就是通货超级膨胀。

 而留给我们的选择题很简单,就是全世界都发钞,你跟不跟?

 什么时候跟?

 跟多大?

 这么个逻辑。

 我的判断是,还是会跟的,但是,瞅准时机跟。

 杀鸡不用牛刀。等牛来。

 因为,如果不跟的话,等于全世界都可以靠变毛了的钱来买中国的资产,管你卖多少,我的钱不断的印,总能买掉你的好东西。

 有人要问了,我外汇管制住,不就可以了么?

 我不和别人做生意,不让你买,不就可以了么?

 比如,我们的邻居,就有这样的国家啊,旅游都不怎么开放,你怎么买我的资产?

 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啊!~

 所以,我觉得,国外大放水,大印钞,我们目前没有怎么跟上,是因为,我们控制疫情做得很好,好牌还可以留一留,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关键时刻,我们再放,再结合实际情况,配合实际政策。这么个意思。

 可是,终究会放!~

 好了,这就是大的逻辑,清楚而简单。我也为此投入了我的仓位。是非对错将来再看哈!~

 我再继续阐述哈!~

 那么,假设,未来的某一年,我们也会通胀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投资呢?

 这个商业模式中,有两种情况,是在这种环境下,比较明显的。

 举例:

 我们都知道,企业有两个成本,第一个,可变成本,第二个,固定成本。

 其中,可变成本就是字面意思,可以变化的呗,比如,广告费,人工费这类的。

 固定成本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重资产企业的那些——重资产。投入是之前投入的,将来也没有什么太多要投入的,维护就可以了。

 那么,通胀下,这二者,较为确定可以得利的是——重资产行业。

 这里特别说明啊,我音频中强调过好几次,要注意,就是,重资产得利也是那些没有通胀的时候,能赚钱的企业啊,你说你没有通胀,就揭不开锅了,都快倒了,现在通胀来了,就可以一飞冲天,那我觉得,不见得哟,还是要观察,保守一点。

 具体来模拟。

 一种企业是做贸易的,这种企业,在通胀下,其实不见得多得利。

 你看啊,进货价,通胀涨,出货价,也涨,一来一去,持平算不错了,即便卖价提升,也有限。

 但是,你其他成本得上涨啊,人工,广告,生活成本,办公成本等等的。是不是!~

 一种做服务的企业,在通胀下,其实也是属于不见得有得利。

 道理就是,人工成本肯定涨,但是,服务收费不见得能相应的增长。

 比较确定得利的,大概是:

 第一种,有自己的品牌,且强大的品牌,这种基本上无忧,因为,虽说成本上涨,但是,售价可以更涨。品牌力可以消化掉。

 比如空调,铜涨了,人工涨了,等等都涨了,但是,强大的品牌——格力,美的,照样可以把成本消化掉,甚至,随之出新品,顺势涨一波。因为,品牌力强,成本占比其实就小,毛利就高。终端售价涨一点点,就很出利润。

 东方雨虹万科A绿城中国也是这种的,品牌足够强,售价我可以消化掉成本的上涨,甚至还有多。

 另一种,就是重资产行业的必需品。

 比如,我个人认为,中国建材中国巨石北新建材就属于这种的。

 这种更得利。

 因为,他们已有的产能,是原来没有通胀的时候买的,比如,水泥,骨料,玻纤,石膏板等等,其巨大的产能(很多都是国内第一市占率,且都是几百亿到千亿级别的销量。)都是之前就布局好了的。

 那么,在可预见的将来,通胀一旦成型,起来了。

 等于说,竞争对手要达到同样的产能,需要花多得多的钱以及多得多的时间。甚至,干脆就拿不到新的产能。

 而,注意,敲黑板!~

 而,这个时候,这些市占率第一的企业,只需要提价,其利润就会猛增。

 因为,新增产能成本一定高得多,且,新增产能会慢很多,赶不上了,以及,不见得有新增产能。

 这里延伸一下,这个利润不是同比例增加,而是暴增。

 道理是这样的,本来成本9块,卖10块,只有1块的毛利润。

 现在售价提价20%,变成了——成本9块,但是,卖12块,毛利润变成3块,提升不是20%,而是3倍。

 因为这些必需品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或者说,增幅不大的,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情景。

 这一次,7月份与10月份,中国巨石提价达到17%左右,等于说,其利润的提升将大大超过17%,据我微信(731831831)的一位参加了中国巨石旗下公司年会的朋友发来的信息,其达到了公司创立以来最好的业绩水平。(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道理很简单,成本固定了,零售加价就是几乎纯利润了(要扣税啊)。

 那么,基本上,我认为,未来看两点。

 我买的这些公司,都是疫情中,本来的业务就很好的,几乎没有受影响,将来可能随着疫情减缓以及疫苗的推出,可能业务会更好。

 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点。事实上,这些公司,这几个月的财报,都是如此,基本没受影响,甚至有些更好了。

 另一点,就是提价的因素。

 我认为,价格终究会提上来。

 北新的石膏板,便宜得令人发指,我都不知道怎么能生产得这么便宜,一平方米的石膏板,两块纸,中间满满的石膏,就卖几块钱。而且,还在继续降低成本。

 水泥,玻纤也是同样的情况。

 有时候,我发现,在成本端极度有优势的企业,真是起手赢啊……

 其实,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我上述说的行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涨价小半年了。基本上,中国的疫情稳定之后,就开始陆陆续续提价了。

 中国巨石是9月份开始提价一次,提价了7%,10月份又提价一次,提了10%,两者合计带来的影响,大概可以增加大几亿的利润。去年整年就是100多亿的营收,20多亿的净利润,这一个小小的提价,利润直接增加大几亿,其他成本基本都没什么特别的改变。

 水泥不必说了,各位可以查查,看看这大半年,涨了多少?跟打地鼠一样,这里涨完那里涨,一个一个冒着头涨。还有砂石也是一样的。蹭蹭的~

 那么,面临这种涨价预期,一般来说,头部企业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涨上去,全行业大家都多少赚点钱,好过年。

 第二种,不涨价,通胀了我还是不涨价,但是,这样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迅速提升。

 第一种好理解。第二种我阐述一下。

 就是,在通胀下,基本上,成本多少还是有增加的,等于说,增加的这些成本,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是可以很简单就消化掉的,然后,对于小企业来说,就是那种没上市的,规模没起来的企业,可能就不太好消化了。

 然后,在这样的前提下,你龙头不涨价,可以说,凭借规模优势,基本上毛利水平并不见得会下滑多少,但是,到了底层的这些企业,可能就有点难受了。

 因为,有龙头的价格天花板在那里,质量和服务还挺好,你底层企业根本不能涨价,腾挪不了,这个时候,头部企业万一再压点价或者放点账期出去,基本上,底层的企业的市场就被抢完了,没任何回转的余地了。

 然后,收购,并购的情况就会批量出现了。(行业集中化的情形,一般就会出现在这种时候。大家都赚钱赚得很开心的时候,还不那么好收购并购哩。)

 这里我认为,北新建材过去几十年,就是类似这样的打法,基本上,价格是非常低的,然后,不断的深耕行业与技术,以及渠道,他不涨价,其他小企业没有任何希望能涨价,但是,北新建材不涨价,利润还是杠杠的,其他小企业就相对难受了。

 结果,十多年下来,石膏板这个行业的市占率,北新建材做到了60%以上了,中国第一,全球也是第一。不声不响,不疾不徐,就这么统治了这个行业。

 60%什么概念?30%以上,还是绝对龙头的话,其实就等于行业中,他可以说了算了。

 我研究这么久,这种充分竞争的非垄断行业,能一步一步做到60%的市占率的企业,印象中,还是很少的。(北新有高人啊,这个后面几篇文章详细的,展开来写!~)

 60%耶!那么,现在一平方米才卖不到十块钱,涨个20%也就涨一块多钱,有毛病么?

 涨点价吧,北新,你不涨价,其他企业都不好涨,咋整……

 中国巨石其实就是反过来的,中国差不多30%左右的集中度,全球也有20%以上,他就没有把价格控住,他就是直接涨价,业绩反馈特别明显。

 这里延伸一下,玻纤的老大是中国巨石,第二名就是泰山玻纤,这两个加起来接近60%了,全球产能占比接近40%了,但是,这两家目前有点暧昧,为啥呢,你看啊,中国巨石的娘家是中国建材,泰山玻纤的娘家是中材科技,这两个都是娘家有实力的,互掐肯定没好。

 然后呢,这两个娘家——中国建材中材科技在2017年的时候,嘿嘿嘿,您猜怎么着?

 这两个娘家合并了。

 这一下,中国建材中材科技就是一家人了。

 然后,中国建材下属的中国巨石中材科技下属的泰山玻纤也是一家人了。

 这么一来,就会涉及到一个同业竞争的问题。

 所以,2017年合并的时候,就决定说,3年内解决这个问题。

 2020年,按理说,这个问题就要解决了。

 所以,现在网上一度传出消息,说,泰山玻纤要并入中国巨石,所以,中国巨石股价涨挺好,但是,泰山玻纤终究也是中材科技的宝贝疙瘩啊,万一真要拿走了,咋整?那么,股价体现就是,中材科技就跌了一点。

 就这么个意思。

 最终中国巨石和泰山玻纤,谁把谁合并了。现在并没有官方的答案。大家都一顿猛猜。股价也涨涨跌跌。

 不过,我认为,不管怎么合并,只要是公平的前提下,都不会影响中国巨石与泰山玻纤未来几年在玻纤行业大赚特赚。

 因为,未来几年,新的玻纤产能暂时没有了,全球就目前这些产能,先到先买,价高者得。这二位,中国占了接近60%,全球占了接近40%,跑不掉的。具体情况,后面的文章详细分解哈!~

 关于防水行业,东方雨虹最近搞了几件大事,目前看不到具体的影响,但是,我持仓了三四年了,据我的了解与推演,将来很可能会非常厉害。

 我先问各位一个问题,大家觉得2008年上市的东方雨虹,这12年究竟涨了多少?

 不看不知道,一看,我都吓傻了。

 甩出茅台好几条街,吓人不?

 是这么个涨幅,营收涨了24倍多,净利润涨了47倍多,股价涨了74倍。

 12年,这样的成绩单。

 吓人不?

 我后来想了一下,我应该在2008年放下我的实业,就转型职业投资,然后,砸锅卖铁的,单吊东方雨虹一只股票,到今天,我就老开心了,嘿嘿嘿嘿嘿嘿,想想就很开心!~(开玩笑哈,我不可能单吊一只股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这里我多说几句。

 今年白酒涨得特别好,我自己从2018年开始专门研究白酒,写了十多篇长文了,但是,白酒对我总的收益来说,赚得也就还好,原因就是仓位不重,刚刚建仓没多久,就涨上去了。

 然后呢,这个过程,我就看到很多人开始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白酒卖早了。

 我当时也想反思一下我1000出头卖掉茅台与100多卖掉五粮液的行为,但是,可劲反思,我也觉得没什么好反思的。

 道理简单而明了。

 就是,卖出一只股票,三个原因,第一,基本面变坏,第二,股价高估,第三,有更棒的标的。

 白酒们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坏,股价我认为我卖掉的价格不再便宜,现在有很多都高估了,然后,我找到了更好的标的。仅此而已。

 这有什么好反思的呢?

 你不能说卖掉的股票从高估到超级高估,你就反思啊,这样的话,当初但凡有人卖掉了比特币的,现在都得去写忏悔书了。

 从确定性低的选择换到确定性高的选择,没毛病。

 你根本搞不清楚,现在从高估到离谱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抱团,可能是真的赛道好,你搞不清楚的。你不能对搞不清楚的事情进行反思,那会反思不对地方的。没有复盘的意义。

 2008年中期,假设有人在30来块钱的时候,卖掉了茅台,随后,失去了未来12年茅台高达57倍的涨幅,涕泪交加,不断反思。

 可是,如果他卖掉茅台换仓成为东方雨虹,放弃了57倍的茅台的涨幅,却收获了东方雨虹74倍的涨幅,且现在估值更低一些。他又会喜笑颜开,试图发掘自己成功的经验。

 我觉得,这样搞,迟早把自己搞疯掉。

 不利于长寿投资,是不?

 你卖掉一只未来10年10倍的股票,是开心还是颓丧?

 难道取决于你用卖掉的钱做了什么?

 你可能存到银行,可能买了10年后腰斩的股票,可能买了另一只10年10倍的股票,也可能买了另一只10年30倍的股票。

 那请问,怎么反思?

 不能看结果反思啊,朋友。

 你只能在当下反思啊,反思卖出的条件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三个条件,基本面变坏,股价高估,更好的标的。

 如果当下的判断,是错的,比如,坚持基本面变坏的股票,最后甭管赚钱还是赔钱,就要反思。

 比如,卖掉低估值的股票,去追高估值的股票,如果你看不懂的话,甭管赚钱还是苦钱,就要反思。

 如果没错,那么,请勇敢的坚持自己。

 别看卖掉的股票是涨是跌。那是没有用的,那是幻像。

 幻象丑陋你就自责,幻象美丽你就开心,那你就惨了!~

 说回东方雨虹最近做的两件大事情。

 第一,拟向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不超过80亿的资金,这笔增发将投向高分子防水卷材,涂料,减水剂,保温砂浆等。

 第二,将应收款做成资产支持证券,翻译过来就是把应收款打包,付利息,拿回现钱,解决现金流问题。

 这二者结合,那就是大钱了,近百亿了。

 目前市场褒贬不一。我说一下我的浅见。

 我将来一定要写个文章说一下——经营杠杆的事情。

 我发现,似乎投资圈对这个问题持有反面看法。但我从实业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持有正面看法。

 我认为,经营杠杆是个非常好的事情,尤其是用到实业中的经营杠杆。

 一般来说,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强劲,会给企业加分的。

 要么你能用股权融资,比如,风投,上市,这都是用股权融资,这一块,银行基本上不做的。因为风险大么,所以,企业是稀释股权去做。不用还本,没有利息。(特殊情况除外,优先股,对赌这样的除外啊。)

 要么你能用债权融资,这一块主要就是银行啊,信托啊这样的,这种的,不用稀释股权,需要还本,还有利息。

 那么,一家企业有强劲的融资能力,其实是加分的。

 但是,如果用债权融资,体现在在资产负债表上面,就是负面的,因为,用债权融资的方式,是负债,而且利息会侵蚀现金流。(永续债另外考量。)

 于是,投资者就会对此非常排斥。但我持有保留意见。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讲过现金流的。地址如下:

 现金流一定是对的!吗?(网页链接

 你要看融资的钱做什么去了不是?

 要买了过硬的资产,会升值,你怕不?

 你说你现在能融资买一线城市的房子,买一批茅台存着,你不怕,为啥做实业会怕?

 还不是不了解么?

 知道一线城市的房子与茅台不会跌,但是,企业做实业,怕亏么!~

 所以,本质上是对花钱做了什么产生疑惑,而不是对融资能力强,融资多产生疑惑么!

 还有就是,资产要和负债一起看,才有意义啊。

 因为,负债是现成的,但是,资产能否产生收益是不好说的。

 但是,这不就是投资么?

 哪有100%确定的事情呢?100%确定了,那么,价格也就确定了,那还赚啥?国债不就是么?多确定?那我们不就嫌赚得少么?嘿嘿嘿~

 我认为东方雨虹就是剑指世界第一,建材领域几个产品,细分行业的世界第一。

 李卫国先生的企图心,绝对不是现在这种防水领域市占率十多个点能满足的。

 这100亿的融资,将来就是对着这个目标去的。

 我之前说过,东方雨虹有个经常出现的市场疑惑,就是现金流问题。

 现在还有!~哎……怎么说呢,12年下来,营收涨了24倍多,净利润涨了47倍多,股价涨了74倍。

 还在疑惑现金流问题,觉得公司要现金流断裂了,要倒闭了。

 劝不了,真是劝不了。

 我之前说过啊,不要把一批公司框出来,然后,把负债比例用软件一选,高的就直接排除。这样做,除了你自己把一堆公司排除,受损失的没有其他人。

 现金流好固然是好,值得你加分,但不值得你托付所有啊,朋友们!~

 长得好,身材好,气质好,都是加分项,但不是你托付终身的选项不是?

 还得老老实实看财报,一年一年的看,对不?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分红多的企业冠上良心企业的名声,把分红少的企业,就冠上铁公鸡的名声,我个人也是持有保留意见。

 这个得分阶段,分公司啊。

 分红多当然是加分项啊,但是,分红少你得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不是?

 人家拿钱去扩展,去赚更多的钱,又有什么错误呢?

 失败了才错,没失败,赚更多的钱,哪有错误哩?

 要这么说,不上市最好,因为,不会从股民手里融一分钱,对不?

 我觉得,未来几年,就是要持续跟踪东方雨虹的新项目的投产情况,看看落地落得怎么样!~

 如果落地没问题,再造一个东方雨虹都是说少了。

 现在一年就做200亿左右的生意,这次近百亿的融资,你说能做出什么成绩?(这是东方雨虹第四次股权融资,前三次融了38亿,这次融80亿。前三次的融资落地全部完成并达到预期。总资产增加了接近70倍。)

 不过,现在的价格,我认为,不便宜了。2018年10月份的价格才是最好的买点。前复权合到6.5左右。现在都34块钱了,那时候买才最好哩~嘿嘿嘿~

 说到这里,一定有人要说了,谦和屋,就算你说对了这部分,是,这些都对!

 但是,但是啊,万一,将来销量不行怎么办?

 你看,现在经济不好,疫情又这么大影响,那么,房地产,铁公基放缓,大家不用这些石膏板,防水,玻纤等等的,怎么办?

 你成本再有优势,没人买了,咋办?

 咋办?我认赔呗,咋办?股市还能给我保本咋滴?嘿嘿嘿~

 各位,通胀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已经开始了,我这几年啊,经常会收集一些新闻,看到了就截图下来,什么新闻呢?

 就是那种,40年之前,存到银行几万块,然后,40年之后,储户的后人发现了,凭着存单去银行取钱,连本带利,都取出来。

 银行配一朵大红花。

 储户拿着父辈40年之前存的几万块,加上利息,露出笑脸,没有想到,还能取出来呢!~

 看着他们洋溢的笑脸,我也笑了。

 笑着,笑着,我就哭了……

 好了,又奔着上万字去了,不说了,具体公司的分析,以后慢慢讲。音频节目也会讲一部分,涉及到数字的,还是文章写好了。

 各位好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投票,嘿嘿嘿,一张票,一份情。

 我会在12月5号中午的雪球嘉年华会议上分享我的一些浅见。

 谢谢各位,因为你们,我的努力更有意义。

 祝各位身体健康,投资顺利。

  @今日话题   

 $北新建材(SZ000786)$   

网页链接$东方雨虹(SZ002271)$ }  

 $中国巨石(SH600176)$  

全部讨论

认知财富2021-03-14 10:57

我感觉你与好生意走火入魔了,来股市目的是什么,挣钱,挣什么样的钱,肯定是自己分析企业,挣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人家没说白酒生意不好,人家研究白酒很多年了,还有价值投资价格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不是什么价格都买,现在的白酒还能买么。人家就是比较了价格,再选自己认为挣的合理的钱。什么是价值投资,不是只买白酒才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就是,以深入分析为基础,保证本金的前提下,取得合适的收益,满足以上条件,都是价值投资。

合火做生意2021-03-14 09:01

小乐06152021-03-14 08:45

达到拐点之后的B端企业的重资产生意模式是不比C端企业差的

小乐06152021-03-14 08:43

无论是B端还是C端,判断垄断的程度以及往后的趋势很重要,如果一个B端的重资产企业有了很大的竞争优势,已经把其他竞争者打趴下了,如果市场需求还在不断增长,这时候产品就会量价齐增,由于之前竞争强度大,企业的毛利率一般不高,一旦企业的垄断程度达到一个拐点,利润爆发性是很强的。投资B端企业,判断拐点很重要。

合火做生意2021-03-14 08:14

再次感谢兄台分享。我有两个想法,来抬下杠,不一定对,

一,长期来看,心智端有巨大优势、无形资产牛皮的企业,比这些B端有优势的企业,商业模式更好一些,生意属性更好一些。我不认为东方雨虹、北新建材等是比高端白酒还好的生意,这显然不符合常识。

二,不能用市值涨的倍数来衡量公司优劣生意模式的差与好,用结果倒推当初的选择。
从文中了解的情况来看,防水石膏板是竞争格局好,成本与规模优势,以及我国已经过了百舸争流、重化行业大投资的历史阶段(且我国市场巨大,特别能养出大规模的企业,相比别国同类企业更有竞争力),这些重资产企业才开始取得与资产相匹配的超额利润。这在石膏板上体现最明显,感觉是前面一些年的股东用时间在补贴后面持有的股东。

十多年前,谁会知道李卫国先生与雨虹这是牛皮呢?谁会知道它比其他大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增长倍数还大呢?当初李先生喊一些同学入股,我就认识有拒绝了的。

雨虹盈利能力倍数增长了47倍,市值增长了74倍,市场是不是已经将一部分想法算在里面了?未来是不是就可以一直提价下去?

——————————
另外,老兄看生意看产业链的思维真的很棒。

陈玉城2021-03-09 22:08

谢谢分享

内部记分牌2021-03-09 08:08

周期

马丁在北京2021-03-08 17:05

好文,转发分享。行业龙头应对通胀:“这个时候,这些市占率第一的企业,只需要提价,其利润就会猛增。这里延伸一下,这个利润不是同比例增加,而是暴增。道理是这样的,本来成本9块,卖10块,只有1块的毛利润。现在售价提价20%,变成了——成本9块,但是,卖12块,毛利润变成3块,提升不是20%,而是3倍。”

周日失眠症2021-03-08 16:32

我把雨虹这类公司定义为成长股的,三年净利润复合30%增长的符合成长股定义,行业其实并不能一竿子打死。所以说浅见就是,你看它是周期,我看它是成长。我只玩成长股,因为只有这里能赚到大钱。

谦和屋2021-03-08 16:08

哈哈哈哈哈哈,扎心了,老铁~~